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品茶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的西山已是树木葱郁,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绿色。山中随处可见的黄桷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种,即使在缺少土壤和分水的崖壁上,它也能伸出长长的根,绕过石头去寻找远处的养分,顽强地生长着。更奇特的是,黄桷树四季常绿,并不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它长出新叶的时间就是移植到这块土地的时间,所以,每一棵树落叶和发新叶的时间都不一样,那些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树,粗壮的树干上,嫩绿的新叶常常与深绿的老叶并存,仿佛在揭示生命长青的奥秘。

有些老人就像是黄桷树,虽然历经沧桑,却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当夏其看到面前的志秋道长和方老爷子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觉。

方老是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出身,解放后长期担任领导干部,虽然看上去瘦弱,但却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志秋道长更不用说,平日修练甚严,长期锻炼,比同龄的方老还显得年轻,加之留着一络长髯,头顶仙冠,身披道袍,手执一把拂尘,就是传中说仙风道骨的模样。

但夏其觉得他们的气场还不止于此,两人背后肯定还有更多的故事。

老白恭敬将两个纸盒递给道长,道:“老师托我向二老问好,还给二老带了几盒新茶。这是西大农学专家今年新培育出的绿茶品种,来请老师取名。老师说当年与道长在西山品茶论道,收获甚多,因此给它取名‘西山秀芽’,这是第一批炒出来的成品,他特意嘱咐,一定要请道长和方老先行品尝。”

志秋一挥拂尘,伸手接过茶叶,笑道:“风老有心了。”

方老兴致勃勃地说,西大的农学系全国闻名,出了不少知名专家,这个茶叶想必是极好的,正好用西山的泉水来冲泡。

“好说,说好。”志秋往桌上的一个大瓷茶壶里丢了一把茶叶,拿起一个暖瓶往里倒开水,一边倒一边说,“这里就是刚烧开的山泉

水,只是老道这里条件简陋,没有上好的茶具。”

方老摆手说无妨,我等岂是那买椟还珠之人,莫因外物丧了道心。

一会儿茶汤已成碧色,道长又从柜子里拿了四个粗瓷茶碗,给每人倒了一碗。但见茶叶条索紧直细秀,翠绿鲜润;内质汤清碧绿,香气鲜嫩浓郁。

二老异口同声赞了一声“好茶”,夏其拿起来喝了一口,也觉滋味鲜醇,初尝略苦,回味甘甜,不由说道:“在道长的仙居里喝到这样的好茶,不由想起卢仝的《饮茶歌》,真是令人神清气爽。”

说罢吟诵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方老饮了一口,却缓缓说道,这《饮茶歌》对古人饮茶风气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宋以来,几乎成了人们吟唱茶的典故。嗜茶、擅烹茶的诗人墨客,常喜与卢仝相比。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卢仝写这首诗的本意却并不在此。

夏其和老白当然知道,这首诗在最后忽然笔锋一转写道:“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诗人虽号“茶痴”,但对贡茶给茶农带来的痛苦非常同情,希望官府能给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

只听他又说:“只是世人都只记住了这几句,对后面提出的问题却充耳不闻,实在是辜负了诗人的心意啊。”

道长又提壶给每个人的碗斟满了:“老干部心忧天下,我们这些方外之人倒想不到这么多了,来来,再喝一碗。”

方老白了他一眼道:“说起来,这卢仝也算是方外之人,他自号玉川子,未及弱冠便隐居在嵩山少室山之中。他不愿仕进,家中贫困,只有图书堆积满屋。后来移居洛阳之后,也仅有破屋数间,家中仅靠邻僧

送米度日。朝廷两度要起用他为谏议大夫,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其实是初唐四杰卢照邻的嫡系子孙,也算世家子弟,还与韩愈、孟郊等人交好。”

老白插嘴道:“他在洛阳的生活状况便是韩愈的文章所记载,这些朋友都十分佩服他,韩愈尊之为先生,孟郊在诗里称他‘君文真凤声,宣隘满铿锵’。”

“只是可惜甘露之变时,他正在宰相王涯的府中留宿,被无辜牵连而死,哀哉,哀哉!。”老道说着,一脸悲愤之色,原来他并非不知道这段典故,只是起初不愿提起而已。

夏其见大家情绪激愤,不由道:“后世评论卢仝性格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诗文特异,自成一家,也算是大家宗师。我还记得贾岛有一首悼念诗,最后是这么几句:在日赠我文,泪流把读时。从兹加敬重,深藏恐失遗。可见同时代的人,对他也多加推崇。何况先生清名留于后世,也不枉这一生了。”

四人感叹了一阵,又饮了几碗茶,老白又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道长觉得茶好,能否赐下墨宝为它题名,老师取的名字加上道长的书法,堪称双绝。以后传出去,也算是一段佳话。”

志秋笑道:“定是你那老师教的吧,这老家伙,还是这个脾气,什么事儿都要绕着弯来说。也罢,既喝了你们的茶,写几个字也算不了甚么。”说着,就在桌上铺开一幅四尺生宣,提笔饱蘸浓墨,一气写下了“西山秀芽”四个大字。

大家拍手叫好,老白待墨干了,小心翼翼地卷好,从包里拿出一张丝绢裹上,说道:“这真迹我便保存了,农学院那帮家伙拿去做招牌,只用复制即可。”

夏其说:“不如回去裱糊好了,让他们挂在农学院的门厅处,让众人欣赏,总好过你独自藏在家里。”

老白连连摇头:“那帮家伙那里知道欣赏书法,万一弄得这幅字残破不全,没的辱没了道长的名声。”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