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谋取青州(四)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荀彧会每隔三天向白沙送来邸报,汇报岳沙各方面的大事,不过今天的竹筒似乎大了不少。拆开完好的封漆,倒出来一大捆竹简。白沙看毕,转手递给了贾诩和沮授,然后不自然的用食指轻轻的敲打着案几。

袁绍用半个渤海先换回了袁熙。用半个渤海先换袁熙再用弓高县换袁尚是贾诩的阳谋,袁绍一眼就看穿了。袁绍自然不愿意岳沙的奸计得逞,是以要求同时进行,以避免两个儿子血肉相残,他甚至主动提出向朝廷表功推荐白沙担任青州牧——显然,白沙鲸吞青州的奸计也被袁绍识破了,才有了这个“顺水人情”——即便朝廷同意,岳沙还是得强攻青州不是?不过所谓“奇货可居”,岳沙坚持先袁熙后袁尚不可,袁绍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只是一边将白沙列入必杀之榜一边盘算如何化解两儿的怨气。由于怕袁尚再弄出什么幺蛾子来,袁绍干脆将他带在身边。

二是幽州探子发回密报,蓟县被袁绍攻破了。占领蓟县,也就断了昌平和涿郡之间的联

系。公孙瓒在昌平的最后据点“易楼”防御实在变态,袁绍有些猫抓刺猬的感觉。遂命颜良沿广阳、良乡夹击幽州大将田豫,命长子袁谭领偏师攻占右北平,命刘和加紧攻打西关,主力则于蓟县休整牵制公孙瓒主力,待三路人马齐至再攻打昌平。

第三件是兖州牧但小波“感谢”白沙收留了那一千士卒。他在信中保证那十位特种兵将会为白沙带来天大的收获,在最后戏言白沙若担心那一千士卒中有他的暗子,不如直接组建一支新军并打上兖州的旗号。

但小波的作法总是云遮雾绕让白沙看不懂,事实上就连贾诩和荀彧等也不敢擅下断言。倒是对此前一些事情并不清楚又急于表现的崔林出列道:“大人,在下以为兖州兵堂而皇之的驻扎在岳沙,袁绍就是想动也得先搞清楚岳沙和兖州的关系。就算他灭了公孙瓒,也得考虑考虑同时面对兖州青州的合力。”崔林暂时还没有认白沙为主,倒不是他不愿意,而是白沙有些顾虑,如果崔林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也不介意利用他向袁绍展示肌肉一番。

“不错。”贾诩看了崔林一眼,宽解道:“主公本与但州牧为坚定的盟友,在青州驻扎一支兖州的客军也未尝不可。依臣之见,主公还可以给关云长派些士卒去打出岳沙的旗帜,以示青兖两家关系亲密无间。”贾诩这是有意搅浑兖州岳沙的水,让袁绍摸不清虚实,争取征伐青州的时间。

“这倒不错。”白沙奸笑两声道:“文和,是不是还可以请大哥,徐州牧派点兵过来啊?”

黄天将军廖化麾下,大将高顺领一千陷阵营进入西安。一日后,岳沙偏师王方部兵临城下。是夜,城中莫名火起,混乱中管亥余孽“邯鸩”身亡。次日,西安下,廖化残兵败卒千余逃脱。

第四日,王方弃城而走,返回于陵,城中百姓(只千余老弱)尽迁至平原。

九月中,岳沙大军在太守白沙亲领下直扑昌国。岳沙势大,廖化不战而走,沿官道至基本上无兵守卫的广县。岳沙不战而下,于昌国城中休息一晚,次日即提兵追击,其中一路折道东北似有望临淄而来的迹象。昌国、广县、临淄呈三角形,田楷吓出一身冷汗,忙令准备礌石滚木沸水,紧闭城门准备抗击。不料岳沙虚晃一枪,只数十骑远处徘徊数个时辰退走。田楷大为羞怒,着人质问白沙,白沙悠然回道:“既然州牧大人不能平靖地方,下官就代劳了。至于车马费容后细算。”至此,田楷方知白沙吞并青州态度之坚决,忙飞报各地再次征兵,又传书严颂高堂隆小心岳沙的攻势。

三日后,岳沙军“攻破”广县。

所谓“贼过如梳”,只两日功夫,广县数十大户为廖化所掠,死伤数百,金银财宝等不计其数。好在岳沙追军甚急,那些百姓才幸免于难。不过这四个字后面还有一句,“兵过如洗”,岳沙军至,席卷府库(主要是粮草)一空,数日后田楷派五百兵至,细细清点过去几令田楷捶胸顿足。青州粮库主要屯于临淄、平寿两地,广县作为之间的必经要道,也存有相当一部分。

更为恶劣的是因“没找到合适的宿营点”返回广县的岳沙贼子竟然以被攻击为由再次强行夺取了广县。天可怜见,区区五百青州兵怎敢撩上万人马的岳沙军的虎须啊!

