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破广宗(2)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汜领着麾下返回大营后,径直来到董卓大帐,自从赵越和董卓闹僵以后,董卓自感颜面扫地,一直留在大营内,极少去中军大营议事。

董卓横卧在榻上小息,见帐帘掀开后,郭汜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鼻孔冷哼一声,不悦的问道“何事?”

“主公,赵越私纳黄巾贼女……末将兵少,只能忍下这口恶气,回来禀报主公。”郭汜将事情从头至尾说了一遍,他见董卓只是眉头微皱,似并不在意,急忙又言道“主公,那女子身边护卫极为悍勇,且都不惧死,本人也不似普通人家的女子,末将猜测必是张梁家眷。”

董卓这才坐起身子,抬起蒲扇大的手掌,摩挲着下颌,良久后,问道“你确定此女是从广宗城内跑出来的?”赵越是公认的愣头青,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董卓也不想自降身份,与赵越纠缠起没完。

“我部下数人都曾看到,此女与逃民混杂在一起,绝对错不了。”郭汜十分肯定的说道。

董卓起身在帐内缓缓踱来踱去,犹豫不决,郭汜什么德行,董卓心明镜一样,不排除郭汜强抢民女,被人家撞到后吃了亏,回来乱嚼舌。

不过此事若是真的话,那赵越无论怎样辩解,都难逃勾结黄巾的罪名。

董卓一时没有主意,扭头看了看郭汜,“问他也是白问。”

“你去将李傕喊来”

李傕有点小聪明,尤其是出坏水,如今身边李儒不在,也只能找他来相商了。

时间不大,李傕、郭汜进了大帐,路上郭汜已经将事情告诉了李傕,李傕一双狼目转来转去,不待董卓相问,便拱手对董卓笑道“此事末将觉得应该告诉皇甫嵩,由他出面最好不过。”

“哦?为何?”

“若是主公亲自去找赵越,无论事成否,都会留下挟私报复的口实,也会让赵越有隙可钻。”李傕言道

“恩,不错,这事确实不能我出面,可是单凭一些士卒的口供,恐怕此事也做不实啊,途与那狂徒结怨,整不好,还弄了一身骚。”像赵越这种光脚不怕穿鞋的狂徒,董卓还真不想去招惹,不是他怕赵越,两人之间地位毕竟相差悬殊,董卓只是不想因为赵越,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惹朝廷注意,近年来自己拥兵自重,朝堂上早已议论纷纷,自己如今也是如履薄冰,不是买通了张让,恐怕早就被调入京师养老了。

“嘿嘿,主公,此事易尔,只要将那女子带到降俘营,令降卒指认,其身份自然清楚。”李傕阴恻恻的一笑,谄媚的说道

董卓闻言眼睛一亮,“呵呵,李傕此话不错,果然不负我望。”

“李傕你即刻率领千人,去盯住赵越,莫让那女子跑了,我这就领着郭汜去找皇甫嵩。”董卓说完,又对郭汜言道“将那几个士卒也一并带上。”

赵越回到大营后,习惯性的走进庙内点了根香,拜了三拜,将香插在香炉内。

身后张郃看着赵越一脸虔诚的模样,心中十分无语。

“主公,表小姐已经安顿好了,现已睡下。”张燕从外走进来拱手说道,眼神中包涵着感激。

赵越微微一笑,上前拍了拍张燕肩头,说道“此事不必放在心上,即便你不说,我也会救她的。”

张郃只知道赵越出去一趟带回来一个表妹,其它的毫不知情,不过现在看来,这个表妹没这么简单。

赵越见张郃一脸迷茫的样子,十分平淡的说道“我表妹是张角独女”说完后迈步走出庙堂。

张郃闻言如遭雷击,张大嘴傻在当场,“我的天,我这主公到底什么来路?和张角都能攀上亲戚?”不过当他看到张燕对自己重重一抱拳,心中似乎明白了一些,暗自佩服赵越的魄力,换做自己,即便有此心,恐怕也没这个胆量,自己这个少年主公果不寻常。

赵越出了庙堂与张燕来到庙后,看着士卒们不停的往外运着土石,整个大营喝声阵阵,传出老远,很好的掩饰住了李植等人掘土的声响。

正当赵越无聊看着时,哨骑回报,有近千的西凉军在大营四周巡哨,监视着大营动静。

“看来郭汜并不死心,怕小姐逃走。”张燕沉声说道,神情中还有淡淡的忧色。

“无妨,他们又不知道宁儿的身份,由他们去,只要我们认定宁儿是我表妹,凉他董卓也不敢把我怎样。”赵越冷哼一声,沉声说道。

赵越一口一个宁儿的叫着,张燕听后,很是怪异的看着赵越,沉默半晌,轻声说道“小姐她自幼丧母,张角又整日四处奔走,无暇顾及,平日里都是靠着邻里照看,小姐自然吃了不少苦,张角病危时,小姐毫无怨言的照料在旁,十分尽孝,对待黄巾内的弟兄家眷,也是能帮则帮,从未摆过小姐的架子,极受弟兄们爱戴。”

赵越转头看着张燕,眨巴眨巴眼睛,一脸疑惑的问道“张兄为何对我说这些?”

“我只想告诉主公,小姐她是个好女子,主公不可错过,何况娶了小姐,对主公利大于弊。”张燕神情严肃的说道

“额,自己救下张宁儿主要是看在张角是一个农民军领袖,不想让他绝后,而且还有张燕的情面,怎么又扯到婚事了呢?”赵越愣愣的盯着张燕,一脸的不解。

“张角三兄弟,张角善于笼络人心,黄巾大部都愿效死,张梁却刚猛非凡,作战勇猛,他们二人可谓一文一武,相辅相成,唯有张宝能力最为平庸,可他却精于耕田,因此张角才安排他屯守曲阳,如今黄巾大势已去,以张宝的性子,不会同张梁那般以死相抗,多半会逃往它处隐居,若是主公肯保下黄巾降卒的性命,只要小姐肯去劝说,张宝必降,曲阳内可是屯有几十万担的粮草和十万黄巾啊。”张燕自跟随赵越以来,平日里也是小心揣摩这个少年主公,隐隐觉得自家这个主公心怀大志,而且平日里从未将汉室放在心上,加之今日义救张宁儿,张燕更加肯定,赵越与张角一般无二。(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