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去印度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王步安并不缺少储氢合金。

海洋工业园的产能是非常厉害的。每天可以生产1000万个单元的储氢合金。足够供应全世界。

现在的问题是,他暂时无法将这些产能给利用起来。

生产出来的储氢合金无法运输出来。

其他的产能也是如此。

比如说铜合金。

比如说聚酰亚胺。

比如说钛酸钡陶瓷等等。

如果是可以运输出来,绝对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求。

一天赚个几亿美元,不是不可能的。

就是被海洋给限制了。

怎么办?

怎么办?

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只好是暂时先放着。

还是关注盾构机的事情吧。不知道石中坚开始动工没有?

秦雪晴那边的盾构机研究,只是备用方案。石中坚这边,才是正选。希望他推荐的尹思贺不是浪得虚名才好。

打电话联系石中坚。

石中坚表示,盾构机的研发已经开始了。

尹思贺已经找到了。目前,就是尹思贺负责盾构机的研究。他已经全身心投入工作。

经费,是王步安给的。

原材料,也是王步安给的。

还有部分的技术,也是王步安给的。

如果是尹思贺没有一点成绩的话,他自己都无法饶恕自己。

“王总工,你放心。”石中坚拍着胸脯给尹思贺打包票,“最多三个月,它就会给你初步的设计方案。”

“好的。”王步安点点头,“他本人有什么思路没有?”

“他的设计理念可能有点超前……”

“怎么说?”

“直径比较大……”

“多大?”

“二十八米。”

“好。”

王步安欣欣然的说道。

他就担心尹思贺的思路放不开呢。弄个十来米的没意思啊!

想要压倒卡特彼勒,在规格参数上不超前一点,是绝对不可能的。要知道,别人可是工程机械行业的老大哥。技术积累是非常深厚的。

别人占据了全部的先天优势。你想要后来居上,就必须是大幅度的飞跃。

不是要大量的建设避难所吗?

不是要大量的挖空大山脉吗?

那盾构机自然是越大越好啊。直径最好是在二十米以上。

尹思贺目前的设计,直径是28米,刚好处在这个区间。如果这个设计方案成熟的话,以后还可以继续扩展。

最终要扩展到多大?谁知道呢?根据形势的发展决定呗。

如果有需要的话,研发直径超过100米的盾构机,也不是不可能的。

王步安又问起起落架的事情。

说到这个问题,石中坚就有点郁闷了。

起落架的研究,暂时没有太大的进展。

主要是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只能是在伊尔76的基础上进行改善。

起落架的样品已经做出了好几套。但是经过测试,都是只能承受200吨左右的重量。距离250吨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直白的说,就是逆向开发并不是很成功。仿制出来的样品,还不如本尊。

“哪里遇到麻烦了?”

“液压系统。”

“哦。”

王步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就知道是这个环节会出问题。

其实,伊尔76的起落架的质量也不是很好。寿命短,容易漏油。就是液压系统做的不好。

老毛子的东西,向来都是这样的。它们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成本。他们习惯傻大黑粗了,对于细节也不是很重视。只要是没有致命的问题就行了。对于寿命什么的,也是从来都不重视。他们认定了这个东西就是消耗品。在战斗中很容易被击落的。

如果是被击落了。那么,500小时寿命和1000小时寿命,又有什么区别?

连航空发动机都是这么样的理念,何况是起落架?

所以,山寨伊尔76绝对不是出路。

然而,石中坚的手里,没有别的样品可以山寨。

波音747毕竟是商业飞机,对起落架的要求,和大型运输机是不同的。规格参数没有那么严格。

要知道,商业飞机起降的机场,硬件设施都是很好的。起落架接受的考验没有那么严格。可是,军用运输机就不同了。它需要在相对简陋的机场降落。有时候,可能机场还没有铺设水泥或者沥青。需要直接在泥地上降落呢。又或者是在普通的高速公路上降落。对起落架的要求非常高。

事实上,某个超级大国的运输机起落架,质量也不是很好。只能说是勉强过得去。

它们需要承受的重量并不是很大。300吨就是顶天了。

可是,牛魔王运输机却需要能够承受1000吨以上的起落架。甚至是更大的重量。

这是一个硬骨头,石中坚必须是啃下来的。

没有配套的起落架,牛魔王就只能算是半成品,无法顺利量产。

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大力支持,情况改善了很多。

自从深海怪兽出现以后,他和他的研究所,就受到了非常多领导的关注。

经费多了。

技术人员也是不断的调来。

显而易见,大型运输机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真的是有深海怪兽,海运受到影响的话,必然会倾斜于空运。运输机自然是越大越好。

第一步,是250吨,已经基本做到了。

第二步,是500吨。设计中。

第三步,是1000吨。设计中。

现在又有一个问题,就是动力。配套的W125发动机,推力只有50多吨,不够啊!

