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望生桥见过了去病,我的日子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嬗儿开了蒙,跟当代大儒赵长庚先生学习《论语》,有时候会跟我谈起功课,说得还有一些小道理。皇上越发频繁地召嬗儿去宫中论谈。不知道泱泱大国的君主和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能够谈论出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我陪着去过几次,嬗儿表现并不出色。我冷眼瞅着他跟其它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皇上很欣赏他而已。

皇上对于嬗儿的偏爱令人感动。我让嬗儿继承景桓侯的爵位,也曾经遭到很多人的不信任和猜忌。在这么一个没有合理科学手段确定血缘关系的朝代,若没有皇上的撑腰,我们也很难在这里立足。

这几年在长安城,我看出此处并不是什么太好的栖身之地。

之所以承受下这些,就是希望这些消息能够传到去病的耳边。我始终坚信,去病不会莫名其妙离开人世。他一定会在某个时间,悄悄潜回这里,带着我们离开这里。

可是,望生桥之会,让一些重新变得扑朔迷离。我对于他的生死,不再像刚从暗香阁出来的时候那么肯定。

“娘,娘!”嬗儿穿着宽袖的袍子,用白玉的腰带束住腰身,看起来也算有一些小男人的样子,他一边在小桐的催促下,解去入宫觐见的大衣裳,摘下发髻上的紫玉烟雨冠,一边向我这里直扑过来。

琉璃的珍珠门帘被他的身子撞得哗啦作响,他说:“娘,皇上要去泰山封禅。”

“泰山?”

嬗儿的脸上很兴奋,小小的面颊涨得发红:“娘,皇上要登临泰山筑坛祭天,向天地宣告平安。皇上还说,他要带我一起去泰山,娘!泰山是不是很高?皇上说每一步都要自己登上去,皇上还说……”

“好了好了。”我算是听明白了,“皇上要带你去泰山封禅?”

嬗儿安静下来:“娘,你去不去?”

“嬗儿自己想不想去?”

“想!”孩子的声音响脆得令我颤抖。

我笑道:“那就去吧。娘去不去要听皇上的吩咐,封禅乃是我朝大事,让你去是皇上对你爹和你的恩宠,其他事情不要强求。”嬗儿究竟会在这个长安城里生活多久?我也不知道。我想,让他知道一些奉承帝王之道的方式也是应该的。

嬗儿有些失望,知道我的脾气,忍住一定要我去的心思,说道:“娘,你不在,我也会很好的。”

“娘明白你很能干。”嬗儿和去病是不一样的,皇上迟早会明白,嬗儿是嬗儿,去病是去病。这个孩子从小的性格比较温和,对于武学的领悟也不是太出色。

那桀骜与飞扬,只是属于他父亲的时代,而这一切,已经都过去了。

“李郎官在建章营带了五千兵马在训练……”嬗儿喋喋不休说起他崇拜的偶像,李陵。

李陵是李广老将军长子李当利的遗腹子,也就是李敢的侄子,现在快成了皇上心目中的霍去病第二。今年的年岁不过十六七岁,小小一个郎官,能够带五千兵马,这份荣耀恐怕很少有人能够与他比肩了。即使是当年的去病,十八岁时也仅能够指挥八百军士。

“你觉得李郎官武功出众,善于练兵这不错。”我只好劝劝嬗儿,“不过,武功好的汉朝男子多着呢。况且,人活着也不单为了打仗。”

“那为了什么?”

“可以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他正处在爱问问题的时候,我也问他,“跟娘在一起你觉得开心吗?”

“开心的。”

“跟娘在一起也是一件事情,当然,还可以跟别人在一起。”

“皇上说我要做大将军,他还会让我做大司马。”

我心里有些发沉,皇上对于名将之材的期待已经超过了我的想象,我越来越觉得将嬗儿留在这个曾经辉煌到巅峰,如今老马迟暮的皇上身边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

==================

嬗儿真的去了泰山。

刘彻一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去泰山封禅,没有带任何一位军事重臣,甚至没有带太史令司马谈。

他只带了嬗儿,两个人一道乘坐金辇,一起走上泰山的石阶。

目送着嬗儿随着皇上,消失在东巡齐鲁之地的浩浩长队中,转过身,我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我们在长安城的日子越长,我的心里就越不太平,嬗儿对于官爵的向往,还有和皇上的感情,都让我再也不能继续呆在这里了。我已经决定带着嬗儿离开这里。

可是,在离开之前,我必须确认去病到底在不在……茂陵……

我准备去他的墓地一次。不是站在墓地外面单纯地凭吊,而是,进入他的墓穴一探究竟。别以为我已经疯狂到不惜以盗墓去找他,而是,嬗儿不能继续留在长安,所以,我必须断了趁早断了我们在长安最后的牵绊。

去病到底是生是死,也许,天底下只有我能够揭开这个谜底了。

嬗儿离开的第三个夜晚,我从铁匠铺取来他们为我用熟铁锻造好的工具零件,将它们拼接起来。一把寒光闪闪的工铲出现在我的手中。

当初,晏小姐去挖掘坟墓的时候,我记得拿的是德国制造的钢铲。都过去那么多年了,现在想起来,有一种荒谬的真切。

我给家奴们留下了我出去散心几日的口信,就在半夜,自己一个走出了霍府,走出了长安城。

我回头看看那深夜的长安城,仿佛蓝色苍穹下的一只怪兽,它用黑暗沉重的大口吞下历史的过去,吐纳出的没有记忆。

=================

茂陵有很多高大的陵墓。去病的陵墓很容易找,我曾经在祁连山下整整仰望过两年的山顶,而他坟上的封土就如同祁连山连绵的雪峰。

夜幕流转,星斗转移。

两年了,我们又一次靠得很近。(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