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了……

有些草率?

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结尾……

至于王守仁最终会怎样,你们完全可以去百度,但我不愿意写到他的最终。

因为老王不再是简单的王守仁,他像是一个我可以倾诉亦可以帮助的朋友……

他不过出远门而已,我到现在还在等着他回来。

说道写这本书,有几件趣事。

前者有贤者在书中说读者吐槽于谦是德云社的相声大师于大爷,这并不稀奇。

更为甚者……

有以前一起码子的朋友特地跑来关心我:

最近在写什么书呢?

我一板一眼的告诉他,我在写王守仁。

朋友笑了……

说我干嘛好好的跟十三香较劲。

看来关心则乱,朋友,祝你在烧烤行业上蒸蒸日上。

王守仁,就是头像印在苏教版初二上册历史课本第三十六页左上角那位胡须花白面容枯瘦的老人。

旁边黑色印刷体写着陆王心学四个大字……

老师说,这是个圣贤……

具体圣在哪里,老师说不清楚。

只是说这位兄弟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公然与主流思想唱反调。

若是朱熹还活着,俩人估计可以拎着西瓜刀干一架。

恩,要这么说,王守仁的确是个伟人。

只是当年我对这位老爷子兴趣不大,草草的将他归入孔孟之位,膜拜供奉还有背诵……

说来也巧,某一日我去了杭州西湖旁的于谦祠,就在那块写着石灰吟的石碑下面,有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大叔正在兴致勃勃的给几个漂亮小姑娘讲述王守仁的故事。

什么东乡平八郎的一生俯首拜阳明啦……

什么平定宁王之乱啦……

什么娄妃忠烈殉夫啦……

巴拉巴拉……

起初我是抱着看周围那几个听故事的漂亮小姑娘的心凑了过去,但渐渐的便听得入了神,连姑娘走了都不知道(直男的悲哀)。

大叔一看听众就剩下我一个臭男人了,也顿时没了说的兴趣,草草讲了两句便离开了。

可能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回家之后我便开始了解王阳明的生平,有幸在网上看到了大师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深受启发……

以上诸多原因,便渐渐促成了《儒侠》这本小说。

小说许多地方没有尊重历史,原因很多,便不一一赘述……

只要明白,事情可能是假,情感与精神倒是真的,那便足以。

六十二万字,耗时两年,多次拖更,惭愧惭愧……

回首窗外,又是日暮沉沉……

乘晚风而古香凌动,指尖轻抚,此处原是顺天,此处原为金陵,此处原称姑苏。

巧别宫苑,深宅长廊……

浮萍接露水,初荷动清波,似远方雏鸟轻鸣,如塌下鲜蕊透香。

一人一扇一席白衣踏一处长廊笑一世乾坤。

人本如此,哭啼而来,嬉笑而去。

落笔才想到,有一句话,在一年前我便想着写在书的结尾:

那一夜,我也曾梦到过百万雄兵!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