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入京为官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瞿玟本没有了意愿再入朝为官。

但是一直赋闲在家也受不了家人的唠叨,再说家人也是花了大价钱才买来的官职不去任职的话就太浪费了。

到最后赵瞿玟终于被家人给劝住了,于是便去了大理寺任职。

大理寺在京城,而司直并不需要上朝只是偶有弹劾官员的奏章需要上呈而已,算是比较轻松的官职,所以大理寺司直是个京官。

按照规定,外地人员入京为官当裸官而入。

裸官就是说官员不得携带妻眷,这个裸官一般都是异地为官,为了使地方官政治清明才有的政治策略。

意思也就是说,赵瞿玟入京做大理司直,就只能孤身一人,不得携带家眷。

这么做一是因为京官的任期通常不稳定,很容易就会被上级调派,或者说升降。

若是外地官员入京做官,没干几年就又要调去外地那不就很麻烦了,所以一般外地官员都被要求裸官入京。

二是京城里不成文的规定,因为异地的势力复杂,京城势力同样如同大树盘根一样错综复杂。

京城在是帝都,在很多人眼中是块不可多得的大肥肉,有很多外地的势力希望可以混入京城势力之中共分一杯羹,于是便借着入京为官这个契机进入京城势力。

所以在京城里有这样不成文的规矩,若是外地人入京做官,想要好好做下去就不得携带家眷,需要裸官。

赵瞿玟后来听到这个不成文的规定以后心底顿时讥讽起京城来,这燕京势力倒是只手遮天了。

连朝廷命官也能决定好坏,直接干涉,这个暄昭朝是真的没救了,不出十年,暄昭朝便会不复存在。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赵瞿玟被家人威逼利诱只好上任,倒也听从任理书上的规定裸官只带了些金银珠宝做盘缠,然后只身入京为官了。

钱的事倒是不需要担心,赵瞿玟家底厚实,在各地都有着自己家开的钱庄,而且赵瞿玟家中都是四处奔波做生意的人,是不是都要入京做生意。

虽然家里的孩子长本事做大官了,但是生意不能落下。所以如果赵瞿玟在京城缺些什么,可以家书一封寄到家里,等到家中有人来京办事顺路带过来。

总而言之赵瞿玟去了大理寺做了司直,不少人确实来巴结赵瞿玟。

也有不少人吩咐赵瞿玟要懂得审时度势,赵瞿玟一一不去理会,就是平平淡淡的在大理寺里读书。

若是稍有空闲也会出大理寺府在京城里寻着香气找点美酒来尝尝,日子也算过得平淡闲适。

赵瞿玟在前世还叫做华安翔的时候是不会喝酒的。

结果到了古代不知从何时开始学会了喝酒,而且嘴巴越喝越刁,非美酒不喝。

到了这京城第一件事不是疏通打理上下关系,而是放下行囊直接跑到京城各大酒楼闻闻味道,找家不错的酒楼来给肚子里的酒虫解解馋。

赵瞿玟就是这样找到了在京城闻名遐迩的大兴楼的,一开始赵瞿玟确实觉得这里的酒实在不错。

赵瞿玟以前基本不在酒楼里喝酒,因为酒楼里的酒有很多人关顾,买的多了自然不会太过用心酿酒,这就是货多不值钱的延伸道理。

赵瞿玟本想找的是些小巷里门可罗雀的小酒馆,这种一般人不会发现的小角落才是真正的酿酒大师,虽然顾客不多,但能一直经营下去的酒馆老板都是真正爱酒的人。

真正爱酒的人自然会用心酿酒,因为那些老板不是为了买酒而开酒馆,而是为了让人来尝尝自己的手艺才酿的酒,这种酒才是真正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可惜京城的繁荣超越了赵瞿玟的想象,几乎每条街道都满是小贩商铺,那种小酒馆基本上是没多少的,都是给达官贵人消费的奢华酒楼。

在这种情况下赵瞿玟发现了大兴楼,大兴楼的酒醇正得不像是酒楼里卖的那种廉价掺水酒。

那里酿的酒可是名副其实的美味,香飘十里,连守城门的将士都能闻到,不禁流出口水,只想尝尝这碗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酒的滋味如何。

