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张 天意不可逆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远桥不是一个合格的掌门。

这一点,他自己心中也清楚。

可相比起把武当掌门的位置交给冯锡范这样的外来者手中。

宋远桥更希望武当的掌门出现在亲手培养出的第三代弟子中。

这一点是武当许多人的共识。

后加入的宗师们,在张三丰的默许下,也默许了这一传承。

他们知道,有张三丰在,武当的掌门是落不到他们手中的。

就算没有了宋远桥,也会有俞莲舟、张松溪、莫生谷依次传承。

可这一次,他们实在是忍受不了了!

宋远桥太令他们失望。

许多年来,有着张三丰这位大神作为靠山,他没有努力发展武当派。

而是选择顺其自然。

毫无作为。

没有野心!

一个没有野心的掌门,对他们来讲是不称职的。

还好,除了没有野心这一点,宋远桥在处理门派事物方面,还算公允。

不但不曾歧视他们这些后加入者,还时不时的给与他们一些帮助。

甚至于,在武当三代继承人的选择上,宋远桥都以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择支持卓一航。

而不是他的亲儿子宋青书!

很有自知之明!

随着卓一航日渐长大,宋远桥也对武当的一些事物开始交接。

正是因为这样。

这些后加入的宗师们,才能选择性的容忍宋远桥这个平庸者,呆在他们的头顶发号施令。

宗师的寿命很长。

足以让他们等待宋远桥主动辞去武当掌门的位置,且推举卓一航上位。

相比起宋远桥的平庸,从小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成长起来的卓一航,无疑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接替者。

聪慧、和善、有野心、也有出色的习武天赋。

对内为人谦和,对外不虚竞争。

有这样一个接替者,被大众认可,也被他们认可的未来的武当三代掌门在。

冯锡范等人非常安心。

也愿意等待卓一航继续成长下去。

哪怕有张松溪、殷梨亭、莫生谷等人想要捧宋青书上位,他们也没有去在意。

毕竟二人之间的差距一眼可辨。

有着他们的支持,又有着宋远桥的首肯。

卓一航成为继承者,已然是定局之事。

可这一切,却都毁在了这一次的北伐之上......

卓一航被人抓去长安了!!!

这一打击,对于他们这一群人来讲,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偏偏的,在得到消息后,宋远桥又毫无作为。

正是宋远桥的这种态度,才惹得这些后加入者心中积怨成潮,最终惹出了武当召集弟子归山之事!

为什么?

因为没了卓一航,那武当的下一任掌门,让谁去坐?

这些年来,大家大都把期望放在卓一航的身上。

结果你居然给弄没了?

还不想去救人?

难不成,你还要我们重新培养,再忍你个二十年不成?

不可能!

一个十年已经是他们忍受的底线。

他们绝不可能再让宋远桥继续挥霍自己二十年之久的寿元!

要么,宋远桥把卓一航救出来,大家皆大欢喜。

要么,他们把宋远桥撵下武当掌门的位置,然后选出一个大家都能容忍的人,成为武当掌门!

这个人选可以是铁剑道人,可以是冯锡范,可以是张松溪、甚至可以是蓝礼.....

没错。

在他们的心中,蓝礼也是武当掌门的备选名单之一。

虽然排名非常的靠后。

甚至还在苍松之后。

主要是因为蓝礼的懒散,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上进心和大局观所致。

但是蓝礼也有强项!

蓝礼手中有着一个蓝家,而蓝家有钱又有矿,还垄断了大宋三成的军需!

若是蓝礼成为武当掌门。

这一切所带来的福利,自然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抵消大家的不满。

更关键的是,蓝礼的武学天赋够好!

身为武当掌门,没有强横的实力怎么能行?

除此之外。

蓝礼若是成了武当掌门,那等将来他们合并武当资源时。

对于蓝家的处理,也显得自然而然。

不至于惹得蓝礼这样的未来强者,心中生出怨恨。

你都是掌门了,大家提意整合资源,你好意思不以身作则么?

这些,就是他们眼中,蓝礼的优点。

若是换了别人,蓝礼这方面的安置就显得有些困难。

可武当门人整合资源一项,是必须要进行下去的。

这是一个横跨一界的大门派,所需要的底蕴。

这是大家的共识。

不光是蓝礼一人。

在第三代武当掌门出现后,武当山下所有宗师高手的家底,都会被一起充公。

这是大家早就默许的事情。

没有多少私心在。

有的,只是希望出现一个强大宗门,一个能令他们产生归属感的宗门。

势在必得!

无视一切阻力!

这是武当山上九成宗师的集体意志!

