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战果出炉,万事俱备!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暴雨仍旧,汉军大营数万官兵,快速的收拾起行装和粮草。

从广宗城内向外乍一看,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汉军官兵这是要暂时撤军了。

汉军的此番行动,自然是来自于卢中郎将的授意。

而卢中郎将此举,自然是为了配合高临,智破广宗城!

匆匆忙忙的准备了数个时辰之后,高临终于有了些许歇息的时间。

待他回到营帐之中,寂静的黑夜已然逝去,翌日的清晨缓缓来临。

只是,此刻的天空,却仍旧阴沉的让人感觉到可怕。

滚滚黑云,从远方的天际上空,不紧不慢的飘荡而来。

下一瞬,一道耀眼的白光突然闪过,照亮了整座广宗城。

数息过后,一声声来自九天之上的神雷轰然炸响,响彻天际。

无论是正在着急迁移营帐驻地的汉军官兵,还是守在广宗城楼上的黄巾贼匪,都被这雷声震慑了心魂。

诸多汉军官兵,纷纷抬起头颅,仰望着漆黑的长空。

神雷炸响,宛若灭世之曲。

“李二,你说这九天神雷,是不是天公特意降下来,惩罚黄巾贼匪的惩戒?”

“谁知道呢?”

身体微微发抖的李二,随口回答了一句。

“不管这神雷是不是老天爷降下来的天罚,咱们这些人都是要跟着受苦的。

你们说,这昨天还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热死个人的。

怎么今天突然就下起了暴雨,而且天气还变的怪寒冷的。”

……

类似李二等人,这样的聊天打屁,以及对于天气骤然变化的埋怨声,充斥着整个汉军营寨。

昨夜大败黄巾的大好心情,被这场暴雨浇了个透心凉。

原本,他们还打算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攻下广宗城,早日结束战争。

这样,将士们也好回家瞧瞧多日未见的妻儿和父母。

可谁知道,这场莫名其妙的暴雨却突然降临,破坏了他们原本的攻城计划。

当然了,在这座庞大的军营之中,也存在着那么少许几个人,对这场大雨充满了感激和敬畏之情。

汉军官兵的撤兵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麻痹了黄巾贼匪一直以来紧绷着的神经。

如今,就连广宗城内的日常警备巡逻,也变得逐渐松懈起来。

至于城楼上的常驻守卫兵,更是变得懒散。

时不时地就有兵士,偷偷地将浑浊的米酒带上城楼,与大家伙儿一起分享。

起初,守城的将领发现之后,还会适当的惩戒一番,以儆效尤。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汉军大营彻底搬离到数十里之外,守城将领便也就不再管理此事。

甚至于,就连守城将领自己,也开始每日小饮几杯,美其名曰是为了暖活身子。

颇有些醉生梦死的黄巾贼匪,又怎会关注到城东南数十里外,大量汉军官兵挖掘清河河道的行径呢?

如今统帅广宗全城十万兵马的人公将军张梁,并没有良好的军事能力,对于潜在的隐患更是无从察觉。

“高大人,飞度军全营官兵的伤亡情况,以及此战杀敌人数已经汇总完成。”

没有参加城北战役的周仓,并没有完全停歇下来。

待到飞度军整部兵马全员回归,他当即在最短时间内总结出了此役的战果。

闻言,高临微微颔首,道了一句:“念!”

“喏!本次飞度军整部兵马随大人一齐出战,共战死246名步卒,87名骑兵。

重伤四十五人,轻伤三百余人。

此役我飞度军共斩杀一千三百余贼匪,受降两千贼匪,战功硕硕!”

高临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了。

片刻之后,高临突然开口说道:“周仓,你吩咐下去。

凡是此役中战死之勇士,在既有的三千四百钱安葬费上,再添上三千钱的安家费。

至于那些重伤的甲士,也都额外增添两千钱的归家费。

另外,待到这些重伤甲士归家之后。

若是生活不能温饱,咱们也得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谋一条生路。

这些为天下苍生之安平而战死的勇士,本军司马定然不会亏待。

再就是此役参战军士,待到战后论功行赏之时,本军司马亦会有私下奖赏。

好了,你先下去传令吧!”

大手一挥,周仓当即连声称“喏”,匆匆退下。

“胡诌,我先前交代给你的任务,都已经完成的怎么样了?”

周仓退下之后,帐中便只剩下胡诌一人。

“回禀大人,大人吩咐给末将之事,末将已经全部完成。

三千飞度军新兵已经埋伏在,广宗城西二十里外的山地密林之中。

广宗城内也已经安排好了,只待大人一声令下,城内弟兄便会行动。

至于我飞度军原本兵马,正按照大人吩咐养精蓄锐,以待冲锋杀敌!”

“好!很好!”

说罢,高临缓步走出军帐,远远地眺望着,远处的那座漆黑色城池。

“广宗城,就让即将化身为一座废墟的你,成为我建功立业的第一块基石吧!”

……

这场毫无征兆,突然来临的狂风暴雨,伴随着电闪雷鸣持续了整整五天的时间。

原本已经只剩下十尺水深的清河,如今水面的高度已经超过了三十尺。

而且这场暴雨仍在继续,并未有任何将要停止的迹象。

久旱数月,早已干裂的广宗城墙,突遭连日暴雨的侵蚀。

夯土打造的城墙,已然出现即将崩溃的迹象。

广宗城墙设计之初,虽为土石城墙。

但是,这所谓的土石结构,却仍旧是以夯土为基础。

整座城墙之中,添加的石块数量,实在是屈指可数。

夯土城墙,建造起来十分简便、廉价,而且稳固性和可靠性也十分优异。

因此,此时的中华大地上,绝大多数的城墙都是采用夯土结构。

而夯土城墙虽然有着众多的优点,却同样拥有一个异常致命的缺点。

那就是——不耐雨水浸泡!

特别是眼下的广宗,刚刚经历过连续数月的干旱。

此番又突然遭遇暴雨连日侵袭,夯土城墙已然不堪重负!

不过,想让夯土城墙自然破损倒塌,没有三、两个月的雨水浸泡时间,也断然无法实现。

只是,这最后的临门一脚,高临早有准备!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