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爱的回报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埃及,我个人的经历和别人的经历更是相差甚大。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埃及迷,从小就向往埃及,业余时间自学古埃及文化和历史。记得多年前,我住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附近的芍药居,有一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到了埃及开罗,住在开罗的中日友好医院附近。梦醒后觉得好荒唐,怎么到了埃及会住在中日友好医院附近呢?感觉冥冥之中暗示着埃及可能是我前几世的生活之地。

006年月我终于去埃及旅游了,乘坐尼罗河豪华游轮,游遍了尼罗河沿岸所有美轮美奂、惊世骇俗的千年古迹,处处遇到热情过度的人们,导游也惊叹我对古代埃及文明有很多了解,分明是事先做了功课。他更惊讶所有埃及人都要问他我是谁,有的人还怀疑我某个前世是古埃及人,所以导游判断我一定和埃及有缘。我和朋友走到哪里,都会吸引来一群“追星族”。在旅游景点当然是满口叫着“一美元”的小贩,但是有时候在大街上遇到的一群群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年轻人,也只不过就是普通的学生,并不是想要你的钱。虽然有的埃及人可能狡猾一些,想挣点小钱,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处于好奇心想和一个中国人说说话,或者留个影。

在尼罗河岸边,我目睹了埃及的贫穷。一千年前的样子,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所有的景象就像金字塔一样,默默见证着流逝的岁月。我看见穿着脏兮兮的袍子四处叫卖大饼的埃及少年,仔细看去,一个个相貌英俊,面露微笑,似乎并没有感受到生活有多么艰难;我看见头顶着大陶罐的妇女,在飘逸的黑袍中慢慢挪动着肥硕的身躯,悠闲地走在乡村小道上,似乎并没有为生计而忧虑和奔波;我看见开着破败不堪的旧车的司机,像人猿泰山一般穿梭在各种车辆编织成的丛林中,大声放着音乐,似乎一点没有为自己的车的破旧而愧疚。夜晚,走在脏乱差的开罗大街上,迎面走来一群群游行的青年,他们欢呼着、舞动着,庆祝自己的国家赢得了非洲杯又一场重要的比赛。

每天夜晚,我都要为埃及流泪。我为极端贫困的人们伤心地流泪,也为那些知足常乐的人们高兴地流泪。在白天,我则会处处施舍,处处购物,尽管我不需要那么多纪念品,但是我们花出去的几个埃镑,有可能能帮助穷人买到那些廉价但实惠的大饼而活几个星期。埃及的一位大使对我说:“你爱埃及,埃及人民自然就会爱你。”

的确,我感到了爱的回报。有时候我想穿过马路,但面对疯狂穿梭的车辆望而却步,此时一位交警上来,挥动胳膊,叫停所有车辆,仅仅为我一人开路。我在开罗海关等待护照盖出境章,一个警察又把我从长长的队伍旁边径直带到了队伍的最前头,而排队的人中没有一人抱怨;我夜晚在金字塔下的街道上散步,便有便衣警察跟随我左右,告诉我他要保护我;我在游船上,埃及少年观看我游泳,还告诉我《古兰经》上说“求知不怕远赴中国”;酒店的经理请我喝免费的卡布奇诺,看见我的朋友过来,马上又免费招待她一杯。而尼罗河邮轮上的船长则招待我喝免费的埃及茶,他为我倒了一杯滚烫的茶,另一位船长则嗔怪地嫌他也不把杯子先凉一下,于是拿过茶,把茶水倒在一个他用冰水降过温的玻璃杯中……我奇怪为什么这里的人都那么热情善良?

