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问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蘅点了点头。
  
  张萍被家里人几番逼迫,一直不曾动摇过,只是她封了明镜候,若消息传回张家,怕是张母、张父甚至于她的弟弟、弟妇们又该心动了。
  
  哪有女子为候的,说不得张母又说,让她把候爵让给她弟弟。
  
  但这候爵,是张萍有自己的本事挣来的。
  
  张萍自入刑部,查清过十几桩大案,上至左右丞相,下至刑部尚书也颇是高看,就能新帝与天和大皇帝都是嘉赏过的,她在刑部过得还不错,手底下亦有好几个会武功的女差捕,一旦出门办差,都跟着她进出。
  
  张萍这几年,跟着女差捕们亦学了几招拳腿工夫,只为防身。
  
  故人重逢,临散宴时,陈蘅又赠送了不少布帛珠宝、胭脂水粉。
  
  袁东珠、杨瑜都得了燕京城里的一座府邸,杨瑜的是三进府邸,袁东珠则是五进的大宅子,袁东珠那处,早前原是萧家的,萧家祖籍的大宅子经户部、工部修缮后,置成几座五进大宅子。
  
  燕京萧氏,原就是世家大族,但一朝覆灭,来得甚快。
  
  张萍赏的亦是一处体面的三进宅子,近日就要拾掇一番带着提案司的女捕们一并入住。
  
  酒宴散去,陈蘅留了冯娥继续说话。
  
  “阿娥,我二兄二嫂后来会如何?”
  
  一切,都在照历史的轨迹发展。
  
  冯娥知道,再过几年,袁东珠的木兰候会变成世袭五代的候爵;杨瑜的锦囊伯亦会变成世袭五代的锦囊候;张萍的爵位亦会成为明镜候,最终张萍会与张家发生一次激烈的争执,张萍一怒之下,发出公告,要在民间选拔女弟子。
  
  最先动的是帝月盟所辖的江湖门派,她从数百个江湖后人之中挑出了三个女弟子继承自己的衣钵,并要让明镜候的爵位以师传徒,徒再传弟子的方式沿袭下去,这也奠定了刑部提案司掌司历代为女官的基础,也奠定了明镜候府在刑部独一无二的断案地位。
  
  也至后来,整个朝野的百姓、世人,相信刑部,是因为相信明镜候、相信提案司。
  
  杨瑜的候爵,则给了她的侄儿,不是她弟弟的嫡长子,而是嫡次子,这孩子得杨瑜教养,是杨家最有才会的一个,也是他让杨家跻身于朝野世家之一。
  
  “娘娘的二兄会挣下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二嫂亦会挣下一个世袭五代的候爵。”
  
  慕容慬有意拔擢陈葳。
  
  虎贲军的医族弟子会在功成名就之时退出朝堂。
  
  而陈葳瑞是虎贲军的副帅,照着慕容慬的意思,一旦殷荣回家成亲,陈葳就会接掌元帅一职。
  
  一军主帅,只要不出大错,立下赫赫战功,封为国公并不是难事。
  
  陈葳极是看重她,也最疼惜陈蘅的不易,就算是为了胞妹,也会稳打稳行。
  
  陈蘅又问:“我二嫂会有几个儿女?”
  
  冯娥笑了一下,“娘娘今儿没觉得袁将军的胃口太好。”
  
  袁东珠一直胃口就好,以前在荣国府作客时,她一个人吃的东西就能抵陈蘅三个,陈蘅还是怀昊儿时胃口变好的。
  
  陈蘅这一回忆,发现今日的袁东珠胃口还真好,每人案前的菜肴、果点都一样的,因知袁东珠爱吃肉,她还特意吩咐,给袁东珠上的肉菜一定要量足,张萍、杨瑜几个吃了二成不到。
  
  袁东珠除了素菜未动,肉菜都吃干净了,后来还是韩姬着人又加了一大盘五香羊肉条、切了一大盘卤牛肉摆上,可袁东珠没多会儿又给吃完了,韩姬又添了几样肉菜。
  
  冯娥怀疑袁东珠已经怀上了。
  
  这是根据历史的轨迹计算的,如果她没猜错,今岁冬天,袁东珠会产下三胞胎,此事传出,朝野哗然,尤其是莫氏,觉得袁东珠太能生,别人一个一个的生,而她一胎就能添三个孩子,儿子居长,两个女儿居幼。
  
  据说,袁东珠是在马背上生的孩子,彼时正在沙场与人打仗,打着打着肚子疼,带了几个女卫兵避到林子里,不到片刻就将孩子给生出来了。
  
  一如她的风格,待生了孩子,用战袍一裹,本想回营,却听说陈葳陷入咸阳王的包围,带着木兰营的将士增援,把三个孩子丢给杨瑜又出征了。
  
  待陈葳突出重围,领着几营将士平安时,才发现袁东珠肚子变小了,吓得气血翻滚,“你把我女儿弄哪去了?”
  
  袁东珠淡淡地道:“生了啊!”
  
  “生了,生哪儿了?”
  
  对于袁东珠的糊涂,陈葳早有领教。
  
  袁东珠道:“我厉害吧,我生了三个,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我本想回营的,这不听说你着了算计,赶来增援,我把三个孩子都交给杨瑜了。”
  
  陈葳一听说生了三个,不知是疲惫,还是手臂箭伤发作,当时就厥过去了。
  
  自此之后,袁东珠能生,别人两胎只得两,她两胎能生五个,传为美谈,也至陈葳夫妇的后世孙女、重孙女们都是各家竞相迎聘的对象,委实他们这一脉,生孪生子女的机率极大。
  
  此刻,冯娥没直说袁东珠现在怀着三胞胎,只道:“他们夫妇会有三子两女。”
  
  陈葳在陈留一役时,手臂中了毒箭,有圣医进行刮骨疗伤,而他却与莫十一郎对奕,坚持要把麻沸散留给军中更需要的将士,这个故事传出,便有不少人说陈葳乃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刮骨疗伤,坐不更容,面无痛苦,拥有过人忍耐力与意志力。
  
  陈蘅又问道:“阿娥,我们夫妇当防备什么人?”
  
  冯娥认真地想了片刻:“鲁王慕容恺!”
  
  八皇子性子温润,自小与慕容慬的感情最好,“他会与陛下反目?”
  
  冯娥肯定地点头。
  
  这是历史留下的轨迹,冯娥说的都是正史、野史中的记载,这位皇子会折,也最终会抛弃兄弟情。
  
  “因为什么?”
  
  “美人。”
  
  “美人……”陈蘅想要再问。
  
  冯娥道:“只能到此了,娘娘,我能说的便是这些,若说得太多,会改变原本的轨迹。”
  
  陈蘅问:“你呢?你在历史上会是什么样儿的?”
  
  冯娥沉吟了良久,“历史上对莫愁郡主的记录不多,只寥寥几句,说她是定王与民间女子所生的女儿,嫁书法大家王卓为嫁。仅此而已。”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