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上清观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想你们先去试探一下他的看法,至于说到哪种程度,你自己把握,千万不要引起她的反感就好。”方大智说。

夏其道:“这事儿还得雷小胖出面,但先还不能直接告诉他实情,得想个妥善的法子。”方大智点点头:“相信你处理得好,这也是我父亲的意思,他觉得你做事稳重可靠,值得信赖。”

见事情谈得差不多了,风老爷子说今天还约了西山上清观的主持志秋道长喝茶聊天,便要告辞。夏其也说下午还要和雷小胖一起去店里里看看,于是和窦豆约好了出发的时间,众人各自散去。

风老爷子带着白知易,打了个车直奔西山。

上清观是一所汉代的道观,位于西山山麓,可附瞰西江。隋末唐初扩建到现在的规模,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和本世纪八十年代,经历过两次大的修葺。整个庙宇依山造殿,凿崖成像。主要建筑一层一层依山盘旋而上,就像一个“玄”字,寓意道德经中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它也是西洲市最大的一所道观,庙宇占地300多亩,内植奇花异木无数,古树参天,松柏森森,阴翳蔽日,幽邃静寂。况且西洲多雾,山中常年云雾缭绕,的确如仙境一般。数百年来,每逢初一、十五或清明佳节,香客朝山,游人踏青,道观内香烟氤氲缭绕,山路上行人络绎不绝。

老白虽不是头一次来,但听风老爷子一路讲解观中的岩造图像、石刻浮雕,还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赋诗题字,更觉心神俱佳,仿佛自己长袂飘飘,腋下生风,如登仙境。

两人说笑首,一路拾级缓缓而上。风老爷子突指着前边一座大殿笑道:“那就是上清观的主殿三清殿了,据说这里的签非常灵验,你不妨去求上一支。”

白知易听说,好奇心大起,便几步走进殿中,捻了炷香,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拿起签筒摇晃起来。

只听哗哗哗签

筒一阵响,跳出一支签来。白知易拾起来找旁边的道士换了签文,却是一支中签,上有一首诗:“奔波隔阻重重险,带水拖泥去暮山,更望返乡求用事,廿年千里堪回还。”下面一行小字写着:“解曰:退身可得,进步为难,问道宜扬,莫望龙泉。”

见只是中签,白知易心中郁闷。而签文又晦涩难懂,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风老爷子看了,也摇头说:“这签难解其意,或许暗藏天机。不知道志秋道长是否能知晓其中奥妙,待会儿请他指点一二。”

“呵呵,要找老道讲解什么?”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走进一位头戴道冠,身穿青色布袍的高瘦老人,颌下一捋灰白长髯,宛然世外高人的模样,正是上清观的主持志秋道长。

白知易暗道:“此老果然仙风道骨。”只听风老爷子笑道:“道长来得正好,我这学生正为这签文难解犯愁。”

志秋看了一眼白知易,奇道:“这位年轻人骨格清奇,气度不俗,像是有大福缘之人,会有什么难解之事?”说着接过白知易递上来的签文,扫了一眼,又笑道:“世间之人,求签都喜上上之签,但我却以为,中签才是最宜。”

“噢?”白知易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理论,大为吃惊。

“得上上之签者,往往以为自己受神灵庇佑,凡事则不必用心。须知万事虽有前定,总需人为。人若不为,由上上而下下者,同样比比皆是。就如同《道德经》所言,大音希声,大像无形,这有与无,阴与阳之间,总是在不停地互相转换。而得中签,前程全凭自身,上下就在一念之间,得签者便百倍努力,反而常得正道。”

白知易疑惑了:“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道德经所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当作何解?”

志秋哈哈大笑道:“无为非不为,而是顺道而为,不妄为,不强势为,不逆道为;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目的还是在于无不为啊。”

风老

爷子在一旁也含笑点头。

白知易恍然大悟,忙向志秋稽手行礼道:“道长一席话,令晚辈受教了。”

道长请两人到山中的一间凉亭坐下,有小道已将沏好的茶端了上来。

茶是风老爷子最喜欢的盖碗茶,它实际上是指沏茶所用的茶具,茶碗扁圆,上有茶盖,下有茶船子,最初由蓉都传入西洲,文人雅士又称其为“三才碗”,意指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这茶具相传是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发明。在蓉都和西洲各个茶楼里,茶盖的使用还有特殊的讲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

时值隆冬,这间凉亭寒意逼人,两位老人却丝毫不以为意,品茶聊天,相谈甚欢,倒是白知易有些怕冷,将身上的大衣裹得紧紧的。

风老爷子呵呵笑道:“我这位学生,平时喜爱昆腔京曲,奇门数术,只是不爱习拳练武,体质就要差些,可惜了一身好根骨。”

道长笑道:“小白确实根骨极佳,只是心性未稳,以后如果能专心修习,必有所成。”

白知易不禁汗颜,他也知道自己有些天赋,就像这些奇门异术,稍加点拨便可以很快领会,只是自己全凭一时爱好和兴趣,从没想过要往深里发展,是以虽然学了不少东西,可以在常人面前卖弄一二,但遇到真正的内行,便要露拙。志秋道长说得确实有理,看来以后要磨练心性才是。

风老爷子听他说修习,突然想到了夏其,于是对志秋说道:“小白还有一位朋友,机缘巧合之下,激活了天眼术,能预测未来之事。”

一听这话,道长忽然激动起来:“什么,有这样的事?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