假使可以每天免费喝到这碗美酒,即使成仙也不换。

赵瞿玟进了大兴楼就像是入了温柔乡一样,和其他酒客一样都流连于此忘记了回哪里去。

后来赵瞿玟又听说了,这大兴楼的酒好喝,但最好喝的一杯酒,赵瞿玟却连见也没见过。

那就是老板亲自酿的酒,每年只有一坛,每天只卖一碗,那才是真正的销魂酒,喝过了再去尝其他美酒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凡是喝过的酒客都毫不犹豫的说,世界上最好喝的酒莫过于大兴楼老板的酒。

至于有多好喝,这天底下也鲜少人知道。

因为要喝大兴楼大兴楼老板酿的酒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有钱肯定不行。

因为大兴楼每日的盈利足以让老板锦衣玉食,衣食无忧了。要喝大兴楼老板的那碗酒,你就必须要让老板看你顺眼。

看顺眼了你甚至可以不花一分钱就喝到这成仙也不换的顶级美酒。

不过究竟怎样才算看顺眼,这就不得而知了,赵瞿玟对大兴楼老板的这杯酒感了兴趣。

到之后终于和大兴楼老板熟识,然后每天都去大兴楼里去死皮赖脸蹭老板的那一杯美酒,不知道惹得多少酒客捶胸顿足气得眉毛都烧着了。赵瞿玟日子倒是越过越逍遥。

不过有一句老话叫做喝酒误事,这倒是实话。赵瞿玟的美妙生活很快就在瞬间烟消云散。起因就在这喝酒之上。

司直是个闲官,就是平常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吃饱了的撑得慌的话就没事写两封奏章,弹劾弹劾官员之类的。

可以说,赵瞿玟当上了大理司直也是正好合了他的心意。

也正是因为司直是个闲职,赵瞿玟才总是能跑出大理寺,去大兴楼和老板厮混在一起。

结果突然有一天,有人找上了赵瞿玟的麻烦。

是一个三品大官的儿子,这个人和赵瞿玟为同届考生,本来意欲在考场公然行贿考官。

结果直接被在一旁考试的赵瞿玟直接检举。这个纨绔子弟花了大力气才将这件事给淡化了下去。

要知道他老爹要他自己凭真正的实力去考取功名,如果让他知道自己行贿考官腿还不给打断了。

所幸纨绔子弟花尽身上的钱财把这件事给压了下去,不过因为身上的钱不够了,后面的考试也就不能再行贿了。

所以这个纨绔子弟连举人都没有,只能当个秀才混混,纨绔子弟也因此恨上了检举他的赵瞿玟。

还好自己的老爹有势力,纨绔子弟在朝廷顺利当了个大理寺少卿,从五品官员刚好压了赵瞿玟一头。

当这个纨绔子弟偶然得知赵瞿玟也在大理寺任职以后,便起了报复之心。

纨绔子弟早就听说了因为赵瞿玟的司直是个闲职,所以常常借故擅离职守,跑去北门喝酒。

因为司直有六人,而且一般没什么时间需要用到司直,也就没人去管赵瞿玟,对于赵瞿玟擅离职守跑出去喝酒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那个纨绔子弟可不一样,他可恨透了赵瞿玟。

于是便借故抽查官员的办公地点,果不其然,赵瞿玟不在,赵瞿玟那时还在大兴楼的老板那里流连忘返。

纨绔子弟找到机会,立马开始报复赵瞿玟。

虽然当时的司直六人有五人不在,但纨绔子弟就只把目标定在赵瞿玟身上。

而其他的擅离职守的官员为了自保也厚颜无耻的抱起纨绔子弟的大腿,各种推卸责任,把杂七杂八的罪责都推到赵瞿玟的身上。

在赵瞿玟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就立马一纸奏折弹劾大理司直赵瞿玟擅离职守。

有些大官知道纨绔子弟是在针对这个司直,但因为他爹官大就卖他一个面子,纷纷指责起赵瞿玟。

当时满朝文武除了刚当上水师提督不久没什么话语权的林霖麟为赵瞿玟说好话以外。

其他人都在说赵瞿玟的不是,一个从六品的小司直能被满朝文武知道也算是福气了。

当时的皇帝赫连诸遥也才不过十三四岁正是贪玩的时候,根本不管朝政。

既然文武百官都说这个司直的不是,那这个司直就真的不是什么好人了,然后听从了那个纨绔子弟的意见,将赵瞿玟给降职成为了九品芝麻官大理寺狱丞。过着小官小吏的贫苦生活。(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