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尸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扯犊子吧?不是说建国后动物不许成精的吗?怎么还有王八成了精推着龙王庙走?王江兵盯着孙老头看了几眼,也不像是作弄人,于是给缺一门使了个眼色,问他该怎么办。

缺一门摩挲着下巴轻微摇摇头,示意王江兵别说话,听孙老头继续说下去。

“黄河里面除了这些虾兵蟹将,还有尸王,掘开花园口那年,黄河水倒流,淹死了几十万老百姓。事后黄河中浮尸数万,尸体顺着水流往下漂,一摞摞都堵在河湾处,一群群的大鱼鳖精在那水下啃食人尸,在晚上听听,咔嚓咔嚓响,就像一群人压低嗓子在那唱戏,偶尔还有一声哭腔传过来,不知道是不是人还没死透,就让鱼给活吃了,让人听得毛骨悚然,黑灯瞎火的,也没人敢出去看。”

“按说那年月闹饥荒,死人多,尤其是黄河边上,连连水灾,谁还没见过个把死人,但是尸体毕竟是太多了,尸体接连不断漂过来,在水中都发臭了,熏的人都不敢从河边过。后来实在没法子,当地出面让附近的渔民去捞尸,在河滩上集体焚烧了,也避免尸体腐烂传播瘟疫。”

“额当年岁数还小,就给俺师爷送饭,其余的时候就看着他们捞尸体。结果这些渔民一捞,就发现问题大了,这些上游漂过来的尸体哪也不去,单独就往一个地方去,敢情这些尸体并不是碰巧漂过来的,是水底下有什么东西把他们招过来的。且说这些渔民好奇,也迫于官府淫威,就招呼了众人一起将那些浮尸打捞上岸。”

“他们发现这里有个怪事,一般来说,人死后尸体会沉到水下,待身体腐烂后,就会漂上来,所以浮尸越往上的,腐烂的就越厉害。但是这里却是恰恰相反。渔民们发现,这里浮在最上面的尸体最完整,几乎像是新死的人,越往下尸体腐烂得越厉害,到了最底下,尸体简直就成了一堆白骨,堆成了一座白骨山。渔民们都犯了嘀咕,莫非这水下的尸体都被鱼给吃掉了?”

“不过看着也不像,要是真有那么多的鱼,就算是人在这里捞尸,鱼也不会即时就散开,至少要翻几个水花出来。可是看看这里,一点动静没有,简直就像是一潭死水。大家虽然害怕,但是都知道水中忌讳,谁也不敢开口说什么,只在那里闷头干活,想着赶紧捞完这些杀千刀的死尸,回家搂着老婆孩子睡觉是正经!”

“就在这时,那水下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响,就像是地震一般,小船在水面上直跳,黄河水就像是沸腾了一般,从水下咕咚咕咚冒出碗口般大的大水泡。那大水泡腥臭无比,大家在波涛翻滚中也忍不住捏住了鼻子,这时候就听见水中呼啦一声,水下就翻上来了一个巨大的黑色棺材。”

“那棺材周身墨汁一般漆黑,上面纵横着一道道的鲜红色的墨线,各处还用朱砂画了蝌蚪一般的符文,红是鲜红,黑是墨黑,看起来分外触目惊心。那巨大的棺材晃了几晃,就开始缓缓转动了,那原本堆成一堆的浮尸也都追随在它的后面,簇拥着它直直向着岸边漂过去。当时师爷就一把抓住额跑路了,同时还对其他人大喊:‘快跑呀,黄河尸王上岸了!’”

“关于黄河尸王的传说在黄河两岸流传许久,民间传说黄河尸王由葬身黄河中的冤魂所化,会生吃人心,迷人心智,让人沦为伥鬼,跟随在它的身后。也有人说这尸王就是一种南疆巫术,是一种养在人尸中的蛊,这蛊会钻到人的五脏六腑中,控制住人的心智,让人变成一具行尸走肉,最后被吃尽心肝而亡。”

“但是不管怎么说,那天在黄河上浮起来的黄河尸王,却是一具黑漆漆的大棺材。后来听额师爷提起过,那具棺材一看就不是善类,那是用沉阴木特制的棺材,是专门用来供奉黄河娘娘的,这东西少说在水中沉了也有几百年了,没想到这次大水竟然将这个邪物给冲出来了。”

“师爷说起这件事还特意给额下了记猛药,做捞尸人这一行的,等于是和尸王抢食吃,天生犯冲,除了命特别硬的,不然只有死路一条,还说额祖师爷就是因为不守规矩,结果阴沟里翻了船,被尸王抓去做了阴兵。黄河尸王靠吃尸体修炼,河底的那些白骨架都是尸王吃剩下的。还说若是以后跑船碰见了阴兵借道,或者是河底某处白骨堆积成山,赶紧有多远躲多远,等过个半年再出来跑船。”

“额感觉那座庙不是龙王庙就是为镇压尸王盖的,反正不管哪样都碰不得,惊出了黄河娘娘得吃不了兜着走。”

孙老头说道这里嘴巴微微有些哆嗦,像是想起了某些很不堪的回忆。王江兵有些好奇后续发生了什么,便问道:“后来那棺材怎么样了?黄河娘娘又是谁?”

