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岁月静好(3)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黛玉立时大惊,忙劝道:"扶余千里遥遥,三妹妹若是嫁过去,孑然一身,风霜扑面,日子必定难过。"

探春镇定微笑,道:"我知道,若是去了异国,需要忍受的很多,但我心底,是愿意的。林姐姐你看贾家,虽说是世代官宦、赫赫名门,但男的只知道倚仗家势,在外横行霸道;女的也有心恶的,只知自私自利、阴谋暗算。小小一个贾家,多少刀光剑影、尔虞我诈,见不得光的事情多不可数。当初在贾家时,我虽是看不惯,却一直觉得,身为女儿家,命运根本无法自主,故而从没有想过脱离是非之地。直到近年贾家势败,我被姐姐所救,亲眼见识姐姐心系天下,以一己之力筹建善堂,对于姐姐,我心中是极敬服的。那时我便下定决心,有朝一日,要学林姐姐,志向不限于闺阁。如今,难得有机会,我很想嫁到异国,在另一个地方,施展心中的志向。"探春一字字从容道来,语气之中,凝着淡淡的担忧,更多的,却是对未来的期盼。

黛玉心中依旧不舍,叹道:"你的话我听明白了,但就算你有志向,也不必远嫁和亲。以你的品貌,将来选个品貌俱佳的世家公子,安安生生过日子,岂不是好?"

探春摇头,声音中有些苦涩:"我是什么身份,哪里敢奢想什么世家公子?若是能和亲,于我而言,算得上幸运了。何况,我一心想有所作为,嫁入世家,不过是进一个如贾家那般的牢笼罢了,只有远嫁和亲,才有可能让我换个环境,志向不限于闺阁。"

黛玉劝之再三,无奈探春心意已决,令她无可奈何,只得道:"罢了,人心最不能逆转,既然你拿定主意,我也不能勉强。哎,我知道,你胸怀之博,世间少有,实是人间奇女子。你这次自动站出来和亲,若是能成,此去乘长风破万里浪,也许真的另有机遇也说不定。"一边说,一边努力要笑,眼泪却不知不觉滚落下来,千言万语,最终凝为一句话:"若能成事,无论如何,你要珍惜自己,好好活着,不要让我太牵挂。"

这般真情流露,探春亦忍不住落下泪来,屈身道:"此事还劳烦林姐姐为我筹划。"

黛玉叹道:"既是你的愿望,我一定尽力帮你实现。"

晚间李明佑回来,黛玉将探春的意思告知,李明佑很是敬服探春,次日就将她的名字报了上去。

接下来皇上下旨亲自殿选,因一众闺秀中,探春长相谈吐是最出众的,加上她是自愿和亲,故而龙颜大悦,当场赐了郡主封号,让她去扶余和亲。

自此,探春的终生,尘埃落定了。

探春出嫁后,不时有书信寄回来,从书信中可以得知,她虽然远嫁,但并不是像一般的和亲公主那般,日日为远离故土伤神落泪。

相反,她在扶余,凭自己的才干,赢得了君王和百姓的信任,很快被册为王后,与扶余国君一起,开创了一个太平盛世。

想起往事,黛玉不禁一叹,心中却也有些为探春庆幸。

这时,两个小团子扑过来,一左一右抓住黛玉的腿,眨着眼道:"娘亲,我们什么时候出门?"

黛玉微笑,搂着冰雪可爱的孩子,一人亲了一下,开口道:"等你雪姨收拾好了,我们就能走了。"

她身边的丫鬟,春纤、雪雁都已经出嫁,春纤嫁了个小管事,雪雁则配了个账房,过得平淡幸福。

两人舍不得离开黛玉,故而白日里依旧在院子里当差,到晚间才回自己的家,过舒服的小日子。

两个孩子听了黛玉的话,立刻转过身,去催促雪雁。雪雁手忙脚乱,唇边却始终挂着微笑。

忙乱了一会儿,总算收拾妥当,一行人到二门上了车。

两个孩子是最爱闹的,出了门,争相掀开帘子,垫着脚往外看,黛玉失笑,却没有阻拦。

走了一会儿,突然两个孩子一起道:"等一等,有热闹瞧。"

赶车的车夫听了,忙按照小主子的意思,将马车停下了。

黛玉疑惑,往外看时,原来是一群半大的孩子嘻嘻哈哈,在戏弄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

那乞丐身上全是泥点子,很是狼狈,手中拿了一个馒头,那馒头很白,脏手印印在上面,让人看了反胃。

几个孩子从地上捡了泥块,如雨般砸过去,骂道:"小偷,偷我们家的馒头,不要脸!"

那乞丐用袖子掩着脸,顾不上别的,脖颈一伸一缩,拼着挨砸,也要把偷来的馒头吃下。

雪雁不免有些吃惊,皱眉道:"自从世子妃开了善堂,京城再无乞丐,怎么如今竟有这样一个人?"

黛玉也是不解,蹙眉须臾,摆手道:"别管了,这人也怪可怜的,你拿些钱出来,将那些小孩打发了吧。"

雪雁早看不过眼,闻言从荷包里抓了一大把铜板,大声道:"别打人了,这个要饭的偷了你们几个馒头?我为他给钱。"说着,扬手将一把铜钱甩了出去,稀里哗啦的落钱声极是动听。

几个孩子听到了,都弃了那个要饭的去抢钱。

那个要饭的听见钱响,呆了一呆,咬着馒头,也奔过来抢。

他行得近了,黛玉这才看清,此人头发蓬散披着,皮肤蜡黄,瘦得皮包骨头一般,满面风尘,看上去十分脏,眉眼间却透着一丝熟悉,竟是宝玉。

雪雁也看清了他的面容,不由吃惊道:"怎么是他?哦,对了,三年刑期已经满了,他自然放出来了。"

黛玉默然须臾,方才道:"必然是无力维生,才落到如斯地步。"

贾家的情况,李明佑也曾提过几句,说是三年刑满,王夫人、邢夫人早已经病逝,唯有宝玉,竟是熬了过来。

李明佑并没有再为难他,而是命狱卒将他放了,其后宝玉再无音讯。

竟是没想到,此人已经沦为乞丐了。

正在沉吟,突然两个孩子伸手拉住她的衣衫,嘟着嘴道:"娘亲,没热闹看了,我们走吧。"

黛玉颔首,微笑道:"好,我们走。"伸手放下了帘子,命车夫启行。(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