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职业经理人(上)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职业经理人(上)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举世闻名,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尤其是纺织业最为突出。吞噬小说 www.tsxsw.com

杭州、苏州、松江,以及沿海一带的纺织行业的资本主义萌芽最为抢眼。

最初,这些机户自己动手织布,赚到一些钱,就买进织机,雇人来织布,而他自己就来管理,不再从事生产了。再后来,赚的钱更多了,扩大生产,请人管理。

机户可以拥有数十上百织机,那些大机户甚至拥有成百上千的织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可惜了,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未发展成真正的资本主义!”林涛一阵叹息。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就是到了清朝也在发展,却是没有发展成真正的资本主义,原因是多方面的。

要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成真正的资本主义的话,中国历史就会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中国历史将迎来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巨大变革。

遗憾的是,这一巨大变革并未出现,令无数后人扼腕。

“计日受值”相当于现在的日工资制。

“有常主”相当于现在的正式工。

“无常主者”相当于现在的临工。

是不是很熟悉?

“我要三个力气比牛大,肯吃苦的粗汉,搬砖的!”

“我要招十个手巧的女工,织上等丝绸。”

“我招五个做泥瓦活的,要活儿做得好,工钱丰厚。”

不少雇主扯起嗓子吆喝,说着招工种类和招工条件。

呼啦一下,他们就被人群围住了,那些工匠围将上来,扯起嗓子吆喝,说着自己的特长,尽情的夸赞自己,有的能说会道,把自己夸成了一朵花儿,有的嘴笨,不太会说,说了跟没说似的。也有人特别不会说,越说越差劲,丧失了机会。

雇主听后,选择他中意的工匠。被挑中的工匠自然是欣喜不已,没有被挑中的一脸沮丧。

雇好人的雇主带着工匠离去,一拨接一拨,不知道走了多少人。然而,还有更多的人涌将进来,前来这里求职的工匠不仅不见减少,反而更多了。

随着土地的兼并日益严重,失去土地的百姓越来越多,为了生存,不得不涌入城市,寻找活计,赚点辛苦钱,养活一家人。

尤其是在广东、福建一带,“失业”的百姓多不胜数。究其原因,当然是明朝的海禁造成的。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明朝的海禁很严厉,最严时片板不准下海。这对于福建、广东这些沿海之地以打渔为生的百姓来说,那是断了生活来源,不得不做雇工。

是以,这四方桥,一天到晚没有冷清的时候,进出这里的工匠多不胜数。

“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望着眼前情景,林涛大为触动,脑海中浮现在另一时空求职的一幕幕,既觉亲切,又是伤感。

亲切的是,看着这些求雇的工匠,林涛只觉与他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伤感的是,再也回不到另一时空了。

“哥,你怎么了?”林天见林涛久久不语,有些好奇。

“没事儿。”林涛这才回过神来,笑道:“我们开始吧。”

“好嘞!”林浪欢呼一声,与林天一起,把早就准备好的横幅打开,用竹竿支起。

这横幅是一块白布,上面用毛笔写着“林氏商铺招收伙计”,然后就是一些具体的用工条件,和现代企业在人才市场使用的招工广告差不多,区别只在于这是手写的,而现代企业多为印刷品。

“咦,这有人雇工呢。”有人发现林涛他们的横幅,大声叫嚷起来。

“呼啦!”林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一群人包围了,个个眼睛放光,一脸的期待,打量着林涛。

“这位爷,你是要招泥瓦匠么?我是呀。你放心吧,我的技艺了得,做的活儿包准好。”

“爷,你瞧,我这身肉多结实,我有的是力气,有甚么重活儿交给我就是了,包你满意。”

这些百姓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林涛要招的是伙计,叫嚷起来。你一声,我一嗓子,吼得山响,如同雷鸣似的,好不热闹。

“我的天,你们就能安静一下么?”林涛晃晃被吵得发昏的脑袋,很是没好气。

“你们都闭嘴!”突然之间,一个三十余多岁的男子扯起嗓子大喝一声,如同雷鸣似的。

事起突然,一下子震住了这些叫嚷的人,他们愕然闭嘴。

“你们也不睁大你们的眼睛仔细瞧瞧?这位爷要招的是伙计,是伙计!你们是伙计么?”这个男子右手在胸脯一阵拍拍,自鸣得意,道:“我这样的人才是伙计!”

这人头戴网巾,身着丝绸衣服,足蹬丝靴,这是明朝上等人的打扮,可以说是“衣冠楚楚”了。

“招伙计啊?”一片失望声响起。

那些不是伙计的雇工一脸的失望,叹息不已,不甘心的离去。

“现代找工作难,明朝找工作还是这么难!这传统真够久远的,五百年了!”林涛看在眼里,只觉心头沉重。

这位中年人冲林涛一抱拳,自我介绍道:“这位爷,我是莫有深,是这一带出了名的伙计。您把银子给我打理,包准让您满意,等着收钱就是了。”

态度谦恭,语气诚恳,如同见到老祖宗似的。

“弱势群体就是没有底气,腰板不硬!”林涛看在眼里,又是一阵感慨。

明朝的“伙计”并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在酒板跑堂招呼客人的店小二,而是“职业经理人”。

这些伙计有才干,有胆识,有眼光,就是没有本钱,他们就会投入有钱人门下,帮有钱人打理生意。

取得不凡成就的伙计,可以称为“大伙计”;新入行或是没有取得象样成就的伙计,可以称为“小伙计”。

伙计,在明朝很受欢迎,属于上等职业。那些大商家或是有钱人家,都会请不少伙计。比如著名的“晋商”,拥有的伙计少则数十,多则上百,甚至数百,由此可见伙计一职在明朝是何等的鼎盛了。

“这位爷,我是包大仁,入行三年了,如今略有成就,即将成为大伙计。”林涛还没有说话,又一个二十四五岁的男子冲林涛一抱拳,自我介绍起来。

说话的同时,他还瞄了一眼莫有深,颇有些不屑。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即将成为大伙计,成就比起莫有深要大,他有自豪的资本。

“这位爷,我是严勇,入行十年了,只要再做成一笔大买卖,就能成为大伙计。您雇我吧,包准让您满意!”一个三十五六的中年人冲林涛一抱拳,自我介绍起来,脸上泛着亲切的笑容,如同面对老祖宗似的。

“这位爷……”

“这位爷……”

林涛身边已经围了好几十号头戴网巾,身着丝绸衣服的伙计,个个忙着自我介绍,你一声,我一声,各不相让。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作者殷扬其他书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