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后记(6)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一个法庭,纽伦堡国际法庭自然也有着自己的审判原则。原则一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原则二国内法不处罚违犯国际法的罪行的事实,不能作为实施该行为的人免除国际法责任的理由。原则三以国家元首或负有责任的政府官员身份行事,实施了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其官方地位不能作为免除国际法责任的理由。原则四依据政府或其上级命令行事的人,假如他能够进行道德选择的话,不能免除其国际法上的责任。原则五被控有违反国际法罪行的人有权在事实和法律上得到公平的审判。原则六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参与共同策划或胁从实施上述第1项所述任何一项行为的。

在纽伦堡审判期间,世界公众密切注视着纽伦堡的动向。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判人心大快。但是,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少数首要纳粹分子的无罪开释或重罪轻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反对和世界舆论的指责。柏林25万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汉堡几千市民集会,要求国际军事法庭将沙赫特等人判死刑。法共《人道报》认为,“释放巴本等人等于邀请希特勒匪徒重新开始活动”。法国抵抗运动中的犹太人联盟致函国际法庭,抗议释放沙赫特等3人。奥地利政府要求纽伦堡国际法庭将开释的巴本、沙赫特及判处20年徒刑的席腊赫引渡给该国,以便对这些侵略奥地利的战犯重新审判。

实际上,纽伦堡审判不仅仅让普通民众都感到十分震惊和愤怒,就让那三个被宣布无罪释放的人都觉得自己在做梦,什么个情况,自己居然被释放了??而且还是无罪?!!虽然自由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三个人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监狱更安全点。比如之前提到过的沙赫特,就很自觉,说他自己非常惧怕德国的民众,实在是觉得是无处容身,还是让我继续待在监狱里吧。

纽伦堡审判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侵略战争的组织者、阴谋者、煽动者和计划执行者进行的国际审判,开了将战犯押上国际法庭接受法律惩处的先河。这次对战犯的指控是以指导战争行为的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为依据的,它作为国际刑法史上第一案例将永载史册。纽伦堡审判虽然清算了纳粹体制,达到了暂时的目的,但纽伦堡法庭最理想的目标——使战争成为非法,为审判侵略战争提供一个国际法庭——引起了持续到今天的争论。然而,无论如何,纽伦堡是国际关系法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当代世界留下了一套处理战争问题的行为准则。

纽伦堡审判,是对二战期间的纳粹战犯进行的审判,是对邪恶的审判,对正义的伸张。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却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2014年3月3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了4天内的第3次乌克兰问题紧急会议,俄、乌和欧美各方就乌克兰国内的人权状况进行了激烈辩论,俄方指控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正在侵犯人权。在此背景下,乌克兰常驻联合国代表尤里?舍格耶夫突然在会后搬出了二战时期的乌克兰民族主义旧事来指责俄罗斯。他声称,二战时期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据信与纳粹德国合作的斯捷潘?班杰拉,在纽伦堡审判中遭到了不公正对待。纽伦堡审判是二战后国际社会对纳粹势力进行的一系列清算。

“俄罗斯对尤里?舍格耶夫的亵渎性言论极为愤怒!”俄罗斯外交部昨天(4日)发出这样措辞严厉的声明。舍格耶夫是乌克兰常驻联合国代表,他做了什么让俄国人如此愤怒?原来,在3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乌克兰问题会议后,舍格耶夫声称要否定确认反法西斯战争胜果的纽伦堡审判,要为二战时期的乌克兰纳粹分子正名。包括班杰拉在内的二战时期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与纳粹德国关系密切,被控帮助纳粹进行种族屠杀,乌克兰如今的反对派与这些纳粹分子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二战胜利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获得了胜利,并且进行了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对战争罪犯进行了审判,但是也使得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仅有的维持同盟关系的条件也不复存在,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也紧随而至。就如同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不久就从暗中对抗变成了明中的对立和热战,苏联和西欧、美国也进行了对立和对抗,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再加上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在欧洲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美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西方国家提出了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一场“冷战”(ColdWar)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而标志着冷战开始的,则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铁幕这个词,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在众议院宣称:“要在布尔什维克主义周围装上铁幕”。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的演说中(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铁幕演说”)运用“铁幕”一词之意而首先公开使用,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此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用“铁幕国家”来蔑称社会主义国家。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只有雅典,放射着它不朽的光辉,在英、美、法三国现场观察下,自由地决定它的前途。

这是丘吉尔演说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使得演讲得到了“铁幕演说”的名头。丘吉尔这一演讲和所使用的“铁幕”一词,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苏联方面反应强烈,斯大林说,丘吉尔“现在采取了战争贩子的立场”;美国朝野也受到强烈震撼,杜鲁门很高兴。但在美国国会中出现了若干激烈的敌对言论,认为丘吉尔是想把美国引向“最恐怖的战争”,让英国渔翁得利。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政界一位最有身份的人对苏联进行的最公开、最大胆的指责,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冷战”所发出的最初信号。有不少专家认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长达40多年冷战的序幕。“铁幕”一词尽管不是丘吉尔的首创,但经他这么一用,从此便成为战后国际关系中有关东西方对抗的专有名词。当然,丘吉尔发表如此言辞激烈的演说,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当时国际形势、英国的利益和丘吉尔的*情结使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新的世界格局已见分晓,大英帝国风光不再,沦为二流强国;美国取代英国,转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力主在全世界发号施令;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它有实力向美国叫板。尽管美、英、苏在二战中曾经是一致对敌的盟友,但随着战争的结束,由于彼此间利益的冲突,它们之间的摩擦不断升温。

在东欧、中东、希腊、土耳其等地,美国、英国和苏联更是争斗得异常激烈。美国在战后世界新格局中的一举一动总是受到另一强国苏联的制约,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在形成之中。因而,美国政府正在制定着如何对付苏联的决策。此时英国惟有的希望是争取美国舆论,寻求美国支持,重建欧洲均势。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是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精心安排的杰作。杜氏意在利用丘吉尔这位著名的“*斗士”投石问路。丘吉尔在演说中不仅充分表达了英国的意愿,同时也道出了美国想说而不便公开说的主张,适应了杜鲁门政府的需要。经过舆论界的一番哄炒之后,美国当权集团尽管感到同苏联公开决裂的时机尚未成熟,民众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即使政界领导人也有意见分歧,但是,散布苏联扩张和威胁的论调开始在美国舆论界占据了上风。(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