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董卓的选择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呯!呯!”一连串的器物被砸的声音在相国府中响起,府中大小人等俱大气都不敢出,更连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触了董卓的怒火。这把火烧起来,别说他们这些小人,就是董卓的两个女婿,牛辅和李儒都受不了。当然牛辅也真“受不了”,他正在守西凉老巢呢!

董卓两女一子,华雄的死还抵不过儿子被俘来得严重。毕竟部将可以招揽,可儿子却只有一个。董卓已经是老人了,不可能再干出一个儿子来!儿子被俘还不算,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什么五品复土将军竟还敢跟老夫谈条件,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谈!简直是......简直是岂有此理!

董俷的亲兵被董卓斩了个干净意图蒙蔽过去,谁知白沙竟将儿子被俘的消息传遍了洛阳,今天早上上朝时哪些个大臣戏谑的目光可是在打自己的脸啊!

杀!杀光那些该死的东西!

杀!!

杀!!!

书房中一遍狼藉,找不到任何一件完好的物品,就连书架都给董卓用七星宝刀砍成碎片!良久,董卓瘫软在地上,目露凶光,却无可奈何。

“大人,郎中令(李儒,字文优)求见。”门外侍卫小心翼翼的报道。

“不见!老夫任何人都不见!”董卓吼道,旋即又改变主意道:“带他去花亭吧。”

相府占地广大,乃董卓入京占了何进的住所,又强夺了周围四邻官员的房屋,将院墙打通组成一片宏大的府邸,其面积不比皇宫小多少!五月的天渐渐热了,董卓肥胖怕热,因此常常呆在新开辟的小湖上的花亭。花亭周围种着各种奇花异草,在外面就是波光粼粼的小湖。

“婿拜见岳父大人。”李儒,干干瘦瘦,一表人才,就是脸色操劳过多脸色稍嫌有些苍白。

“起来吧。何事?”

“惊闻俷弟被俘,急切间不知是否属实。洛阳城中已风言风语四起,小婿不知当听任之还是镇压之。”

“坐吧。俷儿确有其事。”事到如此董卓也没有隐瞒的必要,况且麾下中唯女婿李儒最为聪慧。当初进洛阳正是李儒建议士卒日进城夜出城使京官不知真相才得以镇压城中纷乱的秩序和朝中官员,随后更是李儒建议以赤兔马招揽吕布又唆使吕布杀丁原而得并州。朝廷诸事也多有李儒周旋打理,才有董卓日日笙歌的悠闲时间,才有他算计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的时间。

看罢平原递过来的书信,李儒没有说话,只是恭敬的站在一旁。若父亲已有定论,则自己最好闭嘴,只管执行即可;若父亲有需要,自会询问。董卓生性暴戾,杀心极重,却又极爱自家人,尤其是亲生的两女一子,生怕他们吃半点亏受半点罪!所以即便李儒是女婿,即便夫妻相濡以沫情深切切,依然在岳父面前战战兢兢。

“说吧,有什么想法。”董卓闭上眼睛养神。说实话,这三个条件董卓俱不愿意。

“是。依小婿看,这其中三十万两黄金五千套兵甲并不是重点,重点在其他。第一,司徒王允和侍中蔡邕,小婿以为这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两位大人忠于汉室,要他们心甘情愿卸甲归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况且若非父亲支持,蔡邕想了多少年的官身怕是现在也得不到。所以就算岳父百般劝说他们也不会过去的,因此这一条直接放过。其次,荀攸和贾诩。黄门侍郎荀攸只是当初对父亲不敬而入狱,此人不过一小吏,放之也无所谓,父亲还可借此大赦牢中囚犯博得好名声。至于贾诩这人目前的职务是辅军中郎,正在陕(地名)辅助牛辅大哥。据大哥所言,此人颇有智谋,又知军事,乃军师之才,不可多得。不知刘玄德如何得知文和,依儒猜测,当是与其或联军中某人有仇,想借父亲之手杀之。其三,让出汜水关。汜水关乃天堑,虽然背后尚有虎牢,但此关交出,必军心大乱。即便虎牢不失,天下人等也以为父亲大人怕了所谓的联军,涨了他人威风灭了自己志气。此三条皆不可为也。”

“老夫也知矣,然俷儿在贼手,投鼠忌器,如何可也?”董卓叹气道。

“依小婿见,不如先从易处着手。着令郭汜李傕等守好汜水,中郎将吕奉先守好虎牢,切不可让敌轻进,岳父先与那刘备讨回华将军的尸身,交好关系,然后与之谈小舅之事。”

“哼!说起华雄,老夫更是一团火气!刘备那厮竟言需以华雄家眷交换!老夫得一华雄尸身何用?!”

“啊!”李儒大惊失色,道:“父亲,这贼子好毒的计谋!”

董卓惊闻儿子的噩耗,那有时间思考华雄的问题,忙问道:“文优且说说,怎为毒计?”

