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秦国要反击了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麃公率领的五万大军赶到函谷关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迎风飞舞的数面魏字大旗,城头上立着的不再是黑衣黑甲的秦军,而是身着红色服饰的魏军

函谷关居然失守了麃公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玩笑,兵强马壮的秦军怎么会守不住天下第一险要的函谷关呢但城头上放出的箭矢告诉麃公,这是真的,秦国倚为固若金汤的函谷关真的失守了

因为不清楚具体的情况,麃公不敢将大军全部压上。笑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是那么好打的吗只要魏军有三五千人,足以让自己这五万大军望而却步眼下,还是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之秦王要紧。

趁着这段空闲,麃公也没让手下的大军闲住,各种攻城器械在有条不紊地建造着。只要秦王一声令下,要自己攻城,麃公也只能靠着这些器械用人命来填。无论是哪个将军,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攻城战,尤其是攻打像函谷关这样的坚城。

军中的斥候已经被麃公派出去了大半,所为的不过是找到一条捷径。函谷关的南面靠着秦岭,若是可以找寻到一条山中捷径进入函谷关,那对秦军来说不异于久旱甘霖。

秦国,咸阳。

收到函谷关失守的消息,秦国君臣完全愣住了。秦国君臣的第一个反应是已经稳定下来的峣关防卫战变得毫无意义,秦国的东大门完全敞开了,只要六国愿意,他们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函谷关进入关中,进逼咸阳。秦国这是要亡国的节奏吗

丞相魏冉一把扯过报信的使者,声色俱厉地问道: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

使者吓得有些惊慌失措。面对秦国君臣凶狠的眼神,战战兢兢地回道:回丞相,麃将军知道兹事体大,已经严密封锁了消息,卑职来咸阳时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此事。

魏冉这才松开了手,向秦王说道:王上虽然麃公已经很是小心谨慎。但大军出发不过四天,就派使者八百里回咸阳报信,明眼人不难推断出前方战事有变。臣建议,放出风声,就说大军前进的路上遭遇山洪,道路不通,以此隔绝函谷与咸阳的联系。

秦王这个时候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麃公大军的行进速度已经够快了,但还是没快过魏军的反应。这一次。魏国上下的果断勇武帮了他们。按照推测,魏军至少提前了三天出发。就这三天,改写了函谷关的历史。

这都怪自己秦王万万没想到,魏国居然敢打函谷关的主意,而且竟然成功了韩魏两国抱在一起的时候,秦王以为两国不过是想保住河东三川两郡,奢望再大一些的话,全歼桓齮的三万大军。至于函谷关。那是谁也不曾去想的。

就依丞相所说的做生性果决的秦王恢复了枭雄的本色函谷关失守的消息绝不能泄漏出去,不然。秦心一定会不可逆转的动摇。虽然这个消息瞒不了多久,但能瞒多久是多久隐瞒的这段时间,应该足够秦国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

虎目环视群臣,秦王面色沉稳地说道:如今函谷关失守,不排除六国大军由函谷关进攻我关中的可能如何应对六国的威胁,众爱卿各抒己见

侍御史立即奏道:王上函谷关乃我大秦东方屏障。臣虽然不清楚魏军是如何拿下的,但想必也是伤亡惨重。如今麃公五万大军屯驻在函谷关附近,只要王上一声令下,三军莫不效命。以我大秦军队的战力,当可夺回函谷关。以血前耻

王侍御史所言甚是,魏军立足未稳,此乃我大秦的唯一机会。待魏军熟悉情况,我大秦若是想重夺函谷关,所付出的代价定然不菲。臣附议御史中丞对自己副手的建议很是推崇。

臣等附议又有几名大臣出列。

秦王沉吟不语,能够击败李瑶手下的一万五千大军,再全歼五千函谷关守军,想必是韩军和大梁来援的五万魏军合力的结果。即使魏军损失了三万多的兵力,也会剩下一万多人。这一万人哪怕都是猪,秦军想要拿下函谷关的话,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大。

要不要讲和呢秦王心里很是犹豫。

二十九年前,齐国的匡章带领齐韩魏三国联军攻秦,前后历时三年,终于进入函谷。注:函谷东西长数百里,函谷关就在函谷当中。战国策记载匡章带领三国联军入函谷,但未提及是否拿下函谷关。考虑到秦国只是归还了三个小城,笔者还是认为秦国被三国的坚韧打怕了,毕竟就算拿下了函谷关,狭长的函谷足以保证秦国可以层层阻击联军。联想到这个时候赵国和其他国家的小动作,大有可为啊自己不得不割让三个城邑换来和平,但现在看来,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

