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真凶(五)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冉悠最后说的‘yang’,指的就是羊汤馆金老板,他一直与你跟十三有联系,平时只要聚会,除了福满多,我们就会选择金家羊汤馆,他只要有心,就可以查知我们的很多事情。我刚进京城时,因为太喜欢他做的羊汤,还带着陆娘去学艺,之后陆娘作为他徒弟的身份,跟他一直有来往。后来他关停了羊汤馆,进了十三阿哥府,还经常到别院和贝勒府来,他要了解我们的一举一动实在太简单了。难怪那日陆娘在十三阿哥府附近消失,其实就是为了去找他。我真是太傻了,竟然到现在才猜出来!”

胤禛放下了汤碗,猛地站起来往门外走,边走边道:“我这就去十三那里看看,不知道金老板会不会对他不利,你在这里等我消息!”

胤禛一走,若水看着桌上的羊汤,早就没了任何的胃口,兰儿和竹儿将所有的饭菜撤下,而若水则焦急的等着胤禛的消息,这一等,竟然等了足足三天。第三天的晚上,外面下着大雨,胤禛红着双眼、面色苍白的走进了房间,浑身湿淋淋的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若水蹲在胤禛身边,心里担心极了,她从未见到过胤禛这样,他的脸上阴冷的可怕,而眼中的却是迷茫和懊悔,若水握住他的手,问道:“一切不顺利吗?没有捉到人?”

过了好久,胤禛才慢慢摇了摇头:“捉到了,不过他拼死抵抗,最后被一箭射死了。”

若水这才松了口气,笑道:“真让你吓死了,这不是很好嘛!”

“是很好,”胤禛讽刺的一笑,原本苍白的面孔更加阴冷,“可皇阿玛却觉得很不好。他把十三叫到了养心殿,质问他为什么会在他府中抓到鄱阳湖主人。最重要的是,之前冉悠陷害太子的事,皇阿玛也知道了,再加上太子和八弟的案子是由十三主审,所以皇阿玛竟然认为是十三联合鄱阳湖主人一起陷害太子和八弟,甚至他认为当年火烧御膳房,意图行刺的事件,也是十三跟鄱阳湖主人一起策划的。他说十三怕这几件事情曝光,在鄱阳湖主人被捕之前杀人灭口。”

“这怎么可能?!十三根本不是这样的人,他不是皇上最疼爱的儿子吗?皇上竟然不信任他?”

“自从太子事件之后,皇阿玛精神很差,他对所有事情都怀疑,甚至他已经无法信任任何人。他怒斥十三不忠不孝,还拿砚台打伤了十三的头。”

“十三没有解释吗?”

“解释又有什么用!他在那里跪了三天三夜,我也陪着跪了三天三夜,可皇阿玛根本就不相信他,现在,已经下令将他关进了养蜂夹道。都是我害了他!都怪我没有考虑清楚就带了人去他府中捉人,如果不是我,根本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一切,都是我的错!”胤禛狠狠的用拳头砸着桌子,悔恨的将头埋在了若水的脖颈。

若水也惊住了,她还以为太子案已经过去,还以为历史已经有了小小的改变,以为十三逃过了一劫,没有想到鄱阳湖主人的案子竟然会演变成这样!她搂着胤禛,摇头道:“这根本不是你错,错的人是我,如果不是我一意孤行的查下去,如果我没有揭破谜底,这一切根本不会发生!胭儿说得对,我真是自作聪明!你让我进宫,我要向皇上说明一切,如果他要惩罚,就惩罚我一个人好了!”说着,她推开胤禛,站起来往门外走去。

胤禛一把拉住她:“这一切根本不是你的错,十三在临走前,特意让我带话给你,他说你这人看似聪明,实则傻得很,总喜欢把别人的过错往自己身上揽,他让你这次千万别再这么傻了,因为人心远比真相更复杂,你能解得了案情,却终究无法洞悉君心,何况他清者自清,相信皇阿玛总有一天会想明白的。他还说,接下来他终于可以逍遥一段时间了,让你别担心。”

若水强忍着眼泪道:“他根本就是在逞强,你知道十三最看重的是什么!自从他母亲去世之后,皇阿玛和你,还有他的两个妹妹,就是他的生命。他可以为你们去死,可现在他最信任的阿玛居然怀疑他!”

