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再见子书祯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正午,檀京城门。

烈阳高照,守卫们正忙着排查进出百姓的身份文牒,看到一个长相粗犷的男子架着一辆马车而来,两个守卫当即拔刀喝道:“站住!”

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着深褐色宽袍的男人,大约三十几岁,身材中等,模样普普通通中规中矩,换言之就是没有特点。

他笑着往守卫手里塞银子,兴许是早已习惯了这种套路,守卫不动声色地掂量了一下那钱袋子的重量,对身旁另一个守卫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诚意很足。守卫再看向这两人,目光审视地打量着他们,讲话的语气却稍微软了几分:“干什么的?哪里人?可有身份牌?”

给他塞钱的那人微笑着说:“我名叫苏衡,三个月前是檀京人,现任大翰议和使一职,所以算是大翰人,这位是我的家仆,他叫吴小刻,翰宁人。劳烦军爷通报一声,大翰使臣求见陛下。”

守卫一听,拎着钱袋子的手蓦地一顿,又将这个自称苏衡的人仔细上下打量的一番,怀疑地向他确认:“……大翰使臣?”

“是,大翰使臣。”这人轻轻咳一声,又强调了一下自己的名字,“苏、衡!”而后缓缓露出得体的笑容,“我王有重要的事情与陛下相商,但写信实在不放心,只好派我来亲自走一趟。”

守卫这下才算是信了,忙把钱袋子还回去:“这银子要不得!”

“不碍事不碍事。”苏衡推搪,“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守卫依旧很有原则:“使不得使不得!”

“那好吧。”苏衡没再为难对方,十分干净利索地把钱袋子塞回了自己的袖袋里。

守卫莫名感到一阵失落:“你、你在这等着,我这就去向将军通报。”

苏衡拱了拱手:“那就有劳军爷了。”

-

紫极阁。

天兴帝子书祯坐在桌后,看着王淮温声问道:“侯爷认为,车骑营对上铁骑营,胜算如何?”

王淮一听这话便知他这是想攻打子书珩了,如实道:“车骑营今年已集齐三十五万大军,铁骑营目前二十五万、撑死了二十六万大军,翰宁又不同于易守难攻的翰朗,胜算还是大的。只是这子书珩用兵奇诡,想要打胜仗,还是有些风险的。”

子书祯说:“子书珩若是不在翰宁呢?”

“那便只有吴家兄弟守城,他们虽骁勇善战,但在运筹决策上比起子书珩差了不少,一举夺回四城应该不难。”

“呵,还真是不巧了。”子书祯笑了笑,“朕刚得到消息,子书珩人不在翰宁,朕看呐,侯爷明日便启程北上吧!”

同在紫极阁的还有师长夷、海迟庸、海云智,子书祯说完这番话,就把目光落在师长夷身上,师长夷察觉到他的视线,从容抬眸,两人视线隔空相撞。

一如往常,子书祯未能从师长夷脸上窥得丝毫情绪波动。

“他不在翰宁在哪里?”王淮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子书祯没有回答,后背靠在椅子上,端起茶盏吃茶。

海云智低笑一声:“侯爷日夜为车骑营操劳,看来没听到关于义宁长公主腹中胎儿的那些传言?”

王淮怔了怔,皱起浓眉:“子书珩南下滇和了?”

海云智说:“他再不去滇和,恐怕就保不住他那尚未出生的子嗣了!”他状似怜悯地摇了摇头,“子书珩遭殃便罢了,居然还连累了不妄大师,唉……”

王淮清楚这里头牵扯的东西很复杂,没再多问,对子书祯附手行礼:“臣此次出征定能夺回翰宁、翰芝、韩诺、翰云四城!”

子书祯放下茶盏,凛然道:“朕相信侯爷一定不会让朕失望!”

这时子满疾步走进来,凑到子书祯身侧,用别人听不到的声音说了什么。

子书祯挑了挑眉,奇道:“大翰使臣?”

旋即他乐了:“诸位爱卿,子书珩派了一名议和使来见朕,你们说朕是见还是不见?”

四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许讶异。

短暂的阒寂过后,师长夷第一个开口:“为何不见呢?”

海迟庸也说:“臣也认为有必要见一见。”

海云智面色凝重:“臣以为不妥,那万一是顶尖高手,想要刺杀陛下呢?”

师长夷低低地笑了一声,眸中透出嘲谑。

海云智压着怒意道:“丞相大人这是何意?”

师长夷直言不讳:“我笑小阁老蠢啊!”

“你!”

“来使进宫自然是要搜身的,若是身上带着刺杀用的武器和暗器,直接就交代在外头了,怎么可能见到陛下?”师长夷不紧不慢地说,“他既然见到了陛下,有侯爷在,怎样的顶尖高手能当着侯爷的面刺杀陛下?”

王淮排在知微阁高手榜的第五名,排在他前头的是不妄、无咎、血衣、秦知微四人,海云智当即道:“血衣呢?万一这人是血衣呢?只要他能得到易千面做的人皮面具,我们谁能发现他的身份?”

血衣啊,他正藏在我府中呢,而且没有破晦刀,他也是打不过王淮的……师长夷附手作揖,顺从地说:“小阁老所言甚是,是臣思虑不周。”

海云智不屑地冷哼一声:“陛下,这种紧要关头,子书珩派使臣来见,他能安好心吗?子书珩向来诡计多端,臣以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可不必在这件事上劳心费神。”

海迟庸浑浊的眸子微微沉凝,似乎也被他给说服了,但细细斟酌一番,他还是道:“道理是这样没错,可见了我们能够了解到对方的意图,似乎也没损失什么。”

子书祯明显有些烦躁,阖了眼,沉声问:“侯爷认为呢?”

王淮心中暗骂问我作甚,我啥都不知道啊!沉吟片刻,说:“臣以为吧,这见也行……”

那句“不见也行”还没来得及脱口而出,子书祯便摆了摆手:“传吧,让他进来。”

子满躬身应道:“是。”

王淮:“……”

很快,那个自称是苏衡的男子从外头走了进来,见到天兴帝,也不跪,只躬身行了礼:“外臣苏衡见过陛下。”

殿内的人开始无声地打量他。

子书祯对他的失礼感到十分不快,但他要面子,绝不会自己问出口,海云智替他把话说了出来:“大胆苏衡,为何不跪!”

苏衡脊背挺直,笑道:“苏衡只效忠一位主上,目前还未有易主的打算。”

海云智对子书祯说:“陛下,他这般无礼,不如先打三十大板,看他是跪还是不跪!”

师长夷再次嗤笑道:“小阁老,大凉乃是礼仪之邦,昭和年间,义宁使臣觐见先帝,素来不需行跪礼,于是便有了凉义之好的美谈,如今到了陛下这里,竟因使臣不肯下跪便打三十大板。”他像是深感遗憾地摇头,“大国就该有大国的样子,这说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待侯爷收复翰宁四城,因为这件事影响铁骑营的归顺,那才是因小失大。”

师长夷还在慢条斯理地说着,苏衡轻轻抬眸看了过去,恰好对上师长夷的目光,师长夷双目幽若清潭,忽然对着他极轻地眨了一下眼,苏衡面无波澜,心中却蓦地泛开涟漪,生怕暴露,只与师长夷对视了短短一瞬,便又垂下了目光。

PS:PS:收尾阶段特别卡文,偶尔断更,不会坑。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