金字塔下的一件小事让我颇有感慨。那是我在埃及的最后一日,该购买的纪念品都已经购买,实在不想再添任何东西了。但是金字塔下有一对十岁上下的小男孩、小女孩,手捧着明信片、小金字塔、书签等小玩意儿向游人拼命兜售,很是难缠。一个黑黝黝的小男孩,自称是西班牙后裔,身边还带着两个小“兵”,会说英语,而且相当能说会道,要我买他手中的玩意儿。我说:“我什么也不买,干脆我一人给你们两埃镑。”说着,我把钱塞到他们每人手中。这个小男孩顿时懵了,他举着钱,自言自语道:“这是给我的?什么都不买?”我回答:“是的,没错儿。”顿时,这个小男孩将手中所有的玩意儿使劲塞到我的手中,说:“这些全都给你了,不要钱!”小小孩子,竟然知道你仁我义,让我感激不已,当即便想在金字塔下高歌一曲《爱的奉献》。眼看着这个男孩空着手离去,我深深感到:的确,人心都是肉长的,作为游客,如果你避他们像避蝗虫一样,那么他们会更加骚扰你,但是如果你真心爱他们,同情他们,你的慈悲,谁人又会熟视无睹?

从埃及回来后我向一个朋友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我在埃及的种种见闻,勾起了他的兴趣,于是没多久他自己也去了一趟,但是回来后他就破口大骂埃及,还埋怨我“忽悠”了他,让他花了冤枉钱找罪受,因为埃及根本没有我说的那么有意思,那里的人也没有那么热情好客,他遇到的全是刁民、土匪、奸商、骗子。他发誓再也不去埃及了,而我甚至开始准备去埃及工作、生活一段时间了。

009年四月在美国洛杉矶机场,办登机牌的美国女士说我的行李略为超重,需要罚钱。我拿出我的电子秤,很友好地说,我的行李都是事先秤好的,在我的秤上显示不超重。我告诉她,我的秤一向很精确,应当以我的秤为准。她客气地说:“好,好,那就以你的秤为准!”然后就让我过了。在海关,遇到的所有官员也没有很多中国人反映的那么粗鲁、傲慢和无礼。

再回到温哥华,年初我的一个重庆朋友在市区一家大超市里看中一瓶高级香水,价值一百多加元。她捧在手里,爱不释手地端详了半天,还是没有买,但是这一幕早已经引起了一个白人男士的注意。当她走出化妆品区的时候,那个白人男士走到她跟前,递给她那瓶香水,说他已经为她买单了,然后扭头就走了。她受宠若惊,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人家对你有歧视,还会那么对待你吗?有意思的是另外一个人,处处认为白人和中国人过不去,据他说,当他走进某一间男装店的时候,售货员特地留心他的举动,生怕什么东西遭窃。

只有深入异国主流文化,才能真正体会到主流社会如何看待我们。不要因为在异国他乡走马观花的时候遇到的一点小挫折,就主动去伤害自己的民族自尊;同时,我们也要从自我做起,别的同胞把陋习带到国外遭到鄙视,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我们自己可以展示自己的文明、礼貌和修养。我们出了国,代表的就是整个中国人,尊重自己,善待自己,最终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善待。

我不觉得在国外人家歧视你,就是因为你是中国人。我感觉有教养的西方人对事不对人,不会因为遇到一个素质差的中国人,就影响到他对所有中国人的好感。歧视不歧视,全是你自己吸引来的,如果你行得端坐得正,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纪守法,谁会歧视你呢?倒是有些国人,出了国也把国内的陋习带出来了,吐痰、逃票、大声喧哗、占便宜、偷漏税、纵容小孩随地大小便什么的,当然这种人会被人歧视的,他们自己干了缺德事儿还不算,还影响了别的同胞的声誉。长此以往,人家会对中国人印象不好,所以在旅游景点贴的禁止吐痰的告示都是中文的。我们初次看到这些带有歧视性的文字,感觉义愤填膺,对外国人也会多了一分敌意,掩藏在敌意背后的,又是一点自卑心,但是再一想,这不都是国人自找的吗?你不给人歧视的把柄,人家凭什么会歧视你?

——英国留学海归崔盈盈(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