秦国这些年损伤太大了,这一次又要付出数万人生命的代价才能夺回函谷关,在秦王看来,代价太大,于国不利。

魏冉很快就看出秦王的异常,如果秦王真的愿意以武力解决的话,肯定早就首肯这个建议了。秦王迟迟不赞同不反对,多半是有其他的想法。

如今白起大军还在和廉颇军团对峙,峣关方面可以借着地利慢慢磨掉韩魏楚三国联军的耐性。秦国完全可以主动放弃函谷关,借助两百多里的函谷层层阻击魏军。不过,依照魏冉对魏王的了解,魏王应该不会让大军冒险出函谷关。至于赵国或者其他国家会不会借道函谷关兵指函谷,如果这次秦军将廉颇大军重创了,谁还敢冒这个风险呢

想到这一点,魏冉出声了。王上臣以为函谷关地势险要,魏军刚刚得胜,士气高昂。我军虽然有全胜的把握,但没有一个月。不付出数万将士的伤亡,恐难成事。倒不如以退为进,严守函谷,迫使魏军不敢出关与我军决战

听到这里,群臣开始议论纷纷。他们毫不怀疑魏冉对秦国的忠心,但丞相怎么可以不顾秦国的荣耀。让魏军得逞呢魏军每多占领函谷关一天,秦国的耻辱就多上一分。

魏冉毫不理会群臣交头接耳的否定,继续说道:函谷关就在那里,我们大秦只要想拿,随时都可以眼下的重中之重乃是消灭洛水河畔的燕赵齐三国联军,乃是击溃停留在峣关城下的韩魏楚三国联军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些,魏国得到了函谷关又能如何

函谷关就在那里,我们大秦随时可以夺回这样霸气的言论让大殿内的每个人听了热血沸腾。是啊魏军是夺下了函谷关,但秦国的末日远没有到。魏国君臣的保守策略。注定了他们小富即安,恐怕他们会觉得自己以后高枕无忧,不用担心河东了吧可惜他们忘了,即使不走函谷关,秦军也可以走风陵渡,攻打河东

秦王终于点了点头,开口道:函谷毕竟太过狭长,摆不开多少大军既然丞相如此建言。那肯定是有什么良策,不妨告之寡人

魏冉回禀道:王上宁秦县所辖函谷地段最宽处有两百余步。可建一关,以为关中屏障。大军由此攻函谷关,较之咸阳出发事半功倍。

对于魏冉的这个提议,秦王很是赞成。这样一来,哪怕六国发了疯一般进攻关中,秦国也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而且。较之函谷关,新的关隘更靠近咸阳,补给方便。

如此甚好此处可有河水经过秦王问道。

魏冉知道秦王有意在此屯驻大军,大军每日用水极多,当然是靠近河流毕竟方便。

潼河经由此处。

既然如此。那就在此建立新关,名曰潼关吧秦王斩钉截铁地说道。

决定了兴建潼关来应对函谷关方向可能的威胁之后,秦王继续说道:武安君和燕赵齐大军交手已经一月有余,在目前函谷关失守的情况下,我大秦已经陷入被动。廉颇大军若是知晓了,一定萌生退意。毕竟他们有了一个更好的突破口。所以,无论如何,我大秦这一次都不能轻易放走十多万燕赵齐大军。

王上圣明群臣恭维道。

在这样的基础下,割地求和所要付出的代价之大,远远不是上次三座城邑可以解决的。秦国想要化解这个危局,只能是将燕赵齐三国联军狠狠摁在洛水河畔,让列国投鼠忌器。当然,最好是全歼廉颇大军,让列国闻风丧胆。魏国恐惧之下,说不定会主动送还函谷关。

看来,王上是想趁着函谷关失守的消息没有传扬开来,打廉颇军团一个措手不及。依照王上的性子,只怕峣关方面,也会投入很大的兵力吧魏冉暗暗想道。

果真如魏冉所想的,秦王沉吟不过片刻,便运筹帷幄坚定地说道:郎中令何在

臣在

草拟一道诏书,着令麃公留一万大军监视函谷关动向,其余大军前往蓝田,经由子午栈道往汉中旬阳。第二道诏令,着令汉中郡郡尉任宇领兵三万,前往旬阳接应。以麃公为主将,任宇为副将,合兵七万,攻打南阳,断韩魏楚大军归路

第三道诏令,着令武安君白起不计伤亡代价,务必在半个月内击溃燕赵齐大军。寡人要将函谷关失守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明白吗

臣等遵旨郎中令和群臣跪拜道。

任宇乃是上任汉中郡守任鄙的长子,少习兵书,力大无穷,在汉中郡威望极高。而麃公手下皆是秦军精锐,两个精诚合作的话,不愁南阳不下

朝会结束后,三拨使者八百里加急前往东南北三个方向传达秦王的旨意。同时,市井之中开始传言前往河东经略的麃公大军被山洪所困,攻打河东郡的计划只能拖延下去。

魏国,大梁。

接到函谷关易手的消息,魏王高兴地眉飞色舞。前些年魏国是抢下了河东郡不假,但总是战战兢兢担心秦国的报复。这下好了。函谷关在魏国手里,魏王再也不同担心秦国时不时出来虐打自己了。

