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生活是条难走的路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你爸回来了,在你跟前,我不揍你,等你爸出去了,不在家,看我给揍你,还是,不揍你,……”

“你还跳起多高的来,靠山来了啊,好好享受……等你爸离开我再好好收拾你……”

那句,“等你爸离开我再揍你”,真的扎心了!

哈哈哈哈,默哀,三分钟……

“我爸不会允许的……”小高珮理直气壮的直了直身子。

“口气不小,我真要揍你,你看他允不允许?!”高妈双手交叉环抱,好整以暇地看着高珮。

“我爸爸允许不了,他会替我求情的嘛……他舍不得我挨打的,也不会给你打我的!”哼!小高珮鼻子里哼出一声。

“别说大话了,我真要揍你,你爸也拦不住的,你看他舍得,还是舍不得……”高珮妈一脸看傻子似的,看着高珮,最后那一笑,似不屑地眼神,笑的很善良。

高珮觉得,脊背貌似开始在发凉,顿时,也不抱着爸爸的手臂撒娇了。索性,先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溜了!高珮脚下生风似的,几大步就跑回了家。

在后面,慢悠悠地走得优哉游哉的高父高母,很是惬意。高母“哈哈”笑的很大声,高父一只手撑在下巴处,透过指缝,露出点点带着笑意的弧度。

“你看,你别吓她了!这孩子,一天天的,被你吓的,见了你,就如同,见了猫。被你再吓吓,就如同那个老鼠一样,跑都跑不掉的跑……”

“随便吓唬吓唬就行了,别弄太过……”高父劝着高母,“行了,是了,我有分寸……”慢腾腾踱着步子的高父和高母,交流着养孩子心得,好不自在!而小高珮,早已在家里面,搬个小板凳,规规矩矩地坐等两位大人回归!

后来,直到小高珮上了学,学会了查字典。

每次跟着妈妈,到集市上,会经过花红街,从花红街的路口进去,走几步,不远处,就是铸铁铺子。

从铸铁铺经过,小高珮已经能准确认出,铺子门前木板上,一个黑喷漆刷的圈圈里,黑色喷漆喷的“铸”字。

“妈妈,你看!这个字我认识!”小高珮扯了扯妈妈的衣服下摆。

“这个字读zhu,(‘铸’,谐音同‘住’)字,根本不是‘dao’(‘倒’)字,是爸爸读错了,我要回家去,告诉爸爸,他读错了!”

离开铸铁铺,快要走到小铁桥前,小高珮不自觉捏起了小拳头。

“就你厉害,你爸不知道怎么读?他怕是个憨的!?”高妈给了高珮一个大白眼儿,继续往前走。

“哼,我不管!我就是要告诉爸爸,他错了!”

小高珮的头摇成个波浪鼓,大踏步走上了小铁桥。轻快地脚步走在铁桥上,“踏咚——踏咚——”地声音,不绝于耳。

小小的小高珮欢快地在铁桥上跑着跳着,一蹦一跳地往前走,觉得小铁桥发出的声音很是动听。

是一首含着喜悦、不断往外释放着快乐、没有烦恼的曲子。

等到晚上,爸爸回了家。

“爸爸!爸爸!”小高珮激动地抱着爸爸喊个不停。

嘴里嚷嚷着:“我知道啦!爸爸,我知道啦!”

“嗯,小鬼,你知道什么?!”爸爸一脸笑意,低头温和地看着小高珮。

“爸爸,你常说的那句‘小锅儿是铁倒的’,那个‘倒’字,不是你们说的‘倒车’的那个‘倒’字,不读‘倒’,是读‘铸’,音同‘住房子’的‘住’字,不读‘倒’,而且,两个字长得也不像。”

小高珮激动地小嘴巴,快要秃噜圆了,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高父单手抚摸下巴,一脸好奇地问道。

“我查字典知道的!”高珮脱口而出。

“而且,今天我们路过,那个打铁的铁匠铺了,那块木板上,刷着一个字,那个字根本就不是‘倒车’的‘倒’字!而且,两个字,不一样!”说完,高珮嘟起了小嘴巴。

“爸爸,为什么你说的是错的。字典上都不一样……”高珮看向高爸,一脸控诉。

“所以才说,要你好好读书,学习认字,好来教我们呀!”高父不气不恼,好笑地摸摸高珮毛茸茸的头。

“你爸爸和你妈妈都不识字,哪里认得全那么多字哩……有时候读错,是在所难免的嘛。”高父拉长了尾音,笑得很憨厚,板牙没有完全被嘴唇掩住,露出两颗门牙。

高珮觉得,爸爸的这两颗牙齿有点特别。每次爸爸张大嘴巴讲话,或是大笑时,这两颗牙齿,就会充当观众,板板扎扎地跑出嘴唇外面,观望。嘻嘻,真是,太特别了!