没等他说话,缺一门倒先开口解释了,自古黄河水患多,黄河两岸人民也时兴拜黄河龙王,供奉黄河八大王,在汛期时,也经常牵了整头的牛羊投入黄河中,这些倒也没什么,但是最可怕的还是活人祭,有的地方献给黄大王童男童女,也有地方给黄大王供奉黄河娘娘。

这黄河娘娘一定要是未经人事的黄花闺女,要貌美,年轻,善良,还要会唱民歌、哼小曲,好给黄大王解闷,这样就不会心情烦躁发大水了。这样的姑娘选好后,会在身上包一层上好的绸子,绸子上浸泡了香油,然后在全村人的目送下,在一个特制的黄河口祭台中,有的地方也叫人祭台,被投入到滔滔的黄河水中,以完成给黄大王的祭礼。

不过一个大活人就这样被投进江中,肯定会怨气冲天,所以投放人祭台就经常出事,常有黄河俩岸的人看到河中有赤身戏水的姑娘,也常有人听到半夜在水中传来幽怨的民歌小调,各家都闭紧了门窗,晚上更是有天大的事情也不敢从那里路过,但是不管怎么防范,还是不断有人淹死在人祭台附近,死者面目狰狞,腹大如鼓,手指甲中全是河泥。

所以黄河俩岸的人民说起黄河娘娘都是又惧又恨,巴不得离得越远越好。但遇到灾年,又会往黄河里投黄花大闺女,用来给黄大王解闷,现在有些偏僻的地方还有这样的陋习。

孙老头打了个饱嗝,解开军大衣的扣子咂着嘴巴道:“说的在理,小哥算是明白人,额劝你们还是不要去找那座庙了。”

“再说那口大棺材,一路漂至近岸处搁浅才停下。好半天,才有胆大的渔民凑过去近看。这棺木一看就邪!要说这黄河古道中,挖出来什么邪门东西都正常,但是这棺木通体漆黑,又大的离谱,不像是后来被黄河水冲过来的,更像是一直以来它就这么静静躺在这里,躺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额师爷站在远处掰着指头算了算,发现这个黑棺从水中冒出来的所在地,正好对着黄河边上的人祭台,算到这里师爷不禁疑惑说了句,这些年投入水中的人祭,都被扔到了这个黑棺之上?还有一种可能,难道是黑棺感受到这里的人祭,才从黄河中一路漂过来,最后端端正正放置在这里了?额师爷算了半天也没算出来这个巨大的棺材中放了什么。”

“围观的村民想到岸边半夜传来的幽怨歌声,无缘无故溺死在水中的人,特别是家人有死在水中的,更是哭天抢地,怨天怨地,恨不得当时就用菜刀把棺材里给活劈了!就这样,所有人几乎一下子认定了:这棺材有鬼!但是怎么处理这棺材还需从长计议。”

“那些人寻到当地的老道士,听他说了祛除水棺的方法:水是阴邪之物,只需要将棺材打开后,将混合了朱砂的沙土撒到棺木中,架火焚烧,便可将其烧化了。但此法最怕落雨,一旦施法途中下雨,那尸棺入水,就再也没法挽回了。额师爷当初也劝过那牛鼻子,说不要动这具棺材,可不管用,牛鼻子铁了心要为民除害,也只好随他去了。”

“翌日雄鸡报晓三声,那些村民扛着锄头、菜刀来到河滩,大家齐心协力,任那黑棺虽如磐石沉重,也将它架了起来,一路拖到了河滩上。随着牛鼻子唱起一声长长的“开棺”,几个劳力一起发力,挖出棺钉,将撬棍使劲插入棺材中,一下子将沉重的棺材盖给撬开了。”

“这时候村民探头往棺材里一看,却都被棺材里的东西给惊呆了,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那黑棺裂开,里面并排躺着一堆圆润红艳的女尸,大家定睛一看,这些女尸不是旁人,却正是那些从石台上投入水中的女尸。”

“那些红艳艳的女尸,一个个面色红润,宛如睡着了一般,身上穿的有花布衣裳,也有长袍大袖,也有曼娜清纱,显然是各个朝代的女人都有。这些黄河娘娘怎么跑到了这个黑棺中,这个黑棺又是做什么用的?”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