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山精易名画,岁寒有蹊跷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魔妖当道,还能做一份安稳生意,容宝斋掌柜子自然不会像外表那般平凡简单。

再说了,走进这店里来的,能是普通人吗?当然不是。

苏姒随意打量几眼,就发觉这容宝斋名不虚传,竟然发现几件在九重天都声名不小的法器,皆是几位十一境以上大修士所有,只是品相有损,法力大打折扣,但其中灵气依旧浓郁,带在身边即便不能用之攻伐,对修行也是裨益良多。

归元自是将重点放在书画卷轴之上。

店中所列字画数量并不算多,盛世之中都可算是上品佳作,可毕竟现时世道摆在眼前,人间失了雅兴,谁还有心思来为墨宝捧场。

掌柜子眼力劲不凡,便专门走过来解说了一番。

“先生一看就是雅士,这幅《岁寒三友》乃两百多年前九重天留山居士的遗作,神妙之处就在于,画中松、梅、竹可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嗯,不知道您这店里,有没有画师之作?”

掌柜子明显愣了一下神。

“先生说的画师,是指哪位?”

“当然也是九重天那位鼎鼎大名,以画入道的画师……”

“噢……您说的那位……不瞒先生,画师流传事迹不少,但真正见过其人其作的,怕是不多吧,当年九重天修士,不论修为,只说神秘,恐怕这位画师当仁不让,要排行第一咯。”

“这么说来,您店里也是没有画师之作?”

“的确没有,只能说,画师之画,可遇不可求。”

“这倒是……要不这样,这幅留山居士的《岁寒三友》我先要了,您开个价。”

看这掌柜不似说假,归元略有失望,但人家说得没错,凡事都讲究个机缘,不能因为自己主角光环,那画师就会蹦跶到跟前。

掌柜心头一喜,却面现难色。

“先生,您也知道,留山居士的画作并非凡品,因此不能以金银俗钱定之,先生若是诚心想要,只能以物易物,而且……”

“我这样东西,换《岁寒三友》,掌柜的,应该不亏吧。”

话音未落,苏姒便拿出一块铜钱大小的墨绿圆石摊在手心。

“这……这难道是扶摇山精?”

“掌柜的好眼力,不错,正是扶摇山精,就这么一小块山精,所蕴含的日精月华,足够助长百年修为。”

扶摇山可谓九重天的圣域和禁地,可这山精对苏姒而言,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比这更大的都有不少块,而这块小的,还是上回波儿霸和霸儿波孝敬神仙奶奶的。

掌柜心中一盘算,这笔买卖确实划算。

留山居士虽然下笔有神,但传世作品也有不少,而这扶摇山乃九天第一人,那位女子的修行之地,其山精,从未曾在市面流通,相比之下,更显物以稀为贵。

“成交!”

三人走出容宝斋老远,掌柜子仍在端详揣摩着扶摇山精,容宝斋可算是填补了一项空白……想着想着,忽然悚然一惊,这女人莫非是……如果真是那个神一般的女子,为何会拿一块扶摇山精,换一幅对她而言根本没什么用处的《岁寒三友》?

掌柜子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虽然没有达成目的,但也不是空手而还,三人没有返回天境,而是在元宝城找了间客栈住了下来。

施歌百般不解,自家兄弟何时附庸风雅起来。

“元子,你要说买幅什么神女、谪仙啥的,我还能理解,咋还弄张《岁寒三友》呢?”

“要神女、谪仙干嘛?”

“挂床头啊,据说以后生出的宝宝会长得贼好看。”

“你觉得,我还需要靠一幅画来改良下一代吗?”

“这……确实木有咋过必要,那你说说,《岁寒三友》有嘛用。”

苏姒在一旁抿嘴笑道,当然是捡了个大便宜。

归元森森感慨,知我者,娘子也……

某人顿时觉得自己成了发光发亮的道具,寻思是不是赶紧回房中,独唱一曲《春天在哪里》。

不过,好像这画里的蹊跷还没说完。

“怎么叫捡个大便宜?”

归元哈哈一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歌子,你说,这叫不叫大便宜?”

“你是说,画师就藏在《岁寒三友》中?”

“当然不是画师藏在《岁寒三友》中,而是画师的画,藏在《岁寒三友》之中。”

“这,你是怎么瞧出来的?”

“娘子,你来跟他说,歌子这智商,都快欠费停机了。”

苏姒白了夫君一眼,这才摊开画卷,笑着解释起来。

“这《岁寒三友》之所以能随季节而变,无非是画中灵气与天候的呼应,可现在不过是夏秋交替,天气犹热,可三友中的梅树却已有嫩枝新包,这说明……”

“哦……说明这梅树思春,着急发育。”

夫妇二人顿感无语,很是怀疑歌子的神位是不是买来的。

“别打岔,听我娘子说!”

“你凶伦家干嘛,就知道欺负我这条单身狗……”

苏姒横眉一对,施歌立马老实,一本正经继续受教。

“说明画中灵气被干扰,导致紊乱,说不定画中又有画,更说不定,那画师就寄居在其里……”

归元补充道:“不错,要说留山居士的《岁寒三友》也算是珍品,只是恰逢乱世,才会在容宝斋中蒙尘,但就是这种既舍不得毁掉,又拿之无用的状态,不正好能得一个安稳吗,我当时就想,自己要是画师,也乐意这样的画里躲个清净。”

这么一说,施歌恍然大悟,人心世态,果然微妙。

接下来,无非就是从《岁寒三友》上寻找画中画的破绽。

原本以为画中画,会在宣纸的夹层中间,可左看右看,连卷轴都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却是没找出什么特别的地方。

归元不禁对自己的猜测产生怀疑,是不是所谓灵气紊乱,只是因为存放时间太久的缘故?可一想,又不对,画风灵气是作画之人的根底,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茫然无绪之际,正好看了一眼留山居士的题跋印章,忽而眼前一亮。

破绽,就在此处!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