西有昌国一万永顺营,东有岳沙主力,至此田楷不敢轻举妄动,生恐再给白沙开战的借口。

不二日,廖化兵临剧县,剧县县令未战先逃。

由于岳沙军一路追赶,本是乌合之众的廖化部逃亡甚众,至剧县所部只两万不足。廖化是白沙麾下,这点田楷已经知晓,看罢地图,田楷大惊失色。

严颂战薛州、管承,强攻下密数次,虽不断征兵以填补上万,此时平寿城中也只刚过万的可战之兵,且新兵占据绝大多数。廖化看似一路逃窜,实则是岳沙的开路先锋,以昌国、广县为例,先由廖化攻占城池再拱手让出,即得了地盘又得了民心。此刻终于遇到了青州“主力”,岳沙势必会雷霆镇之。平寿下,则青州军即被割裂成两块,一临淄一高密,两不相顾。相比之下临淄更弱,白沙多半会转头攻打临淄!

青州危矣!

急招群臣商议,却是大眼瞪小眼,无策应对,更有投降一派见战局不利似乎渐有占上风之嫌。田楷悲苦,深知临淄城中新丁甚多,根本不是虎狼岳沙得对手,据城而守还可堪一用,要是出去野战,估计只会落得片甲不留的下场。然而岳沙一旦解决了平寿,必会回师临淄,高密的高堂隆有平寿阻挡,远水救不了近渴。堂堂青州之主先受制于管亥再孔融作梗,好容易统一了青州,白沙那强盗又来欺凌,田楷只后悔为何当初要接了这个官印!

救援不得,甚至连交通也断绝,田楷只乞望高堂隆能再次力挽狂澜。

廖化在剧县掠夺一番就弃城朝平寿而去。别驾严颂拦不住尾巴翘上天的小将武安勤的请战,给予五千人于城下野战。孰料廖化这边只出动一千人队(陷阵营)即将武安勤杀得一败涂地。

接到平寿陷落,别驾严颂身死,武安勤失踪(被擒)的消息,田楷吐血三升,倒榻不起。临淄官员心惊胆跳人心惶惶,投降声尘嚣四起,田楷难以压制。

待廖化抢掠一番后,岳沙军慢悠悠如期而至。

般阳县衙。

清绍(柴绍)眯着眼睛躺着养神,他的任务最为清闲,就是引诱田楷来攻。卧榻之侧不容他人安睡,般阳是唯一一座齐国郡境内为岳沙军控制的城池,同乐安郡的西安、寿光一样都是勾引田楷出手的诱饵,城中就百十个兵。青州军至,他就顺势退出返回岳沙。般阳至临淄有六七日路程,届时于陵的邓茂所部出兵昌国,断了般阳和临淄的联系,使攻打临淄时少死一些士卒,最主要的是创造岳沙攻占青州的借口。

贾诩最希望的是高堂隆能主动攻打平寿。当然,如果田楷不动,乾龙营将摇身一变成为“黄天将军”麾下。

般阳被乱贼占领之后那百十个士兵除了整日站在城头和维持秩序外并未纵兵抢掠,连城门开关时间都与往常无异,那位县太爷似乎喜欢窝在县衙,所以般阳城中还算安定。半个月过去了,惶惶的人心也渐渐安稳下来,连那些地痞流氓也少见了许多,这让百姓感觉似乎这样也不错。老百姓就是这样,他们不关心皇帝是谁,也不关心县令是哪个,只要能吃饱穿暖,只要不受欺负,就是最幸福的人生了。

隐约听见堂外有人急切的跑了过来,接近门口脚步声立刻轻了许多,清绍摇着扇子也不睁眼问道:“静安,何事?”

“回师傅,有兄弟来报,说城西有大股军队开来。”清绍手下有教兵十余人,都是他的徒弟,“兄弟”是指另外一百岳沙军士卒,半数出城巡逻半数守城。

“田楷来了?”清绍猛地睁开眼,“城西?青州军怎么会从城西而来?!城西,城西......不好!”清绍跳了起来,叫道:“快,快关闭城门,敲响警钟!”

“不是说田楷来了我们就走吗?”静安有些不解。城门一关,就走不掉了。

“不是青州军,”清绍抓过圆形的漏顶的布帽匆忙戴上,一边手忙脚乱的去取墙上挂着的佩剑:“应该是泰山贼!”

“泰山贼?!”(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