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算算时间,也快到了与林洛霜的约定,三年之约,太白山论剑。

几日时间,中州城恢复了往常的热闹。

一个新的王朝诞生,百废待兴,展露出不一样的欣欣之气。

在城中,一个疯乞丐在城中走着,见人便是大声嚷嚷。

“哈哈……我是大夏的皇帝,你们见了我为何不下跪?”

但是,那些路过之人皆只是笑笑。

一个疯子而已,没有人当真。

此人便是曹永年,人生几经波折,对于权力的迷恋,终究是疯了。

陆安河看了其一眼,摇头叹气,随后大步走进了皇宫之中。

大殿之外,所有的仙门教派的人都聚集在此。

这些人都在等候陆安河,为了列名封神榜之事。

“陆仙长,你可算是来了。”殷子胥见其来到,迎了上来,急忙行礼。

而且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但是又憋了回去。

陆安河嘴角一扬,自是明白其心里在想什么。

这殷子胥心中所想,也是他先前之虑。

“你不用说,我自会处理。”陆安河看着殷子胥淡淡的说道。

殷子胥听闻此话,先是一愣,随后作揖。

陆安河来到那些修士的之前,将封神榜拿在手中,举了起来。

众人见此,神色皆是大喜。

“诸位道友,在列名其上之前,我陆安河有一事与尔等商议。”

“陆道友,有事但说无妨!”

“既然如此,我便开门见山了。”

陆安河看着这些人淡淡一笑,他要做的就是立规矩。

“九州仙门教派,我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盛世隐世,乱世出山。”

此话一出,那些仙门教派中,便是有人不爽了。

“陆道友,你说此话是不是有些过了?”

“就是,你想跟我等仙门教派立规矩,凭什么?”

陆安河冷哼了一声,顾火剑出鞘,飞出插在了众人中间。

剑鸣声起,震颤内心。

“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在这个世界,终究要是以实力说话。

如今以他的实力,在场何人能敌?

就算在如今的九州,又有几人能敌?

此话一出,众人哑然。

虽然心里不爽,但是没有人敢触怒于他。

不然,那是自找苦吃。

“诸位,天地归心的秦宗主和仙霞派的老祖都已经答应了。”

陆安河见众人不语,先搬出两人来,如此便会有人动摇。

“我等修行之人,插手凡俗之事,只会带来灾祸,希望尔等不要成为第二个地煞天通。”

凡人终究是凡人,修行之人的力量,一般人根本无法抗衡的。

若有强者出世,可抗衡一个王朝。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这也是出于下策。

那殷子胥担心的,也是如此。

经过这一次与地煞天通想抗衡,让其明白了九州之乱的来源。

刚才他本来想说此事,但又怕触怒本是修士的陆安河,便生生憋了回去。

“诸位道友,我同意陆兄的做法!”

李尔站出来附和,他对陆安河的举措,还是赞同的。

并不是所有的修士,都会离开九州,前往域海及之外的世界。

这些人拥有的力量,将是这个世界最不确定的因素。

有李尔的附和,那些仙门教派的修士,内心更加动摇了。

一阵议论之后,终究还是屈服了。

“陆道友,你说的话不无道理,但是我等只能保证自己的行为。”

“如此也够了!”

陆安河见这些人服软,将顾火剑收了起来。

而后继续说道:“我以封神榜起誓,希望诸位谨记今日之言。”

随后封神榜展开,陆安河让众人依次上前,将名字列名其上。

道道绿光不断冲出,没入到那些修士的体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修士都能列名其上,只有子啊对付地煞天通表现卓越者才能。

列名其上,那些获得好处的修士也是陆续离去。

……

对此,陆安河对殷子胥的承诺,也算是完成了。

“多谢陆仙长!”

殷子胥上前跪伏下去,几经叩首。

“以后若有乱事,可到青州天地归心宗找秦宗主。”

“子胥记下了!”

陆安河如此说,也是有他的顾虑。

“经过这些事,我似乎明白了。”

李尔看着陆安河,心中有所明悟。

“尔兄何时离开九州?”

“还早!我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完成,陆兄要走了么?”

“完成与林洛霜的约定,我要去荒州一趟!也差不多该是离开九州了。”

毕竟,他的修为境界已经在这片天地达到了顶峰,再难以寸进。

想要突破,只有离开九州,前往域海。

如今又有气运加身,只要闯过道域,有资格登仙路争夺仙缘。

至于成仙,陆安河没有想过,毕竟太虚无缥缈了。

天地大变,想要登临仙境,那是那么容易的。

在九州自古以来,也不过两人。

太白剑仙和青帝。

天地的规则再变,世事无常。

……

“陆仙长要走了么?”

殷子胥听闻此话,心里多有几分失落。

他能有今天,全靠了陆安河。

“嗯,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吧。”

陆安河说完,也不再多说什么,御空而起,朝着太白山的方向去了。

唐三葬紧跟其后,如今的他,似乎没有什么地方去了。

范晋一死,对他的打击挺大的。

他的身上,担负着葬门的未来,想要解开一些秘密,离开九州是必然的事情。

出了皇宫,云澜也是跟了上来。

唐三葬看着云澜,整张脸顿时拉胯而来下去。

为啥这些美女,总是跟在陆安河身边转。

“云澜姑娘,待我去太白山一趟,再去荒州你看可好?”陆安河笑着问道。

“陆公子客气了,叫我云澜便好。荒州之事虽然要紧,但让陆公子心无挂念的前去才是最好。”

经过这些天,云澜对于陆安河也是有了初步的了解。

之前只是从身边侍女玉儿那里听说一些事情,当自己接触之后,自是明白了眼前之人的与众不同。

而且说的很多话,都是惊骇世俗的。

这似乎让他在脑海中,不禁与少年的太白和少年青帝做起了比较。

这也让她明悟了很多道理,修道之人,不仅修道,更要修心。

假使千百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所以修行,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