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他是郑氏后人?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暂时解决土着米沙族的事情,朱宇打算去多处理一些事情,却没元帅陈光辉叫住。

“陛下,臣向陛下引见一人,是这个人建议臣在北部建立新城的。”陈光辉说道。

“哦?”朱宇感到十分有兴趣,同时也释然起来,起初以为建立新城的想法是陈光辉自己想出来,还为此疑惑好久,他这个满脑袋军事的人怎么对这些感兴趣。

“那人在哪儿?元帅速速引见。”朱宇急切说道,他现在可真像周公、曹操那般求贤若渴了,真的有太多事情需要有才能的人才可以完成,小明朝除了缺少科技教育的人才外,管理人才缺少。

“呃……陛下,其实……”陈光辉有些怪异起来。

“莫非是要我亲自去,元帅带我去吧。”朱宇想了一会,认为是那人不愿出仕,自己得亲自去说服,要不然陈光辉已经带来了。

“臣郑泽辅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宇的话刚说完,立即听见熟悉声音响起,疑惑是谁间,也循声望去,竟然是……怎么是他?

这时朱宇回想起来刚才陈元帅怪异的表情了,要是自己也一定会怪异。

“你起来……我已经废除跪拜礼仪了。”朱宇晃了一会神,把那人跪滞在地上,朱宇不由不好意思,尴尬说道。

“谢陛下!”那人站起来,有些激动,对朱宇说道:“臣是郑氏后人,当初先祖郑成功协助东武帝建立不世伟业,可惜郑克爽败坏祖宗荣光,竟然投降满清,弄得大明沦落自此,臣先人很多人不忍心如此背弃祖先背弃华夏……”

郑氏后人投靠满清致使南明流落吕宋,朱宇听说过,而这个人竟是郑氏后人,可是他怎么会跑到米沙人里面充当狗头军师。

“先不说这些吧。”朱宇抬抬手阻止瘦子继续说下去,要是把那历史说完,估计这一天就废了,于是转开话题,朱宇问道:“你怎么跑到他们族人里面去了?”

瘦子郑泽辅脸色一红,咬咬牙,似乎做了重大决定一样,“回陛下,臣早年接到我郑氏天地会命令前来宣誓效忠陛下的,好不容易通过海面满清以及吕宋西班牙的封锁,到达陆上,却被当地人抓住,是他们救了我,头人见我机灵,就一直把我留下来……”

说到这郑泽辅看看头人,忽然发现他不会华语,安下心,继续说道:“臣不能背信弃义,况且臣听闻西班牙正与我大明交战,所以……所以一直拖到今天才见到陛下……呜呜……”

朱宇明白了,感情这个郑泽辅起初是被要挟留在米沙部落里,至于后来说不定是自己愿意了,这人很胆小,估计真的是怕西班牙人才不肯去见小明朝的人,可是朱宇就奇怪,天地会怎么会派这么胆小的人来,看来也不是真心归顺自己的。

“那你怎么帮着他们攻打华人?”朱宇忽然想起来这个郑泽辅当初是个狗头军师来着,于是问道。

“我……我不知道这里的华人就是陛下,要不然给臣十个……百个胆子也不敢呀。”郑泽辅胆怯说道。

“那要是其他华人,你就会忍心打吗?”朱宇有些生气了,这叫什么,汉奸吧。

“不……不是……头领已经答应不伤害无辜的华人的。”郑泽辅小心说着,很是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朱宇杀掉。

“陛下,天地会当初是郑成功将军建议组织的,目的是留在神州查探满清、联合华夏热血之人的,据我朝记载,百年前还为我朝提供很多帮助,可是百年来,满清加强海禁,西班牙也封锁海面,所以没了来往,如今有了消息,得到他们帮助,可是我大明光复的强大力量呀!”陈光辉见朱宇与郑泽辅越说下去越偏离主题,而且朱宇还很不高兴,于是说道。

朱宇愣神,是自己有些激动了,真个历史段是华夏最衰弱的时期,朱宇对这种苦难之中投降外人对付自己族人的人十分痛恨,可是经陈光辉提醒,他恢复了以往的清醒,说道天地会,太平天国运动时候,天地会在两广福建活动得十分频繁,而此时……黑旗军!朱宇眼神明亮起来……可是随即有黯然下去,黑旗军经过清法战争投降满清,现在应该在台湾编制中吧。

