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明争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落西山,檀京城笼罩在一片血色的黄昏里。

子书珩骑在马上,仰头望着城门上方的“檀京”二字。

这座古老的城,因子书一脉而存在,因子书一脉而昌盛,也曾因子书一脉而垂危。

据说一百年前,长平闻人攻到了这里,子书一脉不肯降,长平皇帝便下令屠城,于是七十多年后,天昭帝带领其他三国攻到长平国都,问都没问对方肯不肯投降,直接以牙还牙,屠空了那座城,闻人皇室夹着尾巴逃到澜沧江南,后又被义宁吞并,至此,似乎统治神州大陆三百多年的闻人一脉终是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

可闻人一脉死绝了么?

没有,至少无咎还平安无恙地活着。

无咎,与他子书珩的身世一般复杂,但无论谋略和智慧,还是身体和武功,都比子书珩要强出太多太多,在这看风平浪静似实则波涛暗涌的盛世,这位高深莫测的智者,到底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子书珩悻悻然地吸了吸鼻子,他只有三年寿命,也不知能否看到无咎实现自己的夙愿。

吴顷骑马候在他身边,突然迎面刮起一阵邪风,吹得子书珩碎发凌乱,披风斜飞,他便轻声唤:“主子。”

子书珩唇角意味不明地勾了一下,抬手摸了摸腰间的酒葫芦,他此番回归,首要目标便是在皇权的掣肘下,找出操控易千面的幕后主使替噬心报仇。

可谓是危险与挑战同在,激情与乏倦共存。

他双腿轻轻夹了下马腹,马儿便迈起轻盈的步伐,行到城门处,守城卫兵纷纷向他单膝跪地行礼。

子书珩淡声道:“都起来吧。”

“谢王爷。”

长宁街是檀京城最繁华的一条街道,街道两侧建筑栉次鳞比,商铺相连,酒招飞扬,百姓们熙攘往来,车水马龙,正是晚饭时间,各家各户点上了火烛,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快看,那是大将军王和骠骑将军!”

“大将军王回来啦!”

子书珩骑马缓步过市,百姓们一拥而上。

“大将军王,这是草民家里养的土鸡下的土鸡蛋,每个都是双黄!”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递上一个竹篓。

“大将军王,这是俺家秘制的桃花酥,绝不比宫里头的味道差!”头戴纱巾的少女满面春风地说。

“大将军王,这是草民今天新出炉的牛柳,您尝尝!”屠夫举着一个餐盒。

子书珩哪里能提得动这些玩意儿,他只是笑,吴顷替他代收。

今非昔比,他在翰朗一战成名,广受檀京百姓的爱戴,要知道,三个月前,他在长宁街晃荡,迎来的却只有骂声,曾经还有一习武之人朝他丢了一个鸡蛋,他一个大意没有用真气护体,硬是被这个鸡蛋砸得半个月下不了床,这件事后来便成了满朝文武的笑柄。

那一阵儿他们碰头后总会这样说:看吧,天之骄子若想堕落,也只在一夜之间。

两人穿过人群,路过风雨逍遥楼,这是檀京城最大的妓院,花红柳绿的姑娘们齐刷刷地站在门口,一边朝他抛媚眼,一边捏着帕子招手,老鸦名唤七娘,是个三十多岁的半老徐娘,笑盈盈地说:“王爷,大家都等着您呢,进来坐坐啊!”

子书珩笑着连连拱手,眼神佻达恣意,“七娘可饶了本王吧!本王才回来,哪有精力陪姑娘们玩儿,先容本王回去歇息歇息!”

七娘笑得花枝烂颤:“那您明儿可一定要来啊!楼里的头牌可等着您哟!”

子书珩风流潇洒地一摆手:“啧,本王出去转了一圈,你这儿的头牌可得换了啊!”

这是嫌弃她这里的姑娘们姿色平平,七娘立刻说起恭维话:“王爷便是这天下最俊的美男子,我这儿的姑娘再美也美不过王爷您啊!”

子书珩眉眼含笑地离开。

回到府上,他连晚饭都没吃便歇下了。

酉时三刻,一声闷雷划破长空。

吴顷蹲在檐下,看着暴雨欲来的夜幕。

管家林晚泊找到他,与他商量:“主子现在不同以往,为免落人口实,回京理应先去面圣才是啊。”

吴顷想了想,说:“王爷自有分寸,这一路着实乏了,即便面圣,体力恐也会不支。”

结果他话音刚落,大内总管子满便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吴顷见是他来,立刻差人去通报子书珩,他上前热情招呼子满,往子满怀里塞了一袋银子:“公公稍事片刻,王爷身子抱恙,还望公公担待。”

子满把银子收进袖里,似笑非笑:“不碍事。”

不消片刻子书珩便走了出来,在大堂中央坐下,说:“公公可有什么要紧事?”

子满躬身,向他行了礼,“也没什么要紧事,就是陛下想您了。”

子书珩浅笑:“陛下倒是挺心急。”

他起身,管家给他披了蟒袍外衣,正准备走,子满说:“王爷一个人去便是了。”

吴顷神色一僵。

他是子书珩的贴身护卫,除了面圣的时候,没道理离开半步。

“呵。”子书珩掸了掸袖口,“行吧,备好马车,明早再接本王回府。”

明早……

王爷这是料定自己一夜回不来啊。吴顷无法,也只能应下。

-

闷雷连连,翻滚的阴云笼罩在紫极阁上空。

平阳王子书翊身着四爪蟒袍,坐在椅子上说道:“皇兄听说了么?武林正派本想替天行道杀死投毒书生柳不是,结果被皇叔以他是临阳柳知源案关键证人为由救了下来。”

“嗯。”天兴帝子书祯正在批阅折子,“不仅如此,他还把柳不是藏了起来。”

“什么藏了起来,肯定还在恶人墓里!”子书翊怏怏不快,“恶人墓现在被他捏造成是皇陵,那里面的宝藏也没法充公国库了。”

子书祯抬眸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道:“你这是跟谁置气呢?先帝的规矩在先,敬和皇太妃既然已经入土,再咬着恶人墓不放,那便是我们的不是了。”他执笔在奏折上写下批注,“当然规矩也并非不能打破,只是还需要时间。”

“臣弟就是不甘心!也不知先帝为何要在律例里加上这么一条,如今竟被他钻了空子。”子书翊一脸不忿,“他说什么就是什么,黑的也能被他说成是白的!不仅如此,他还太过嚣张,为了抵抗车骑营,竟私自调遣了铁骑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虎符在他手里,只要不入檀京,怎么调兵养兵是他自己的事。”子书祯合上折子,“他嚣张也有嚣张的道理,若是朕派你去翰朗打仗,你能保证两个月就夺回失地凯旋?”

子书翊被他说地一噎,“仗都打完了,皇兄还不收回他的兵权?”

天兴帝刚要开口,就见子满走了进来,他走到天兴帝身边,躬身小声说:“陛下,大将军王来了。”

“嗯。”子书祯眼神疏淡,“那你便代朕去问他这么一句话吧。”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