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回到现在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完这本泛黄的日记,我和小淼久久的不能平静,为了这起案件当中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为了那名在花季年华就消逝的女孩,也为了在临终前久久不能释怀的吴师傅。

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依然没有放下这起悬案,可见这个案子在他的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于情于理,我们都觉得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这起案件现在的发展情况。就算不能破案,至少也可以借此告慰吴师傅的在天之灵。

查阅历年卷宗并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现在所有的案件都已经录入系统了,我们只要用自己的权限登录公安内网,马上就能查到当年的案子。

具体的案情与吴师傅的日记里所记录的基本一致,只是在细节的部分多了一些当事人不知道的补充,这些应该是后来的调查组添加进去的。就如吴师傅的日记里所记录的那样,当他离开化城之后,化城县又在此后的几年里陆陆续续的发生了数起类似的女性受害案件,光发现尸体的就有六起,抛却第一起至今没有发现遗体的案件,这个案子光确定的受害者就有十人。

此后接手案件的专案组当然不是什么都没做,事实上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之后,专案组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把整个化城县里里外外做了一遍地毯式的调查,甚至对周边的几个县份也做了调查。

记录在案的资料显示,专案组在这段时间里走访的人员多达两百万人次,锁定两万多名嫌疑人,对四万多份DNA样本进行了比对……

其中一位经手民警在报告中写到“这一系列案件随都有着很强的共同点,但我们有理由怀疑这其中存在着模仿犯罪,因此嫌疑人有可能不止一人。”

另一位民警则分析“嫌疑人很可能是一位有稳定工作,在社会上相当体面的人。”

还有一位民警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这样一个信息。在一起案件发生当晚,化城县唯一的一趟往返市内的小巴正好经过案发现场。那辆小巴因为中途爆胎,导致返回县城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他们在经过一片农田边的时候,看到有个人从里面钻了出来。因为那个人突然出现在道路上,吓了司机一跳,还一直冲那人按喇叭。

这个时候令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一般来说一个人走在马路上,突然被人大声的按喇叭,肯定会看向按喇叭的方向,甚至会表现出不满。可是那个人并没有这样的反应,他对耳边的喇叭声充耳不闻,背对着小巴走向前去。

这个地方距离县城还有几公里,于是当小巴经过的时候,车上的收票员就伸出头来,问那个人要不要搭车。反正车也要回城,对方随便给点钱就搭他。见他一直不回应,后来售票员干脆说不收他钱了让他上车。可就算如此,那个人依然没有回应,一直低着头往前走。

那名民警当时就问那个售票员,为什么这么确定这个人要进城,说不定人家就是住在附近的农民呢。

售票员的回答是绝不可能,这个人肯定不是住在附近的农民。首先是这趟小巴经常跑这条线,对于沿途的几个村情况都很了解,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其次这个人年纪比较,身体很瘦弱,面色白净,穿着也比较体面,除了裤脚上有些水之外完全不像是农民。售票员说她常年跑这条线,一个人是不是农民她一眼就能认出来,这个人绝对不是干农活的。

第二天,警方就在那附近发现了一具女尸,小巴的售票员马上就跑到公安局里去报案了。

根据那个售票员的报告,警方让人给那个嫌疑人进行了画像,并根据这幅画像在整个县城里进行搜寻,只可惜始终无果。

这幅画像也被影印在了系统里,我和小淼看着屏幕上那张很普通的年轻人的脸,居然同一时间说出了同一句话“这个人怎么好像在哪见过啊。”

说完这句话,我和小淼都吃了一惊,转头看向对方。我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种怪异的神色,我们怎么可能见过这个人?这完全没有可能啊。

这是一起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系列案件,就算这个凶手当时只有二十多岁,现在至少也有四十几五十岁了。所以就算我们在现实当中真的见过这个人,也应该认不出他来才对。可如果我们没有见过他,为什么我和小淼都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于是我俩赶紧抓耳挠腮集思广益,努力的回忆着一起遇到过的每一个人。可就算我们抓破脑袋瓜,也想不起曾经在哪见过这么一个人。于是我俩又盯着屏幕上的那张脸仔细的观瞧,想回忆一下这张脸是不是像某个明星或者公众人物,因此才会给我们带来这种熟悉的感觉。

然而看了半天,我都没想起来这张脸像哪个公众人物。

小淼比我这个土鳖厉害一些,她把这张图弄了下来,扫倒了手机里。然后打开一个绘图工具,在原本素描的基础上填充了色彩,让整张脸变得饱满生动起来。我看着她手机上那张越来越真实的脸,除了依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之外,并没有想起这人像谁。小淼也不着急,她居然把这张脸直接发到了网上,用一种图片对比功能直接在网上搜寻与之相似的面庞。

经过她的这一番操作,一大堆五官与这张脸相似的图片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于是我们就以肉眼的方式一张一张的进行对比。可看了老半天这些相似的面孔,也没认出来这些人当中哪一个是我们认识的,甚至有印象的都没有。

所有与这张画像相似的面孔我们都觉得很陌生,唯独那张原画我们都觉得有种说不清的熟悉,特别是二十多年前那张用铅笔画成的简单画像给与我们的感觉最为强烈。

不得不说这张看似简单的画像非常的传神,特别是这画像上的那双眼睛……

对了,就是眼睛。

我突然意识到了,我之所以觉得这张画像有种熟悉的感觉,就是因为这画像上的那双眼睛,我一定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眼神。

那是一种看似普通,却带着某种阴郁的眼神,与这样的眼睛对视久了,人会有一种极不舒服的感觉,仿佛对方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某种危险的动物,正在阴森森的盯着你。

我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跟小淼说了之后,她居然也表示非常的同意,她也觉得这张画像上让她感觉熟悉的,就是这个人的眼睛。

从一张脸上姑且找不出任何线索,更不用说一双眼睛了,最终我们只能放弃搜寻这个人身份的想法。

事到如今,我们只能在往化城县走一趟了。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当地肯定也已经无私人非了,可当年经手这个案件的民警应该还有在世的。少我们能听他们亲口叙述一下当时的情况,知道一些当事人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我们想去见一见那位张局长,现如今她应该已经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如果她还在世的话。

这次的走访不算公务,只能算我们的私事,因此我们必须请个假。当我们向人事处的余主任提出请假申请的时候,他很爽快就答应了,听他的口气似乎早就知道我们要去请假似的。

“你们是要去化城对吧?”余主任问道,我和小淼对视一眼都不知道余主任是怎么知道的。他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在办公室下面的抽屉摸索了一下,把一个盒子递给了我们“把这东西带上,还给它的主人。”

“这是什么?”小淼问道。

“你打开就知道了。”余主任回答。

小淼小心翼翼的打开那个陈旧的盒子,好奇的往里面望去,随即不由自主的轻轻“呀~”了一声。

我闻声侧过头去看了一眼,一瞬间嗓子里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说不出话来。

那个盒子里静静的躺着一把小花伞。

二十多年了,它依然那样的鲜艳,那样的漂亮。

就如同那个永远停留在最美年龄的女孩一样。

——小吴哥哥,你什么时候请我吃雪糕呀。

——蕊蕊你别急,小吴哥哥这就去找你。

二十多年的时光匆匆而过,他们终于在那个细雨熹微的操场上,遇见了彼此。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