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0章 《霓裳羽衣曲》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良辰来说,突然出现的三头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转眼就忘。

但是对其他人来说,简直就是人生中最跌宕起伏的一段惊险经历。

尤其是以那两个摄影师为代表,虽然害怕良辰身上带着的枪,怕她一言不合就拔枪给自己一下。

但是心里却又莫名的想亲近良辰,觉得在良辰身边有种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当初那只妖兽冲着自己这个方向奔过来的时候,那速度那体型那凶厉的眼神,都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

谁知道良辰就这么静静的站在自己前面,用她并不强壮的身体抵御住了那骇人的妖兽。

甚至还将那妖兽杀得连飞灰都不剩,这是什么?这是救命之恩啊!

也因此,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即使有心的摄影师前来接替,这两人也依然不肯回去休息。

就这么一直寸步不离的跟在良辰身边,像个忠诚的小侍卫一样,端茶倒水不要太殷勤。

而良辰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牧老师非要良辰来华国第一古典乐团了。

虽然平日里没什么代表作,在音乐圈儿也比较低调,但是,人家的硬件还真是让人服气。

别的乐团如果拥有一整套的编钟,都直接当成镇团之宝的,而古典乐团完整的编钟至少五套。

五套啊,可不是烂大街的仿制品,更不是流水线上生产的大路货。

古典乐团的五套编钟,每一套都至少五百年的历史,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

音色之清脆,音质之完美,音准之高,让人叹为观止。

即使现代高科技百分百仿制,也缺少那份古朴大气,越发衬的这些编钟之珍贵。

良辰所写的《霓裳羽衣曲》集众家之长,不敢说完全还原唐玄宗所著,但绝对是良辰最用心的一部曲子。

良辰的音乐水准,当今世界良辰认第二,绝无人敢认第一。

甚至因为良辰比之唐玄宗多学了几千年的乐理知识积累,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

又因为良辰两世为人,无论是眼界还是阅历,比之唐玄宗只高不低。

因此,即使唐玄宗再世,也不得不承认良辰所写的《霓裳羽衣曲》水准隐隐更高一筹。

良辰自己也有感觉,觉得这《霓裳羽衣曲》确实在水准之上。

良辰所写《霓裳羽衣曲》最大的不同就是良辰更注重曲子,以音乐为主。

即使没有舞蹈,只听音乐,也绝对是一场听觉盛宴。

三天时间,良辰第一天专注修改细节,牧老师专注挑选合适的乐者。

不拘泥古典乐团,甚至从别的乐团调了不少的古典乐者。

第二天良辰确定了最终的完整曲谱,并成功申请版权。

牧老师则是领着挑选出来的两百个精挑细选出来的乐者不眠不休的练习乐谱

第三天良辰完全腾出空,为了不提前曝光《霓裳羽衣曲》的排练,良辰直接缩在贵宾休息室待了一天。

甚至还有心情把正在连载的《隋宁王朝》更新了五万字,乐的风早陪着良辰在休息室呆了一天。

牧老师则是全权指挥,做最后的磨合练习,所有的辛苦,今晚八点正式见分晓。

良辰这边完事具备,只等今晚最后的亮相。

但是【挑战团】那边就没有良辰这里这么有序了,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过秩序。

第一天,各个国家的代表团都卯足了劲,想要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曲谱,借着这个机会扬名立万。

第二天,各个国家的代表团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要求以自己的作品为尊。

结果无一例外都被‘同伴’批的体无完肤,【挑战团】再次上演了一次全武行。

眼见着时间到了,却谁也不服谁,最后没法子,也不知道哪个能人提出来的法子。

从每个国家所做的曲子挑选出最精彩的一段,然后揉吧到一起,美其名曰智慧的结晶,友谊的果实,团队的智慧。

第三天,抓紧时间排练,争取晚上能够完整流畅的表演出来。

因为这件事儿闹得挺大,徐天意为首的文化bu的人也知道良辰这边做好了万全准备。

所以直接提议将今晚上的比赛直接来一个全球直播,也算是一场世界文化盛宴。

至于【挑战团】那边有没有做好万全准备,直播的时候会不会出丑,那就不关心了。

这次的事情涉及到良辰,华国基本上是全国总动员,想知道良辰搞这么大阵仗,究竟写出来什么惊世之作。

至于太阳国,H国,M国,F国,D国,E国等等这些国家的民众也是兴趣盎然。

倒不是他们对自己国家代表团毫不保留的支持。

主要还是因为对华国的软文化封锁,让他们有种心理上的优越感。

想看看华国这次大张旗鼓究竟是自不量力的一次反抗,还是自取其辱。

晚上七点钟,无论是参加表演的,还是内部的,还是通过各种手段拿到现场票从四面八方过来的,都依次进场。

这次的表演直接被文化bu安排在了一哥台的演播大厅,起点二十的时候,整个大厅熙熙攘攘坐满了人。

可以同时容纳一千人的超级直播大厅,可以算得上华国最好的一个舞台。

华国历来的国家级歌舞表演,都是在这里举行,包括已经举办了几百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这个舞台,对华国每个人来说,都是与众不同的。

哪怕曾经的朱砂痣变成了了今天的蚊子血,那也依然是一抹不同的蚊子血。

原本良辰不打算上舞蹈的,但是牧老师说反正有现成的舞者,人家跳的也确实不错,干什么不用?

徐天意也一力支持要有舞蹈搭配,最后良辰妥协,让人在大舞台的左边又新搭了一个小舞台,供舞者跳舞。

至于大舞台,那是只属于乐者的舞台。

两套编钟一摆上,立马引起抽气声:连这种古乐器都摆出来了,也不知道良辰究竟写的什么曲子。

身穿飘逸古装的乐者抱着各自的乐器,缓缓的从后台上场,再次引起一阵惊叹。

如墨长发,衣袂飘飘,在灯光的映射下,有种分不清今夕是何夕的错觉。

磬、箫、筝、笛等乐器的乐者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衣裳。

只从这些衣裳就能很清楚的分辨出他们的位置。

明知道他们只准备了两天的时间练习,但是凭他们入场时候有条不紊的样子,不由的让人对他们的曲目期待起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