第伍章 崇祯十七年七月#007 别有用心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在开甚么玩笑?”完颜蒲里古野睨视这位不讲道理的小鬼道:“如果我不出手,他们就会抓走你!”

福临当然知道,奏早就在书本上向他交代得一清二楚。

出来皇宫这样久,每天都活得精彩,过得充实,竟然忘记皇宫才是他的家,更不曾记起自己是皇帝。

现在的他才觉得人生是有意义,也期待明天的日子。

得知母亲及郑王都派人来找自己,才有一点儿自觉,醒起他是当今顺治帝。

不过孩子闹别扭,就是不想回去。既然对方来了,福临天真以为,随便打发他们离开便行。

最初两位蒙古人不是在眼前死亡,冲击性尚不大。现在这堆满州人,死亡时的哀戚惨叫,依然在山林中回响,教福临无法逃避。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为我死。如果自己不参与其中,也许这些人便不用死。出于这种内疚,便打从心底不喜欢完颜蒲里古野。

整场行动,两位魔女都有参与。可是完颜蒲里古野是直接动手的人,而且招数太残忍过份,难免招来反感。她亦不打算辩护,甚至觉得自己没有错。

在一大一小二人互相不服气斗瞪时,全知之书飘起来,自动打开,在福临面前浮起满文:“你不用担心,这些人是死有余辜。”

“为何奏会这样说?”

“刚才蒲里古野杀的那批人,是郑王派来的。”

“对啊!既然是郑王的人,为何要如此残忍,杀死他们呢?”

在福临心目中,济尔哈朗是温室敦厚的好伯伯,对自己非常友善,比多尔衮好上不知多少倍。所以他派过来的人,自然都是好人,不会加害自己。

此时的奏在皇宫之中,自嘲孩子不懂事。他们有时很敏锐听明,观察与洞悉不少人与事;然而有时又过于天真,对某些没根据的事深信不疑。

之前自己只顾教他读书、摔跤及箭术,反而未有太多时间纠正一下他脑中一些偏颇的观念,惟有现在开班补课。

“济尔哈朗派来的人,是想抓走你,要胁皇太后。”

“没可能!”

“刚才我就说得很清楚,蒙古人是皇太后派来,满州人是郑王派来。如果郑王是帮皇太后办事,决不可能两边没有沟通,各自派人跟踪你。”

福临摇头:“如果是额涅派来的人,为何不能跟他们走呢?”

两位蒙古人一直恳求福临回宫,可是完颜蒲里古野不容他们说话,直接一人喂一颗行星压在身上,令其痛苦不能言语。

奏当然不能说,这是她与完颜蒲里古野的协议:将皇帝带出皇宫外,引发清国内乱。整个计划几乎准备好五成,随时可以上马,就是怕高调,才一直没有张扬。更不可能让福临知道,自己仅是作为一枚棋子被魔女利用。

完颜蒲里古野最喜欢有趣之事,现在奏的全知之书尚未完全恢复,双方无法真正全力展开对战,只得祈待奏如何将清国搞得乱七八糟,为此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任何人抓走福临。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求证吧。”

“求证?”完颜蒲里古野怪问:“你有需要求证吗?”

“因为福临有疑问,对我的说话有质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类面对不明白、不理解的事,首先要学会追寻真相,自我思辨。”

完颜蒲里古野完全不明白奏在扯甚么话,不如说她从来没有思考过那么复杂的事。

福临倒是认真听完,好歹是奏的亲传弟子,在教书时授业同时解惑,将未来世界的先进思想偷渡传给福临,故此他已经稍懂这些哲学层面的思辨。

“奏的意思是……想我去亲自问郑王?”

“你当面问,他会向你说实话吗?也许你才一露脸,他就即时将你绑起来送回宫去。”

福临不认为济尔哈朗会向他撒谎,但不否认自己会被人绑起来送回宫中。

毅意离家出走,试图摆脱皇宫中,以至额涅对他的不利与制肘。

对皇宫,他缺乏归属感,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有没有自己这位皇帝都不打紧;对额涅,从小至大都缺少亲情和依赖感,即使在阿玛死后尝试在她身上追寻,依然不得要领。

逃出去才是幸事,至少他能真正体会到广袤的世界,以及无数的友谊。甚至奏的慰藉与支持,都比额涅来得无微不至。他真正体会到与“人”相处,而不是与“物”同行。

完颜蒲里古野抓住书本质问:“你明明就有充分的算盘,快一五一十供出来。”

“你可记得勒度和巴尔堪?”

福临点点头,他记得这两位男孩子,大家同样一起摔过跤。二人同是兄弟,另外还有两位兄长,叫富尔敦及济度,不过不常过来玩。

“他们是郑王的儿子。”

“……诶诶诶?”

福临就算了,怎么连完颜蒲里古野都露出见鬼的表情?嘴巴张的老大?

那群孩子大半都是盛京之中非富则贵的满人子弟,而郑王又有家室,那么其孩子会混在其中,自然不是甚么奇怪的事。

福临定定地呆在当场,露出错愕的表情问:“他们都是郑王的亲儿子?”

完颜蒲里古野满脸不敢置信的问:“他们四人都是兄弟吗?样子完全不同啊!”

原来完颜蒲里古野惊讶的重点是这处吗?明明他们自我介绍时都以兄弟相称了,究竟她平时有多漫不上心啊?众男孩子是全力以打倒她为目标而努力时,本人却抱着闲时娱乐一游的心态,连对手的名字都没有记在心头,被当事人知道了肯定好生悲哀。

“虽然现在似乎只是陪你打打闹闹滚沙地,但将来长大之后,就是你最得力的帮手和兄弟!你记住,小时一同玩乐,不算计的朋友是最珍贵难求。一定要把他们几个人先团结起,日后成为真正的皇帝时,他们必会鼎力相助。”

最初奏就向福临进以此番忠言,一半出于功利,一半出于人情。正是小孩子没有机心,才能有真正讲义气的好兄弟。

这处的孩子中,不少人将来都会“子承父业”,成为清国重臣。福临自小与他们打好关系,日后必会是双嬴之局。

人会变,但记忆不会变。这一段时光中,忘我尽情的摔跤回忆,肯定是福临长大后最无可替代的宝物。福临年龄尚小,当然不可能考虑那么多,但还是牢牢记下所有人的名字。

奏决定置完颜蒲里古野不管,向福临说明“计划”:“要进入郑府,又不能让郑王知道,最好就是找他的孩子当搭路人。”(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