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历史上,有不胜枚举的例子,是利用诙谐的方式,来刺激地位崇高者矫正恶行,剥除他们的虚伪与谎言。

十八世纪末,英国家境富裕的年轻女性开始流行佩戴体积庞大的假发。看不惯这种荒谬流行的漫画家,随即画了许多作品,来委婉劝诫这些女性恢复理智。犹如佛洛伊德所指出,由于受到批评的对象拥有国家大部分的土地,因此漫画家也就不太可能直接加以指责。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上流社会又染上了另一种装模作样的习惯:流行说法语,尤其是在餐厅里说法语,以显示自己的身分地位。《笨拙》杂志于是又发现了需要矫正的新恶行。

一个世纪后,美国曼哈顿的菁英人士还是有许多「邪恶愚蠢」的习惯,可供《纽约客》杂志的漫画家嘲讽批判。在企业界里,许多主管开始流行对员工摆出友善的姿态,只可惜他们此举不是发自内心。他们只是用平板乏味的术语,来掩饰自己粗暴的作为而已。虽然他们剥削员工的行为,与以前惨无人性的工厂没什么两样,但是他们却希望藉由语言粉饰,来呈现出体面表象,但漫画家可没那么容易被骗。

企业仍对员工抱持着彻底功利的观点,因此除了表面上说说之外,如果真的要讨论员工的自我实现或者组织对员工的责任,企业便视之如异端邪说般,避之唯恐不及。

由于企业的要求如此,于是许多高阶主管,尤其是律师,便把他们在工作上讲求效益的心态,也应用在生活上的其他各个方面,因而泯灭了自发性与同情心。

每个社会都会特别崇敬若干种类的人,同时也会谴责或漠视其他种类的人,例如在技能、口音、性情、性别或者肤色等方面不符合社会要求的人。然而,这种「成功」的定义绝非永恒不变,也绝对不是普世皆然。在一个地方能够让人获得崇高地位的特质或技能,到了其他地方便可能变得无关紧要,甚至成为缺点。

只要回顾历史,就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对于什么样的人值得尊敬,都各有不同的看法。

获得崇高地位的必要条件:

时间与地点:西元前四百年,希腊半岛上的斯巴达

在古斯巴达社会里,最受尊崇的社会成员是男性,尤其是凶猛善战的男性。他们肌肉发达,**旺盛(有可能是双性恋),对家庭生活兴趣缺缺,厌恶买卖和奢华,而且嗜血好杀,尤其是在战场上砍杀雅典人。斯巴达的战士从来不用钱,从来不需要理发师或娱乐人员,对待妻子和儿女也毫不温柔。对他们而言,上市场是丢脸至极的事情。就连懂得算数也是不被认可的行为,因为这样就代表具有商业倾向。

时间与地点:西元四七六至一○九六年,西欧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在西方世界里,遵循效法耶稣的生平和教诲的信徒,成为欧洲许多地区最受尊崇的人士。这些被教会视为圣人的人,从来不曾拿起武器,从未杀过人,也尽量不杀害动物、吃素,步履缓慢,双眼盯着地上,以免踩到蚂蚁,因为牠们也是上帝的造物。

时间与地点:一七五○至一**○年,英国

到了一七五○年,英国社会已经不再尊崇精通武艺的人,舞技反倒比较重要。社会上最受仰慕的对象是「绅士」。绅士非常富有,平常只负责经营家产就好。他们也稍微从事一点工业或贸易(尤其是与印度和西印度群岛进行交易),但是绝对不愿意让人把他们与地位卑下的商人或工业家等同视之。他们理论上是爱家的男人,也不会把儿女抛弃在山坡上等死,但是他们却可以在镇上养个情妇。

他们特别注重表现出一种慵懒的高贵形象。整好自己的头发,并且定期让理发师理发,是很重要的事情。查斯特菲尔德爵士在《一生的忠告》一书中建议,绅士谈话应当避免「不合宜的热切态度」,以免「讲述了无关紧要或不合时宜的小故事,还在前面加上『我要告诉你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这类愚蠢的开场白」。他也强调绅士应该要懂得怎么跳小步舞:「记住,优雅的手臂动作、向舞伴伸出手掌,以及彬彬有礼地戴上与脱下帽子,都是绅士跳舞时的重点。」

时间与地点:一六○○至一九六○年,巴西

在亚马逊西北部的库贝欧(Cubeo)部落里,地位最高的人是沉默寡言的男人(因为唠叨不休会导致力量流失),他们不跳舞也不照顾小孩,但是善于猎杀美洲豹。地位低落的男人负责捕鱼,而地位崇高的男人则出外打猎。他们每猎杀一头美洲豹,就会把牠的牙齿挂在项鍊上。一个人猎杀的美洲豹越多,越有机会成为「酋长」或者部落头目。酋长脖子上戴着由大颗美洲豹牙齿所串成的项鍊,腰间围着由犰狳所制成的腰带。

成功人士的定义不分男女与种族,只要能够在商业世界里的各种领域(包括体育、艺术,以及科学研究),透过自己的努力而非继承去获得财富、权力及名望,就算是成功。由于一般人都相信这些社会采取「菁英制度」,因此财富就被视为个人「当之无愧」的成就。积聚财富的能力至少反映出四项主要德性:创意、勇气、才智,以及毅力。至于其他的德性,例如谦逊或虔诚,则极少受到注意。经济上的失败被视为咎由自取,失业带来的耻辱更是相当于战士时代的懦弱。金钱被赋予道德性质;拥有金钱成为德性的表征,富有的生活象征个人值得尊敬;如果一个人只拥有老旧的车子与破败的房屋,或许会让人怀疑他的道德是否有所缺陷。

呵呵……

至于萧景儿为什么对这些东西如此清楚,说来还是要感谢那只大蝎子。

因为他,她已经来到这里生活了几十载了……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