“那妈妈呢,她也不知道这个字怎么读吗?”高珮一脸期颐地望着高父。

“噢,你妈,她呀,小学都还没毕业呢,她怎么会认识这个字……”高爸说着,抬着看了一眼,从门外进来的高妈说道。

“那爸爸呢,你毕业了没有……”小高珮急急向高爸发问。

“嗨!咳,你爸我呀,比你妈厉害一点,我读到了小学五年级……所以认的字比你妈多……”

“爸爸,那你为什么没有小学毕业?”

“咳,我念书念到了五年级,家里就没钱了,没钱就没读了……”

嗯?!高珮狐疑的眼神,投向妈妈。

“妈妈,爸爸说,你还没有小学毕业,真的吗?你为什么不读到小学毕业呢!?”小高珮一脸甜笑,讨好地看着妈妈。

“啊,我小时候家里太穷,你几个舅舅也要上学,读得又好,又认真,你外公外婆,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也挣不了多少钱,供不起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我看着心疼,书读的又不好,字也写不来,怕被师傅打,所以逃学回家,上山拔猪草去了……嘿嘿嘿”高妈笑着捂住嘴。

“外公外婆没问你,为什么逃

学不读书吗?”高珮真是个好奇宝宝,打破砂锅问到底。

“问嘛,怎么没问!当时,你外公外婆拿着小棍子,追到山上,把我找回来,问我怎么不去上学。我说我不去读书了,你外公外婆气的呀,非常气,拿着小棍子,非要让我读书去……”

小高珮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小眼睛眯成一条缝,并附和着小脑袋,赞同地点了点。

“我铁了心,就是不想读,你外公外婆就是要我读,说要拿棍子打shi我,我说,你们打吧,就算今天在这里打shi我,我也不去读了……”

“然后呢,妈妈,你就真的没读了吗?”高珮感到很可惜。

“那妈妈,后来,你们的师傅给找你了,问你怎么不去读书了没有?”

“找了呀,师傅还以为,是你外公外婆不让我念,找到家里面来,给你外公外婆做思想工作,你外公外婆也被劝的没办法,说不是不让我读书,要看我的想法,我要想读,不用别人劝,也会回去读书,我不想去了,就是打shi我,我也不会去的,喊师傅来劝劝我,劝得动的话,还是希望我回来念书。”

“那你听劝了吗?有没有回来继续读书?”高珮紧抓着话头不放,同时,内心也很期待,生怕错过什么情节。

“当然没听劝呀!那个师傅呀,人也挺好,不断劝说,让我回到学堂,和其他同学上课。劝到最后,我无奈地把师傅劝走了……”高珮瞪大了眼睛。

“人家来劝你的,你怎么还劝上人家了,妈妈,告诉我吧,妈妈,我想知道……”高珮双手抱拳,左手覆盖着右手,自然抱合,于胸前微微晃动,抬头期颐地望着妈妈,那眼神眨呀眨地,似在说:“快告诉我吧,快告诉我吧……”

妈妈也没让高珮等太久,竹筒倒豆子哗啦哗啦全说出来了。

“那个师傅说,老思想已经在慢慢改变,女孩子也可以读书了,你外公外婆也是同意的,读书多认点字也好,以后走到哪里,也不会吃亏的……我说,你外公外婆的负担,太重了!我和你几个舅舅上学,就让他们已经很辛苦了,每天还要不分黑夜、白天地喂猪、种地,再给我们几个买买本子,连吃饭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拿得出这么多钱来……”

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善良、勤劳、乐观、有见地,和三观极正的母亲,就是子女最大的福报,就是家庭最大的福气。

后来长大的高珮,很幸运,拥有这么一位外婆。在外婆的养育、教导下,“盛产”了这么多优秀的子女,虽然妈妈身上,也有一些不好的缺点,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妈妈身上也有其他的闪光点。

高珮还是很欣慰,那么伟大的外婆,传授给妈妈的所知所有经验,然后又通过妈妈,从而教给自己的某些正确的理念。

思绪回转,继续回到小时候,回到那一天。妈妈诉说,小高珮充当倾听者的角色。两个人,一大一小,一问一答,延伸了一个又一个话题。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