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可曾记军令如山?(15更)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寂静的街道之中,除了偶尔的马蹄踩踏声,就只有厉行的声音在响起。

“在钱塘县令樊仝上任三年之后,也就是九年之前,县衙里忽然发生了一场大火。”

“然后所有的文书都已经焚毁成灰,没有一丝残留了。”

“九年之前?”

听到厉行的话之后,韩信轻声嘀咕了一句。

九年前,正是大秦刚刚一统全国没有几年。

那个时候,估计大秦的政令,在整个关东之地,恐怕都没有多大的效用。

整个大秦用了将近五、六年的时间,修葺了驰道之后。

才在武力的威胁之下,勉强做到了政令畅通。

但是真正让大秦政令同行天下,莫敢不从的,却正是罗网的建立。

直到罗网这个监察天下的大网,铺盖了整个大秦的疆域。

所有阴奉阳违的现象,才开始慢慢消退。

当然,虽然现在的大秦也谈不上令行禁止,但是起码在昭告天下的明面政令。

是没有人再敢像以前一样,装作没有发生一般。

寂静的夜色之下,韩信眨巴着眼睛,寻思了一番,然后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张海。

带兵打仗他当仁不让,但奈何这种事情着实不是他擅长地领域。

看到韩信的动作,张海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没有发问,就转头对着厉行询问起来。

“厉伍长,贺伊令史不知道是否有忠君爱国之心?”

听到张海的话,厉行瞬间就明白过来。

什么忠君爱国之心,不过是看在他提供消息的份上,给了他大舅哥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

毕竟作为一县之掌管文书的令史,如果得不到樊仝地信任,早就被赶下去了。

而且作为罗网,对于贺伊的平日里为人,又如何不清楚呢?

“我那大舅哥也是百越人,不过属于蛮杨部落,和如今的蛮杨首领摇率是同宗的远亲。”

“所以严格来说,我那大舅哥不算是樊仝的心腹,不过是看在摇率的面子上,混碗饭吃罢了。”

听着厉行如此一说,韩信顿时就明白过来。

恐怕这个位置也是拉拢百越人,所以才给了厉行的舅哥。

当然,不好的地方,就是他肯定接触不到一些机密。

恐怕九年前那场大火,说不定最后背锅的,就是厉行的这位大舅哥了。

否则,樊仝的心腹的姻亲,又如何会如此果决鲜明地站在大秦一方。

而听到了厉行的话之后,张海回想了一番,和平日里受到的情报没有什么大的出入。

在他的印象当中,这位贺伊令史,也就是平日里在衙门里混日子。

虽然说不上凄惨,但是也没有得到樊仝的多么信任和亲近。

之前他们罗网还奇怪,这位大神到底是何方背景。

既然没有得到樊仝的信任,却又能稳稳地坐在令史的位置上。

今天一听才知道,这中间竟然还有蛮杨的首领摇率的面子。

了解了情况之后,张海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对着韩信做出了保证。

“可以先从县衙的记录之中,看看有多少居所属于非常驻人员所有。”

“非常驻的院子肯定破败,如果依然打理地整洁清新,那么肯定不会正常。”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发动一下钱塘的百姓。”

“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两家有没有其他的据点。”

“人过留痕,鸟过留迹。景氏和屈氏不可能保密地谁都不知道。”

听到张海的建议,韩信顿时心中一松。

有办法就好,就怕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让时机白白浪费了。

一切都有了预案之后,韩信也没有再耽搁,立即对着亲卫下达军令。

“兵分四路,由罗网的兄弟带领,两路各三千人,直接包围景、屈两家府邸。”

“然后再出两路各一千人寻找两家的据点。”

“剩余的人,封锁整个钱塘街道,事情没有结束之前,严谨任何人随意出入。”

“出发!”

随着韩信的一声令下,整个钱塘瞬间震动起来。

哪怕之前一无所知的人,此时也被这番动静给闹醒了。

但是没等钱塘的百姓有所行动,大街上就传来了大声的呼喊声。

“大秦军令,所有百姓安居家中,不得随意外出,否则军法处置!”

“大秦军令,所有百姓安居家中,不得随意外出,否则军法处置!”

“……”

伴随着马蹄疾驰的“哒哒”声,整个钱塘仿佛是热油之中导入冷水一样。

瞬间整个县城都沸腾起来。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认为自己属于那特殊的一簇。

在景氏、屈氏都还没有动静的时候,就有一些所谓的贵族。

心情恼怒的派遣奴仆,打开府门,准备出门查探,看看是何方神圣,竟然如此张扬。

但是大秦的军队,紧接着就用有力的事实证明。

在军法面前,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待遇。

“嗖……嗖……嗖……”

看到有大门打开的时候,一排连发的弩箭就瞬间射了过去。

“啊……”

别说那些腿脚伶俐跑出大门外的,就是有的还刚刚露出了一个脑袋的。

迎接他们的,无一例外的,都是破空而至的弩箭。

于是在景、屈两个家族都还没有开始被包围的时候。

就有好一些不自量力的家伙,用生命的代价,试探了一番大秦军队的态度和决心,

对于满地鲜血的场景,没有任何一个军士去理会。

甚至于对于尸体后面那半敞开的大门,这些士兵也没有上前的打算。

所有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刚刚传出的命令。

也诠释着什么叫军令如山!

“安居家中,不得随意外出!”

“否则军法处置!”

军法怎么处置?

大秦军律:违背军令者,杀无赦!

所以,那些跑出来的都死了,而那些没有跑出来的,哪怕门开着,大秦军人也不会干预丝毫。

这就是大秦如今军人的风貌,也是思想被扭转之后的军风军纪的实际体现。

一番迎头痛击之后,某些自大或者心怀不轨的家伙,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钱塘县的大街上,除了来回奔跑的马蹄声,以及士兵的大声呼喊,再无一丝杂音。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