对于战斗机来说。W125已经足够了。

可是,对于超大型的运输机来说,似乎就力有不逮了。

即使是安装六个发动机,那也是只有300吨的推力。想要将1000吨的运输机送上天,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如果是单发推力能够达到100吨以上就好了。

“王总工,你有研发新的发动机吗?”石中坚期待的说道。

“有。”王步安没有隐瞒。

“那就好。”

“嗯。”

王步安的确是在琢磨新的发动机。

暂定代号W126,暂定推力180吨左右。相当于W125的三倍。

一号机器人精灵反复的计算,验算,推演,寻找可能存在的缺陷。目前进度20%左右。还需要一段时间。

同时在琢磨的,还有新的船用发动机。

暂定代号磐石700,额定功率10万KW。也就是13.6万马力。

发动机的研究和推演,需要很长的时间。

尤其是模拟各种工况下的特殊形态,非常考验计算机的性能。

即使是一号机器人精灵,也是需要几百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所有的模拟工况。

如果是换了太湖之光计算机,估计需要好几年吧。两者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一个是普通的电脑。

一个则是光脑。

一个是地球土著科技。

一个则是来自塞伯坦星球的黑科技。

程凯龙的电话忽然响起来。

他接完电话以后,脸色顿时就变得有点严肃了。

“怎么啦?”

“那个该死的深海怪兽又出现了。”

“在什么地方?”

“新西兰的惠灵顿附近海域。”

“啊?”

王步安故作惊讶。

看来,消息的传播还是非常快的嘛。

那边大圆球才刚刚完成了袭击。不到五分钟。程凯龙就接到了信息。

由此推断,应该是建立了信息联动共享系统了。

一个地方出事,全世界立刻就知道。

程凯龙说,深海怪兽出现在新西兰附近海域,袭击了三艘军舰。撞毁了一艘,重创了另外两艘。

由于事发突然,那些军舰都是没有任何还手的机会。白挨打了。

目前,大量的增援正在路上。

华夏也是派出了一个中队的歼11战斗机,千里迢迢赶去增援。

它们将在一个小时以后到达事发地。

“徒劳无功。没用的。”程凯龙缓缓的摇摇头。

“怎么说?”王步安故作不解。

“我们不能总是跟在深海怪兽的屁股后面。必须是提前拦截。”

“怎么操作?”

“判断深海怪兽的下一步动作。提前部署。一旦有所发现,立刻发起铺天盖地的攻击。”

“哦。”

王步安不置可否。

程凯龙的思路倒是没有错。围追堵截,缺一不可。

相对于苦苦的追赶搜索,在前面拦截,的确是更好的办法。可是,大圆球是深海怪兽啊,它是会迅速下潜的啊!

就算是被你们抓到了,它也可以在一分钟的时间,就下潜到水下1500米的深处。

在没有足够强力的深海武器之前,大圆球根本是无解的。

“奇怪,它怎么跑南太平洋去了?”程凯龙疑惑的问道。

“谁知道呢?”王步安心知肚明的摇摇头。

“它是要去哪里啊?”

“谁知道。”

“它是要去印度洋吗?”

“是吗?”

王步安暗暗吐舌。

这个程凯龙,反应的确是非常快啊!

他居然迅速的推断出,大圆球是要前往印度洋了?那么,其他人会不会也猜测到了?

确实,大圆球是要去印度洋“耍一耍”。

它要从新西兰附近经过,从大洋洲的南部经过,才能够到达印度洋。

东南亚那一带的海峡,情况都是太复杂了,水深也是不够。万一被发现,立刻就会遭受到围追堵截。

尤其是距离华夏太近了。各种歼八,歼10,歼11战斗机,都会紧追不舍的。如果是没有1500米的水深,将会非常的危险。王步安才不会那么傻,让“深海怪兽”这么轻松的被抓住。绕一个大圈子,是最安全的做法。

刚好,也可以顺便给澳国造成一点压力。

谁叫你们整天和华夏捣乱?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