“你可知刘永福的黑旗军?”朱宇还是决定问一问,毕竟这个世界已经和原先历史不一样了。

“臣知道,早些年,黑旗军是我天地会的一支,后来反清失败,败退到安南,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郑泽辅见朱宇脸色好转,安下心来,但是态度还是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的。

“这些年的情况你不知道吗?”朱宇想到郑泽辅好早就被压在米沙人当中,但是这些都是重要的信息,朱宇十分想知道,所以抱着一丝丝希望问郑泽辅。

“臣……不知……但是,臣可以……陛下让人保护臣回去,一定能知道得清清楚楚。”郑泽辅又担忧起来。

“好吧,陈元帅你安排人保护他回去,恩就和马克说说,让他主持一次去满清的贸易,顺便带上他吧。”朱宇一直想了解神州大地的情况,但是一直很难进入里面,即使进入了,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馈消息,得到消息时有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针对满清害怕列强的心理,朱宇决定让华盛公司的德国人带头去,这样就顺多了。

至于这个郑泽辅,他是天地会的人,天地会是个极大的民间组织,获得消息的更广泛些,所以朱宇决定要好好利用这个胆小的人。

…………

…………

归降的米沙人大部分投入到新城的建设中,大大加速了新城的建设,他们头人明白若是背叛朱宇意味着什么,所以安下心向华人学习。

学习当中他十分惊奇,这里华人比他见过的西班牙人还厉害得多,西班牙人所用的机器都没有这里的有些机器先进,还有这里的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还真厉害,若是用它建立城墙,怎么能攻下来?(历史上真正水泥这时候还没生产出来)

于是他派遣很多人到工厂里去学习,工厂不收人,他甚至想朱宇多次请求,朱宇无奈之下同意了他,但是要求必须先学会华语才能进入工厂,这样这些米沙人每天都在学习华语。

适龄小孩子的教育也让这个头人很重视,他又多次找朱宇,最后朱宇又同意人他们进入学校中去。

这过程中朱宇发现这个粗犷头人对新事物新思想接受能力都很强,排斥力也没华人这么厉害,而且这段时间朱宇也发现这些米沙族的民族意识与涅格族一样,都不是很强。

民族意识的产生大多与民族国家联系,这里的米沙人从未建立过自己统一的国家,他们没有自己得文字,对历史的了解局限于民间的传说。对他们历史一番了解之后,朱宇随即释然,对于这样的民族,谁让他们好过就跟着谁,这恰恰是朱宇最想看到的。

“华夏历史璀璨辉煌,据在下了解,华夏各代皇帝之中,有过很多皇帝赐予外族人姓氏,唐朝有皇帝赐姓党项族李姓;也有很多皇帝给属下们赐姓,大明朝赐予三宝郑姓,我族真心归顺陛下,请陛下赐予我族姓氏。”

过了三个月,是华夏人最隆重的春节,朱宇召集所有大臣做年会总结以及接下来的计划安排,不料涅格人大长老率先说道。

“理当如此,从此再无涅格族一说,我们便是华夏一员。”与大长老同来的族人附和说道。

众大臣也纷纷点头同意,毕竟和这些人交道打多了,他们名字却那么拗口那么难记,很让人苦恼。

“大长老能融汇到我华夏大家庭中,值得大家赞许,我华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求实拓新的良好品质希望大长老能普及到华夏新成员当中,至于赐姓,我可以赐予你们一族姓氏,但是自古有天子赐姓,也有民间自己改姓的,你们愿涅格族的宗室我不甚了解,若是因赐姓而造成不必要麻烦就不好了,华夏有百家姓,你们大可以依照自己情况改用我华夏的姓氏,这样可好?”

“还是陛下想的周到,我们谨记陛下教诲,毕当弘扬华夏优秀品质。”大长老点头说道。

原来涅格人这么说,剩下的米沙族有些不好意思,头人是个明白人,此时不说什么就有些不应该了,“我族情况有些复杂,可能要些许时间才能学会优秀的华夏文化,所以可能要就一些才能如他们一样。”

朱宇理解点点头,那头领感激不已。

“这一年是我族最为重要的一年,不下于当初太祖创立大明,东武皇帝挽救大明,这一年我们度过最为危难的时期,同时也在陛下英明领导下完成转变,渐渐复苏,甚至已经强过危难时期之前的大明,以此下去,光复神州指日可待。”

这本来是李鸿基开场词,可惜原涅格族大长老抢先发言,但是此话一出,立即掌声阵阵,人们脸上也露出激昂神情。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