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历史推断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史上昌平君的背叛也是因为昌平君及其能够隐忍。

有人说昌平君在被贬黜前曾经见过楚王派来的探子。

是那个探子重新唤醒了昌平君内心的楚国血脉,让他滋生起了要背叛秦国而助楚的想法。

但其实这个说法不太成立。

一是昌平君被贬出咸阳到郢陈,那时的李信已经是带着二十万大军攻楚了。

而且是一路高歌猛进,连破楚国多座都城。

之后昌平君在后方策反,与楚军配合大败李信军。

各种蛛丝马迹证明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背叛。

如果是临时起义,昌平君很难做到策反后方的秦军,更不用说那时候的昌平君已经不是相国了。

如果真有楚国探子找到昌平君唤醒了他的楚国血脉,那一定会是更早。

至少是在秦攻楚前的两年。

公元前237年,嬴政在朝堂上询问了王翦,要多少人马能攻楚。

那时候的秦国就已经是想好了伐楚。

时间在往前推三年。

公元前230年,嬴政的祖母华阳太后在华阳宫寿终正寝。

华阳太后的死,意味着楚国在秦势力仅剩昌平君和昌文君。

也意味着嬴政彻底摆脱祖母的控制,做到了真正的大权独揽。

也是因华阳太后死去,昌平君和昌文君渐渐消失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

李斯、王绾逐渐崭露头角。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年楚国势力在秦的瓦解让楚国意识到了危机。

他们和秦国的关系断了,这一断就只是敌人关系了。

此时楚国想的是如何利用楚国仅存在秦国的势力来背刺秦国一把以此来削弱秦国的实力。

所以嬴子苏大胆地推测,这探子或许是在公元前230年,也就是华阳太后死去后的某个时间点里。

一个从楚国来的谋士,带着必死的决心进了相国府面见了昌平君和昌文君。

也许谋士技高一筹,说得感人肺腑。

所以昌平君同意策反,这一隐忍便是隐忍了三年。

最终在郢陈这个敌方带兵策反击破李信大军,让秦国尝到了百年来最大的一次败仗!

这是通过正史推出的结论。

但他嬴子苏的出现也是改变了历史。

吕不韦和李斯相继死去,燕国被灭,历史已经不按照正史走了。

但南越族说,他们潜伏在燕国已是有了几年,这几年都是由这个楚国主子让楚国提供的援助。

如果这个主子真的是昌平君,那岂不是说几年前昌平君就是楚国的人么?

嬴子苏咬着手指头,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这一年是公元前234年,南越之乱爆发于公元前235年年底,时间再往推几年。

公元前238年中,他受命离开咸阳以商人的身份游历六国行驶离间的任务。

公元前237年中,他到了燕国,这个时候的南越人就已经是潜伏在蓟都挖地道了。

所以可以断定,这南越人与楚国合作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38年的某个时间点。

这一年,秦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嬴政行冠礼,咸阳城政变。

昌平君和昌文君与王翦一同率军杀回咸阳城。

也因这次事变,吕不韦逐渐失去地位,嬴政有意提拔昌平君和昌文君。

时间再往前一年,公元前239年,是赵太后和嫪毐意气风发的一年。

这一年也是赵国在秦势力最得意的一年,楚国在秦势力有些被打压的味道。

公元前238年,随着赵太后被软禁,赵国在秦势力彻底销声匿迹。

楚国在秦势力卷土重来,成为了嬴政身边的一大助手。

所以,时间掐定在公元前238年。

这一年楚国势力再度崛起,楚国王族再度找到主动权。

按照正史来看,这一年昌平君完全还是为秦国效力的。

之后成为相国的那几年,昌平君成为了嬴政最得力的助手。

有昌平君辅佐和管理朝廷,秦国愈发强大。

但问题就是出现在公元前238这一年,是他让嫪毐和赵太后的计划失败。

正史上本该是昌平君闪耀的时候,可这风光都是被他嬴子苏抢了去。

册封奖赏上,也是他嬴子苏功劳最大。

所有人都知道了嬴政从战场上带回的谋士有着过人之处。

而嬴子苏也是立刻响彻六国,从那时候起六国人都知道了嬴政身边有一个及其厉害的谋臣。

不仅是引起了六国注意,也让六国意识到了自己又要面临一个威胁。

其中又以楚国最不舒服,本该是楚国势力风光,但却被一个不知名的毛头小子抢了去。

楚国意识到嬴政或许已经不太需要借用楚国势力的力量了,那么他们楚国煞费苦心和秦国联姻建立起的合作关系不就没那么巩固了么?

一边是外族力量,一边是忠于自己的近臣。

对于那时候的嬴政来说,忠于自己的近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正史上的嬴政就是迫于无奈,没有一个忠于自己的近臣,也就导致了嬴政在行冠礼后的几年里都是仰仗着楚国势力。

李斯,终究还是来得晚了些。

或许楚国已然是在这个时候秘密联络了昌平君,并成功地将昌平君策反成为了自己在秦国布下的一枚棋子。

这么一说,后来昌平君成相后便决定马上让嬴政开始灭国战争计划也是为了楚国服务。

越早让秦国发起战争,就意味着秦国要承受的压力越大。

秦国损失越大,对楚国就越有力。

一边是让秦争对韩赵魏,一边是与南越人合作暗中对付燕国。

楚国这招确实厉害,如果都能顺利完成,楚国才是最大的赢家。

那么,嬴子苏可以断定南越族背后的主子就是昌平君熊启了。

嬴子苏从推理状态中走出,看到嬴政还在沉思着,他想了想还是不打算告诉嬴政南越族背后的主子是昌平君。

现在的嬴政说什么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表叔已经是背叛了秦国。

就跟当初嬴政不会相信自己的母后会和嫪毐联合政变要他的命是一个道理。

“唉,寡人不才实在不知是谁。”嬴政摇着头叹息道。

“无妨,有臣在。”嬴子苏笑笑。

“王上,我们到秦国境内了。”

【作者题外话】:这一章就完全是历史性推理了,推理技巧是学习了知名历史学者李开元老师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