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一章 惊呼进行时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时间关系,新一天的晨报并没有报道太多关于《红番区》的消息,只有好莱坞的几家主攻影视业的报纸郑重其事的报道了《红番区》首映的盛况,以及褒贬不一的影评。

或许是因为程龙的表现太过抢眼,影评虽有好坏,但对于程龙的动作戏都是持以肯定的评价。无他原因,只因为这部的《红番区》让美国人看到了什么是现代动作戏,什么叫做惊险特技。

不同于传统的快枪说话,也不是近几年的科幻特效,《红番区》的上映,实打实的为美国好莱坞带来了新的思路。将港式的打斗与美国枪战结合,《红番区》绝不是最成功的那个,事实上,许嘉也不知道哪个算是最成功,但是包括他在内,很多电影人都看明白了,《红番区》绝对是时下最耀眼的,没有之一。

时间跳到晚上,不错所料,当天的各大晚报就如同约好一般,纷纷报道《红番区》首映巨额票房,不需要计算,首映过千万的电影,票房过亿只是个时间问题。

非刻意的宣传才是最好的宣传,惊奇引发好奇,接下来几天,人们一方面继续关注《红番区》票房是如何一路飙红,又因为朋友推荐或者本人好奇而走进影院,为票房增长贡献一份力。场场爆满并不能让影院老板满足,他们开始尝试加映场次,却依旧无法让井喷一般的市场饱和。

无他,有些影迷是第一次观看,而有一些则是重复观看,许嘉拍的《红番区》绝不是单纯的复制,当新奇沉淀后,观众再回头观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依旧可以在不经意间挖掘之前忽略掉的部分。

“怎么?有个黑婶婶,让你很惊奇吗?”片中昌叔的这句话,在黄肤sè的观众看来,不过是句玩笑话,但是在八十年代初期的美国,却恰到好处的点出了黑人的境遇。经历过六十年代的抗争与七十年代的积累,八十年代后,美国黑人们开始光明正大的争取自己的权利和zi you。

主角马汉强回答昌叔,“挺好的”点名自己了立场,随后是昌叔与他胖胖的黑人妻子拥吻。本来只是为了喜剧效应,以及许嘉恶趣味的作祟,但被影迷多次看过之后,更感觉像是一个善意的提醒。

另外,影片后半部,主角马汉强与南茜来到飞车党的据点,与小混混打斗之后,说的那番真心话,更是似有似无的透着某种疲倦。

“你们是不是以为成群结党的去打人,偷窃,恐吓,收保护费就可以过下半辈子?为什么要变成一个每个人都讨厌的社会废物?(英语)希望下次见面时,不是我打你,你打我,而是坐下来一起喝茶(粤语)”

这种坦白中除了无奈还有一种难以理解蕴意,如果是从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成年人口中说出来,并不会多引人注意,更不值得美国观众深思,但如果是从一部国外导演拍摄的戏中,从一个亚洲演员口中说出,就真真的是刺到美国人的心坎里。

做个类比,无非就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被父母训斥,早已习以为常,左耳进右耳出,但如果猛然一次被邻居家的同龄人费解了,鄙视了,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淡定。

偏偏许嘉这个导演做的隐秘,没有直来直去的揭示美国当代青年的迷茫,而是让主角处于一种被动,反抗,在激烈的打斗之后,说出这么一短话。

可以说是主角马汉强作为一个香港jing察的无奈,也可以说作为外国人的费解,更可以说是弱者的某种控诉,反正许嘉绝对没有明说,他只是让这一切看起来带着朦胧,只有把这部片子看过多遍之后,才会觉察出这种蕴意。

然而,这时候,观众已经被多次带入到了程龙所饰演的主角的遭遇了,立场基本上就固定在主角马汉强的角度上,绝大多数人即便被刺痛了,也只会感叹导演和演员的功力,而不是去发泄不存在的愤怒。

相比于这个时代的美国影片,《红番区》最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在于,一开始出场的飞车党只是混迹在贫民区的小混混,却不是片中的最大反派。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飞车党在真正的反派黑手党的压力下,露出了他们的底细和恐惧,到影片结束时,更是差不多被洗白。

然而,这种“洗白”或者说解体,是在绝对死亡的压力下的急速促成的,恰好对应了主角马汉强打架后的那番话——飞车党的营生过不了下半辈子。

于是乎,几天以后,当人们适应了《红番区》令人惊叹的票房成绩的时候,开始有各种各样的影评人深层次的挖掘《红番区》的内涵,而非再局限于令人眼花缭乱的打斗和特技场面。

“毋庸置疑,来自香港的一名年轻的导演、编剧,用他的电影为我们的正在迷途的年轻人上了一课。”《基督科学箴言报》

“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但它的成功却不仅仅源于他的商业因素。”《好莱坞报道》

“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再是那串不断增长的数字,更多的目光则投向生活中的《红番区》”《今ri美国》

“今年到现在有两部打动人心的片子,《小鬼当家》《红番区》,恰巧,两部电影都是来自香港的嘉禾电影公司du li制作的,更巧的是,它们出自同一个编剧之手,最巧合的是,这个编剧不仅是《小鬼当家》的监制,更是《红番区》的导演——哈利·波特先生。据说,这位波特先生正在为新开拍的影片选角……”《纽约时报》

并不是所有报纸对于《红番区》持肯定的评价,也不是所有肯定评价的报纸都需要用数不尽的惊叹句来赞美它。事实上,媒体们很多时候,只要实话实说就够了。

嘉禾的目的达到了,何贯昌、程龙、许嘉他们这些人的目的都达到了,对于这部已经上映的影片,剩下的时间就是喝着茶水,看着报纸,盯着数字。

这种事情有很多人抢着做,许嘉却没有那个兴趣,他很忙的。既要抓紧时间偷偷的跟赵亚芝幽会,又要忙着拉起新剧剧组,如果不是有沈长寿帮忙,他还真是做不到两头兼顾。

《纽约时报》报道的消息就是在许嘉的示意下散播出去的,观众惊呼还在进行,但是属于他的已经结束,知道《红番区》成功了就可以了,知道拍《红番区》时候,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拉赞助的时候,打的赌赢了就可以了。

眼下能让许嘉暗爽的除了即将得到一辆通用汽车赠送的概念车(就是许嘉拍戏时候设计的那种后世流线型跑车),还有就是面试演员时候遇到的某个黑人帅哥。

见到他时,许嘉瞪大眼睛,十分仔细的看了看手中的个人档案,费了好大劲才没叫出声!

;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