“我当然知道,”胤禛的眼睛更红了,他抹了一把眼泪,平静了一下才道,“我从小看着他长大,我也没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该解释的,我们都已经解释过了,你再去也根本无济于事,说不定反而又挑起皇阿玛的怒火。十三现在已经很乱了,让他安静一下吧,改天我带你一起去看他。”

看着胤禛颓丧难过的模样,听着他喑哑的声音,若水也渐渐平息下来,她深吸了一口气,对胤禛道:“对不起,我……”

胤禛摇了摇头,打断她的话:“说对不起的,应该是我……”说到这,他重重的叹了口气,站起身,迈步出了房门。若水看着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雨中,心里竟然有个奇怪的念头一闪而过。

时间飞快,转眼两年便过去了。两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府中,伊珍终于醒了过来,在西洋传教士的治疗下,现在身体早已无恙。自从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她整个人变得平和了很多,甚至学起了宋氏,开始吃斋念佛。而她与若水之间,抛却了前尘往事,没有了相互利用,相处起来轻松惬意了很多。至于年秋月,就要不幸很多,上次的事件之后,若水请西洋传教士为她做了全面的检查,最后查出她因为身体长期受到砒霜的毒害,已经非常虚弱,今后再也无法生育。年秋月听到这个事实之时,几乎崩溃,她求胤禛和若水为她保守这个秘密,之后她竟然想到了自杀,胤禛救下了她,对她悉心照料,并且在半年之前将她迎娶进府,宠爱有加。福晋和李氏看到这一切非常得意,每次胤禛留宿年秋月院中之时,她们总要对若水冷嘲热讽一番。可若水却毫不嫉妒,因为她知道胤禛根本没有宠幸过年秋月。其实就在年秋月嫁入府中之前,曾经去过竹园见若水。她承认当年之所以胤禛同意她进贝勒府,又对她非常照顾,都是因为年羹尧动用了自己父亲在军中的老关系要挟胤禛,胤禛虽然极为愤怒,却也只能接受。年秋月向若水道歉,又说哥哥之所以这么做,完全都是因为知道她实在太爱胤禛,如今她已经无法生育,她也知道胤禛不可能爱她,所以她不求别的,只求有个名份,让她以胤禛妻子的身份度过下半生。若水对这样的要求自然无法拒绝,因为她也明白,年羹尧对胤禛的未来至关重要。

而府外,若水一有空就去养蜂夹道看望十三和他的福晋。这两年之中,十三的两个妹妹相继去世,幸而有十三福晋在旁陪伴,才让他度过了最难过的日子,他们在那里虽然生活清苦些,但这样同甘共苦的时光让两人的感情愈发的坚固和恩爱。相比起来,若水和胤禛之间,虽然仍然甜蜜,却少了亲密,中间总好似隔着什么。再说太子,去年恢复了太子之位,可他却并未收敛,跟皇上之间的隔阂愈来愈深。若水看望十三的时候,见到过他一次,他没有传说中的跋扈,反而请求若水告诉他冉悠的事情,当他听到若水说出冉悠是真心爱他的时候,若水终于从他一直阴霾的脸上看到了笑容。这个太子,虽坐拥无数,但却大概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人吧,失去了母亲,连一直疼爱他的父亲都憎恨他,更不用说兄弟之中,哪个不希望将他拉下马!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看似尊贵,却好似是夹心饼干,来自上面的压力,下面的觊觎都让他喘不过气来,可能唯有冉悠能带给他一点安慰吧,虽然是个骗局,幸好戏假情真。

这一年,也就是康熙四十九年的五月,康熙巡幸塞外,胤禛与胤礽等皇子七人随行。这次的出行,胤禛带上了若水和伊珍两人。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没有了府中的明争暗斗,让若水和伊珍格外的兴奋。可惜这兴奋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在一次围猎之时,胤禛受了重伤被送回。他身上扎着的箭柄上,刻着“鄱阳湖主人”!整个出行的队伍立时紧张了起来,随行的御医拔下淬了毒的箭,又使劲千方百计解了胤禛的毒。三天之后,胤禛终于醒了过来,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康熙先行回宫。康熙接受了这个建议,将胤禛和御医留在了大草原上,十阿哥不放心他们,也跟着留了下来,同时查找鄱阳湖主人的下落。胤禛又发起了高烧。若水和伊珍昼夜不眠轮流在旁照顾,尽管知道他必然无恙,若水的心还是一直揪着,她实在没有办法不担心。

这日快到傍晚之时,若水倚在胤禛的床边,看着他昏昏沉沉的呓语着,忍不住叹了口气,伊珍走了进来,碰了碰她道:“外面的饭菜都准备好了,你去吃点吧,这里由我来照顾就好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