李儒理了理思路,道:“父亲请想,华将军乃军中大将,敌必将此事广播,若不索回,则令将士寒心,将士家眷寒心。若索回,必厚葬,然华将军家人已遣至敌军必无人扶灵守孝,敌再稍一挑拨,言华将军作战不力,父亲迁怒于其家眷,满门抄斩,则将士百姓何以看待父亲?纵我等百口也难辨矣!小婿得知平原刘备麾下有四将,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白沙白云飞和姜维姜伯约。前三人和刘备乃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只是武将,姜维年纪尚小,唯白沙白云飞本是平原郡下岳沙镇镇长,此人每每作战都是于后方指点,应是军师谋士之才。此子当大患。”

“诶,早知如此,老夫就不该让俷儿当什么运粮的事了更不该同意李进的奏折(封白沙为建武将军)了!文优,两害取其轻,你且说说该如何最好。”董卓此时已心意大乱,根本无法冷静下来。

李儒想了半天,答道:“岳父,小婿以为,其一,召华将军家眷说明缘由,是去是留皆由其自定,然华将军尸身切切不可与之交易。其二,选心腹立刻赶往平原岳沙,打探白沙的虚实,若能招揽之最好;不能,当知其与王蔡二位大人的关系,何故要提如此条件。其三,父亲当从第二或第三条中选取其一,若选二,则放弃汜水,若选三,则需严加看管荀攸,却不可令贾文和得知此事。当然若能以金银美女高官揽之则最好,不过小婿观之怕是难也。”

“嗯,下去吧,待老夫好好想想。”

“喏!”李儒迟疑半晌,终没有退下,进言道:“岳父,荀攸不过一黄门,贾文和乃校尉,换之也无不可;汜水关乃天险,却险不过虎牢。小婿告退。”

李儒的意思董卓当然明白,换人且不说,只需堵住悠悠之口。汜水关朝东防御却不防背后的虎牢关,因此从虎牢关攻打汜水就等于从身后打联军,占领回来还是有几分可能的。让关事小,影响却极大,不仅是队伍的士气,朝廷反对自己的声音必然嚣然尘上。自己贵为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风光中又有几人能看清背后的胆颤心惊?杀,只有将那些胆敢反对自己的人,不管是老臣还是新官,全部杀光!只能血色镇压!

董卓嗜杀,历史的评价却是和袁绍袁术孙权一样都是“枭雄”,曹操和刘备则称得上“英雄”。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尤其是“戏说”、“演义”更是给改得一塌糊涂!罗同学笔下的刘备是倒霉催的懦弱英雄,却把历史上那位至死都无愧于大汉的实打实的权臣(呵呵,篡位之心还是有的)曹操写成是一心篡汉的奸雄。其实诸葛亮也是权臣。至于董卓,就更没得过好名声,但就像前面说过的那样,为了权力,就必须杀人必须压制天子,而为了杀人为了压制天子就必须有权,这是一个死结,也是一个循环,到最后将自己和别人都牢牢栓住,谁也别想轻松快活。

白沙的交易条件很简单也很直白,只是对于董卓来说却不简单。任何一个交易条件的背后都明明白白的放着陷阱,他却不得不跳,因为儿子。为了大业,为了权力,还是为了其他,有人说可以舍弃儿女,但那是建立在不止一个儿子的基础上!董卓只有一个儿子,为了传宗接代,哪怕那陷阱里是刀山火海,他也不得不跳,而且还必须跳得干脆。所以最后董卓选择了荀攸和贾诩。

荀攸这个囚犯不说,贾诩乃自己的家臣,家臣为主公卖命乃至于丢命都是应该的,董卓认为贾诩也应该有这种觉悟。不过为了避免引起其他人的猜疑和骚乱,董卓还是亲自的给贾诩去了信,在信中原原本本不带一丝修饰的将整个事件说的清清楚楚。董卓在信最后说,愿让董俷拜贾诩父母为义父母,终生供养。从年龄上,贾诩也的确只能算董卓的子侄辈。

贾诩之所以叫“毒士”,就因为他狠,为了达到目标,不惜任何代价——除了自家的安危。有人曾评论说若无贾诩撺掇李傕郭汜反攻长安,王允就不会死,吕布就不会逃,则曹操永远也不会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王允即便高登丞相,有权欲却无逆心,大汉江山也许还能多喘息苟活几年,若王允在死之前能提拔一个既有能力又忠诚大汉的丞相,比如姜维,只要曹操刘备袁绍袁术一死(不管是病死还是老死),说不准大汉还能继续坚持下去(三国后期的文臣将领都不如前期)。贾诩不信任任何人,包括相国董卓,所以接到书信第一反应就是逃。可惜州牧制确立,天下之大到处都是“诸侯”,就连天边的交州也时有战火不得安宁。隐居,更是扯淡,刀兵一至,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只有引颈而已。

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令的名声还传不到千里之外的凉州,贾诩根本不知道刘备是何人。盘算来盘算去,依旧盘算不出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那位什么刘玄德。再看信后面,董卓提到了他父母,贾诩的心就凉了。董卓说得很明白,他要是逃了,他父母就替他去死!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董俷死或者董卓死又或者刘备死,但要这三人死贾诩还没那个能力!

所以他只能认命。(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