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文为何涉及三国人物的解释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文中将天庭的势力格局无限放大,所以若想推翻这样的统治,必然要有谋划。

一个“立”字,说明了本书主题,但“立”总要有人替代,拿谁替代?

笔者选择了蜀汉政权,确实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的。

我们后世许多人,愿意去了解三国历史,不得不说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究其原因,其实《演义》既是名著,也是爽文。

我来举个例子,就说张松入许都这段:

“曹操轻慢了张松,张松就说他费尽心血写的《孟德新书》是抄袭来的,把曹操气得给烧了。

曹操说他视天下如草芥,人马所到攻必克,战必取,天下无敌!

张松说那是不假呀,你别看我在西川那离得挺远,但你的威名我也早有耳闻了,你露脸的事儿太多了。

在濮阳,让吕布用滚木差点没把你砸死;

在宛城张绣险些没把你一枪挑喽;

赤壁一战,让周公瑾差点把你烧死;

华容道你让关公都给吓哭了;

潼关战马超的时候,让马超把你追的胡子也割了,用旗子角包着脖子跑;

渭水避箭,你趴在许褚的脚面上。

你可不是总打胜仗吗?”

彼时已经封魏王加九锡的曹老板俨然扮演的是一个大反派,被这样打脸,读者能不爽吗。

所以咱这文既然也是爽文,当然参鉴《演义》,里面的人物都以《演义》为基础上塑造和刻画。

下面说说争议最大的人物:

关于诸葛的描述上,许多人认为只是《演义》吹出来的。

但实际上呢?

刘备说自己得孔明如鱼得水,水离鱼能存,鱼离水呢?

理政,忠义咱们都不提,单说军事上面。

苏轼言:“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杜甫作诗十二首赞丞相,陆游作诗光存世就有十四首,“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文人赞诸葛,赞的都是军事,认为诸葛最大的功绩就是辅佐刘备,三分天下。

诸葛出山前,刘备就一个县,还是借刘表的。

孔明自比管仲乐毅,可丞相率兵入蜀、平南、北伐取两郡,直接攻下的郡数就不下十个,更别说区区县城,那就数以百计了。

不提后世,单说有唐一朝,除了超级诸葛吹杜甫外,包括李白、白居易、岑参、元稹、李商隐等无数人,都曾为丞相写过名篇。

若说上述皆是文人,那后面咱们说说领军将帅。

军神李靖,和太宗李世民问对。

评价诸葛言,“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之耶!”完全否定了陈寿三国志上说的“奇谋非长、将略为短”评语。

李二是个司马吹,说宣王如何如何,“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

但遇到诸葛呢?“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

所以和李靖达成共识,不是咱宣王不行,实在是对手非人哉!

如果说,这上面唐朝的例子引用太多,那再说说别的朝代。

桓温算得上历史中数得上的军事家了吧,(桓温征蜀,犹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这么狂的恒温也不得不叹服。

统一北方、占领巴蜀、收复西域的苻坚,算得上一位人杰不?

他爱麾下王猛爱到极限,将其封为武侯,并玩角色扮演,“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至于后世,崇拜武侯者更多不盛数。

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言“鬼神泣壮烈、凛烈万古存”,理学一脉鼻祖朱熹认为孔明“后世无与伦比”,辛弃疾更是做《满江红》、《贺新郎》以孔明自比。

以上这些人,可都没看过《三国演义》。

其实早在《演义》出现前,民间还流传着“三国平话”,这里面的孔明,可比《演义》夸张多了。

太宗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后人读书学史,足以明智,足以明理,这就够了。

苏轼年少时称赞周郎,做“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认为孔明“仁义诈力杂用”,欺负刘璋取天下,那对孔明是大大的反感。

后来宦海沉浮,又打自己脸说:“两汉三国三代王者之佐”、“出师二表上追伊尹,非秦汉而下中人所能及。”

所以,之所以我说自己是“诸葛吹”,非但不惭愧,反而很骄傲……

回归正题,谈到丞相有些跑偏了,实在是这里争议大,在此解释一下。

本文的主角是李清源,是大能争斗,其中只有在布局智斗时,李清源脑袋短路时,诸葛才会发挥重要作用,所以笔墨并不太多。

以后有机会写三国文,再写写我心中的丞相,当然,在本文确定扑街后,我已经断了网文这个念想,那时就要等我闲暇之余仔细雕琢了。

不知写这些可有人看,但是为了呼应小说,还不得不写,若对诸君造成阅读困扰,無言在此致歉。

最后,我承认我是缝合怪,已经缝的有三国人物、白素贞、八仙等,但是这些基本都会为了剧情需要而出现,不会硬缝让阅读产生违和的。

昨日無言擅自改文,实在罪大恶极,所以今日加更一章权作弥补,看在我损失了接近四万存稿的份上,求各位老爷们谅解。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