哪怕是张三丰,都不会去否决!!!

......

......

一个上午过去。

蓝礼吃过午饭,天空之上又下起了蒙蒙细雨。

坐在自家院落的台阶上。

透过房檐。

蓝礼看着天空之上时不时滚过的雷蛇,心下有些无奈:

“希望这是入冬前最后一场雨了吧....”

蓝礼不喜欢下雨天。

特别是在长江沿岸。

一下雨,就总能听到一些坏消息。

诸如某处的洪水泛滥,某处因大雨而导致决堤,某处的良田被河水倒灌。

乃至于,曾经的云梦泽,眼下的洞庭湖中。

时不时的传出几道骇人听闻的响动。

总而言之,身处长江沿岸,雨水过多,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看着房檐处滴落的雨滴,蓝礼正在愣神。

蓝府大门前,左忠跌跌撞撞的身影,闯了进来。

“公子!公子在那儿,属下有急事禀告!!!”

左忠扯着嗓子的吼声,隔着几道院墙,蓝礼都听的一清二楚。

眉头稍皱,蓝礼冲身边的绿衣点了点头。

“绿衣,去把你左大哥迎进来吧。”

绿衣欠身应下。

没多大一会儿的功夫,她就带着一身泥泞的左忠回来了。

“属下见过公子。”

“嗯....你这怎么回事?”

看着左忠狼狈的摸样,蓝礼眉头稍皱道:、

“你不是去洞庭山庄训练家丁了么,怎么造成这副样子?”

洞庭山庄。

就是蓝家那处飞地庄园。

位于洞庭湖的一侧,三面临水。

虽然面积小了点,但无疑是一块鸟语花香的好地方。

左中闻言,扯了扯自己的衣裳。

随后嘿笑一声道:

“公子你就别笑话我了,这不是着急么?”

“嗯,是洞庭那边出了什么事情么?”

“没,洞庭那边都挺好的,正小九也被我踹到东海,给公子你收税去了....”

“那你这是?”

“嘿嘿嘿,公子,这次是真有大事儿...”

“别卖关子。”

“蒙古人南下了....”

“嗯?蒙古人南下了?”

忽然从左忠口中听到蒙古人的消息,蓝礼不由得一愣。

什么情况?

就算蒙古人想要南下,可中间不还隔着半个金国呢么?

再说,他都没收到消息,刚从洞庭湖回来的左忠,是从哪儿得到的消息?

“回公子,这些蛮子是南下了。”

说话时,左忠正了正自己的帽子,嘿笑着开口道:

“一万八千骑,从正灵口下来的,金人帮着屏蔽了消息,估计咱们的军报两天后就能收到了。”

“呃....他们走的洛阳那条路?”

“是啊,人家直奔这那位镇南王去的!”

说话时,左忠舔了舔自己的嘴唇。

随后发出一声狞笑:

“金国那边早就有人对这位镇南王不满了,加上岳帅还在准备的二次北伐。

眼下腹背受击的金国。

不得已之下,只能把蒙古人放出来,想要缓解一下压力。”

“完颜康被金国抛弃了?”

“估计是的。”

“嗤,我还等着这位镇南王去盛京夺嫡呢,看来他是没希望了。”

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蓝礼的内心毫无波动。

蒙古人早就为南下做准备了。

之前在江湖上搅动风雨,又率先把明教给灭了。

为的不就是在南下之前清除障碍么?

眼下金国既然愿意割让一块飞地给他们,早已经做好准备的蒙古,自然不会放过机会!

心下有了谱系,蓝礼笑过之后,对着左忠眨了眨眼:

“这消息你是从哪儿得来的?”

“回禀公子,是一个名叫武松的军汉,把消息传出来的。”

“武松?”

“是!他上门时,说公子您曾对其兄有大恩,这次提醒,乃是希望我蓝家能够多做准备。”

“这样么?”

蓝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武松的哥哥,自然就是武大郎了。

那还是两年前的事儿。

若不是左忠提起,蓝礼差不多已经把他忘到了脑后。

好人有好报么?

心下闪过这样一个念头,蓝礼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事情我知晓了,左忠你先下去休息吧,顶着雨跑了一路,记得洗个热水澡。”

“嘿嘿嘿,无妨,老左我的身子骨结实着呢。”

“快去吧。”

“喏!”

嘴上这般说着,左忠退下后,呼喝着下人帮忙去烧热水。

听着院墙外的呼喊。

蓝礼想了想,不自觉的抬头望起天来。

蒙蒙细雨下个不停。

时不时还传来几声雷音。

“所以说,该有的剧情,依旧还是会发生的么?”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