虽然郎中令卫庆带领的五万魏军仅剩下两万五千人,但也消灭了一万五千秦军不是函谷关的五千加上李瑶手下的万余名秦军所以算起来,魏国是占了一个大便宜魏王很是知足。

魏王一开心,后宫也跟着热闹。所有的妃嫔都得到了赏赐,前段时间因焦虑前方战事而无心临幸妃子的魏王。也开始重新提枪大杀四方

原本因为信陵君的崇高威望而心生忌惮的魏王,再也不嫉妒自己的这个丞相。自己收复了河东郡,夺回了函谷关,武功直追魏文侯的节奏,大梁的百姓皆是对自己歌功颂德,自己还担心什么

如果不是自己英明神武地同意上大夫段干崇的建议,魏国还活在秦国的阴影之下呢哪里像现在这么风光等这个消息传遍了天下,赵国也好,韩国也罢。统统要对自己刮目相看说不定以后还要求自己带他们入关中欺负秦国呢

上大夫段干崇,不,错了,是亚卿段干崇的日子很是舒适。随着他的奇谋,魏国得偿所愿地拿下函谷关。今天的朝会上,魏王宣布提升自己为亚卿。散朝后百官的恭维让段干崇飘飘欲仙。早知道老子有今日,当时芒卯兵败落难的时候,你们就不该落井下石地嘲讽自己

这次也多亏了韩国。没有韩军牵制住秦军这么长时间,没有韩军在身后给魏军掠阵。卫庆怕是不敢全力以赴地攻打函谷关吧毕竟。还有八千秦军在河东郡流窜呢指不定他们什么时候再从崤山里钻出来,甚至来一场突袭。

函谷关到手后,魏王倒也遵守承诺。毕竟,韩国的宜阳重镇紧靠着函谷关,以后秦军若是攻打函谷关甚急的时候,指不定还要向韩国求援。若是等韩王然的使者到大梁来催要。魏王的面子上总归有些搁置不住。所以,魏王索性主动派出了使者前往新郑,交出堰城召陵隐阳三个城邑的户籍民册和山川舆图。魏国的领土也由此正式收缩到安陵。

对魏国来说,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清剿还在河东郡崤山之间流窜的那支秦军。魏国付出的代价已经够多了,再不计投入地在峣关流血。哪怕魏王自己愿意,魏国的百姓也不愿意。所以,在五月十二日的时候,魏王悄悄派出了使者从大梁出发,前去晋鄙的大营。

明着撤军会得罪赵国,但我不出力地攻打峣关总可以吧这就是魏王的心思。

同一日,齐王派出的使者抵达了大梁。这个时候,整个大梁的百姓都知道了魏军胜利的消息。魏王令人隐瞒了具体的伤亡情况,毕竟,若是让百姓知道魏军前后在河东郡损失了六万大军,消灭的秦军不到四万的话,这喜事说不好就会变成悲事。

齐国这次派出的使者是中大夫貂勃,他也是有名的主战派。说是主战派,貂勃内心是不希望齐国卷入任何战事的。奈何韩赵魏燕四国已经牢牢绑在一起,齐国不得不站队做出抉择虽然私下偷偷和秦国交涉,秦国也同意了伐楚大计,但赵国的强势让齐国的潜在盟友魏国退缩了,为了不暴露自己,齐国只能壮士断腕了佯攻秦国,冒着秦国信以为真的风险。

可惜的是,齐国好像不怎么走运。先是和燕国分在一起行动,再就是大军被困,身为齐国肱骨之臣的顶梁柱田单被困在洛水之畔。貂勃比谁都清楚田单对齐国的重要性,因此强烈建议齐王派兵去援救。

但齐王刚开始一点也不紧张,只到数日前才开始关心田单的存亡。这是一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机会,田单若是死了,齐国再无一个可以钳制自己的人,自己那个时候才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但齐国和秦国的仇就算是结下了。齐王以后只能是依附赵国或者魏国,没有第三种选择好在,齐王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赶紧派貂勃来大梁,商讨借道过境的事情。

一进入大梁城,貂勃就敏锐地观察到异常之处。街道上的百姓不时地谈论着函谷关秦国大胜这样的字眼,他们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色。貂勃心里纳闷至极,当即喊停了马车,下到了街道。

这位老伯,敢问你们在谈论什么貂勃行了一礼,问道。

老汉看了看貂勃的衣着和他身边华丽的马车,有些诚惶诚恐地说道:先生一定是外地人吧函谷关被我们魏国攻下来了我们这么高兴,就是因为觉得这大大涨了我们魏国的威风

什么函谷关被魏国拿下了貂勃被这个消息震住了。这怎么可能就依照函谷关的城防,没有几十万大军围攻一年半载是不可能攻下的。魏国早就不复吴起所练武卒的悍勇。如果不是看到整个大梁百姓都欣喜若狂,貂勃一定认为是自己在做梦

敢问老伯,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貂勃急忙问道。

前天拿下的函谷关,昨日就传来消息。老汉笑吟吟地说道。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