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冠礼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礼堂的祭坛前,文武百官已经恭候多时,段忘容也站在队伍里。

王皇后轻轻拉起她的手,温声安慰:“虽然已经错过了时辰,不过魏王吉人自有天相 ,想必定能平安无事地出现在司礼堂,王妃不必太过担忧。”

段忘容面无波澜:“谢皇后娘娘关心。”

“本宫知王妃乃枪神之后,想亲自前去营救,只是魏王此行有羽林军护送,王妃若是去了,反倒不合适。”王皇后语气平缓却又不失威严,“王妃切记,嫁给了魏王,便成了大凉的媳妇,但你身份特殊,一言一行不仅代表魏王,更代表着义宁,这种时候,最佳的办法便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段忘容这回儿没有吭声,而是冷漠地收回了手。

就像什么都没发生,王皇后脸上依然是得体的笑容。

段忘容抬眸望向前方,天兴帝坐在祭坛一侧的金銮下,神色颇为平静,师长夷身形清瘦,站在百官最前列,脸上也看不出什么表情,反倒是看似与子书珩最不相关的海迟庸完全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段忘容刚刚已经从王皇后这得知了子书珩在长宁街遇刺的消息,想要立刻赶去长宁街保护他,可前来参加魏王加冠仪式的百官没有一人离开,她又怎能贸然离席?

她害怕再也见不到子书珩,可她现在能做的,似乎也只有相信他。

时间渐渐地流逝,烈日爬升到头顶,放肆地烘烤着大地。

官员们站得甚是疲惫,年老的甚至出现了中暑的迹象,被太监搀扶着离开。

段忘容心急如焚,听见有人小声议论。

“这么久还没来,怕是凶多吉少啊!”

“不至于,丞相大人还在这里呢,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丞相定然是第一个赶过去的。”

“若真有个三长两短,平阳王恐怕也会被追责吧。”

“呵,那就得看陛下是怎么想的了。”

段忘容心慌难耐,事实证明她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强大,她在很多事情上都能保持镇静,或许并非她有多么的沉着,而是因为她根本不够在意——子书珩让她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她已经尝试过了,在子书珩身上,她无法顾全大局。

王皇后那番话表面上是劝她莫要冲动,实际上未尝不是一种怂恿。

即便天兴帝可能抓着她的冒失举动不放,甚至上纲上线治她的罪,借机向义宁发兵,哪怕是背上任情恣性有辱身份的骂名——

即便如此。

她也决定亲自赶过去。

此情此景,她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若是子书珩有个三长两短,她注定会后悔一生。

就在转身的一霎那,她听见太监喊:“魏——王——驾——到——”

段忘容心弦猛地一颤。

紧接着,她远远望见子书珩脚踏红毯,步伐缓慢而沉重地走上了祭坛。

他受伤了,石青色龙袍染上了血污,左肩头与腕部格外浓重。

但他在第一时间看向了自己的王妃,并漾开唇角,露出一抹安然的笑。

段忘容热泪盈眶,心酸不已。

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子书珩的目光没有在她身上多做逗留,收回后,他俯身跪地:“微臣拜见陛下。”

天兴帝站起身,上前扶他起来,语气听不出是关心还是讥讽:“皇叔受了这么重的伤,理应先去见太医啊,何必匆忙赶来?”

血衣和秦知微已经为其疗过伤,后来他们发现箭矢上果然淬有剧毒,然而子书珩体内的本命守宫出自西域毒帝之手,他如今已是百毒不侵之体。

子书珩面色苍白,声音沙哑:“臣岂能让陛下与百官等。”

“皇叔死里逃生,已是我大凉之幸。”天兴帝说,“今日到底是何人意图置皇叔于死地,直接交由刑部去调查。”他望向站在队列里的刑部尚书,“张大人,你得对皇叔有个交代啊!”

刑部尚书附手道:“臣,定当竭尽所能,给王爷一份满意的答案。”

子书珩唇边掠过一丝冷笑:“那便有劳张大人了。”

“皇叔本就体弱,如今又身受重伤,快些行完冠礼,也好早些回去医治。”天兴帝转身,坐回金銮里。

“在此之前,臣还有一事,望陛下明见。”

天兴帝象是有些意外:“哦?不知是什么事,非要现在说么?”

“臣以监军处指挥使之职,弹劾平阳王犯渎职罪,羽林军乃护卫天子的都军,如今兴师动众,竟连埋伏在长宁街两侧楼宇的上百名刺客都无法排查,甚至在刺客行刺的时候无法及时制止,如此无能,又何谈保护陛下?”子书珩无法抬起左臂附手行礼,便屈膝跪地,嗓音虽低哑,语气却毅然决然,带着王者的威严,“臣以为,羽林军在平阳王手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望陛下重罚,亦或,另觅良帅!”

队列里登时传来一阵喧哗声。

天兴帝只扬了扬眉,还未开口,站在祭坛下方的平阳王便指着子书珩破口大骂:“子书珩,你含血喷人!”

子书珩不睬他,只定定地望着子书祯。

天兴帝派了羽林军护送子书珩,那便是要告诉天下人他十分重视这位皇叔,当然天下人不会知晓羽林军赶走了他魏王府的近卫,若是子书珩不幸死了,即便真的要追责,那也是羽林军实力太弱,不敌暗杀者,绝不会让天兴帝背骂名。

长宁街刺杀的确有可能不是天兴帝所为,但却与他脱不了干系,子书珩清楚,他若是不以重伤之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平阳王发难,这件事只会不了了之,更可怕的——这群人都敢在檀京城刺杀他了,接下来会否直接去到他府上,这偌大的大凉之都,还有哪一处角落是安全的?

他虽被束之高阁,却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必须向天兴帝施压。

骂出口的话被人当成了耳边风,平阳王怒火中烧,一甩蟒袍前襟,跪地附手道:“请陛下明见,今日的刺杀连排在高手榜第三的血衣都无法保魏王全身而退,羽林军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子书珩冷笑:“王爷可敢将羽林军此战伤亡告知于众?”

平阳王噎了一下,对子书珩怒目圆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怎么不直接质问本王是否策划了这场刺杀?”

海迟庸沉声提醒道:“王爷注意场合。”

平阳王冷哼,不再言语。

天兴帝不着痕迹地看了师长夷一眼,手指捻着东珠,沉吟片刻,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问题:“血衣为什么会出现在长宁街?”

血衣原是长平国人,后长平被义宁吞并,那他便成了义宁国人,没有通关文牒,绝无理由出现在檀京城。

子书珩心说不妙,稳声道:“是臣邀请他来檀京小聚。”

天兴帝轻笑着说:“原来皇叔不放心朕的羽林军,还别出心裁地准备了一位武林高手护送啊!”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