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秀才苏蔺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过两天,秦叔果然来感谢江不予了,谢礼是一只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小狗和一篮子鸡蛋。

鸡蛋倒没什么,那只可爱的小狗却得到了几个小家伙的一致喜爱。见此情景,江不予也就没再矫情地收下了礼物。

待秦叔走后,江不予看着被小家伙们围住的小狗,蹲下来,问:“你们很喜欢这只狗狗?”

“喜欢。”同时点头。

“你们不怕它咬人吗?”

“小小,不咬人。”圆圆说。

小小瞥了他一眼,更正:“狗狗,不咬人,不是小小。”

团团没有说话,只是不时用手指戳戳小狗的脑袋。

小小拍开团团的手,不乐意道:“狗狗,疼。”这时,小狗配合地哼了几声。

小小对江不予说:“娘,狗狗饿了。”

“好,待会弄东西给它吃。不过,你们不准欺负它,不然它会咬你们的。”江不予看着这只小狗,暗自纠结,自己的孩子都不大,要是不小心被咬了,连狂犬疫苗都没得打……

“不怕。”团团说,“我们乖。”

“狗狗也乖。”小小点头。

看来是养定了。无奈,江不予只好先去给小狗做个窝,以后这小家伙就是家里的新成员了。

救了二宝的另外一个后遗症,就是江不予被秦叔宣扬成精通医术。之后隔一两天就有人找来看病,江不予每次都得解释自己不懂医术,只会简单地身体调理。好在来找她的人都只有些小毛病,江不予基本上都能给一些建议或者配一些简单的中药。

结果,村里人都觉得她精通医术了。最后江不予也懒得再解释,只是遇到真正的病患,就会马上建议他们进城找大夫。

不过问病的多了,江不予也有了处理小病的经验,便慢慢开始收集整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比如风寒的种类,腹泻的原因,怎么用药,大人小孩的用药量各是多少……一一记录,虽说算不上什么医术,但至少对付这些小病小痛也算稍有心得了。

可能是受江不予的影响,圆圆对各种药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三个孩子中第一个把草药谱背熟的人。而且经常听江不予向其他人分析病情、配制中药,慢慢对各种草药的药性也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甚至有时候还能帮助江不予对草药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孩子的兴趣,江不予是很支持的,只不过严禁他亲口去试药。若不听话,就剥夺他以后听故事的权利……

不仅如此,江不予还发现圆圆对有兴趣的东西几乎过目不忘,比如那套草药谱,再比如各种药膳食疗整编和病例记录,又或者是由江不予编绘的图文故事书等等。另外,团团的野菜谱和小小的花谱,都被圆圆翻阅过了。现在只要拿出书上写到过的植物,他就能准确地辨认出来。

相比圆圆的爱好特点明显,团团和小小的表现就比较平淡了。除了知道团团的听力过人之外,还没发现什么兴趣指向。而小小,性格虽然超乎年龄的淡定,但同样没什么特别爱好。

不过,三个小家伙都很乖巧可爱,比同龄孩子要聪明多了。江不予时常为自己能生出这样几个宝贝而偷笑。

冰雪融化,大地回春。

一个晴朗的午后,苏珉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江不予一个好消息:他弟弟苏蔺考上了秀才。

这个世界和中国古代一样,读书人的地位很高,考试要经过生员试、乡试、会试再到殿试。一般通过了生员试成为童生,就能被称作读书人。若是再通过乡试考中秀才,那么就可免除兵役和杂税,见官不需要行跪礼等等。至于通过会试和殿试的考生,就可直接被委任官职了。

苏珉的三弟苏蔺,今年才十七岁,这几年都在城中的书院学习,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一趟,江不予也才见过他几次。

大前年生员试他考了第三名,今年乡试又一举中的,可把木叔一家乐坏了。

苏田村二三十年来就苏蔺一个读书人,束修都是全村人一起凑的。如今支持没有白费,总算出了一个秀才。这对苏田村来说,绝对是件光宗耀祖的大事情。

为此,村长特地召集全村人,准备为苏蔺庆祝一番。

苏珉这次就是来通知江不予一家人参加明天中午的宴席。

“恭喜了。”江不予笑道,“以后你们家肯定要显达了。”

苏珉开心道:“承你贵言了。”

“这回,你家三郎会在村里多留段时间吧?”

“会留七天。七天之后回学院,准备参加两个月后的会试。”

“两个月就考会试了?”江不予惊奇道,“苏蔺有信心吗?”

苏珉耸了耸肩,道:“不知道。这次没过,三年后再考就行了。他还小,现在又已经是秀才了,不用急。”

江不予笑笑:“那倒是。不过还是希望他一次通过。”

“谢谢。时间不早了,我还要去准备一些明天要用的东西,先不说了。明天记得来大院参加宴席。”

说着,便上了牛车,匆匆而去。

江不予回到屋里,苏何氏问:“刚才的是苏珉?”

“是啊。他家三郎考上了秀才,特地过来报喜。明天村里还要大摆筵席。”

苏何氏点点头:“苏蔺是个好学的,将来必有出息。”

“奶奶,有出息,就,好学?”圆圆边啃面饼边问。

团团纠正:“是好学,就有出息。”

苏何氏看着两个宝贝眉开眼笑:“是啊!以后咱们团团圆圆肯定也是有出息的。”

圆圆摇头:“我出息,团团没有。”

团团瞥了他一眼:凭啥咱就没有?

“嘿嘿。”圆圆趾高气昂道,“圆圆最好学,最聪明。”

团团盯着他看了半天,蹦出两个字:“小样。”

噗!江不予和苏何氏笑喷。

而小小正专心地逗狗,一个眼神都没给这两娃。

第二天,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

村长在大院外摆开了长席,杀羊杀鸡杀猪,准备招待几百村民。当然,这么多人的饭菜,不可能全由村长和木叔家包办。所有来为苏蔺庆祝的人,都自备了好菜好酒。

以前村里人都不富余,有什么大型庆祝活动,都是各尽其力。最近两年在江不予的带动下,不少村民靠自己的勤劳和小智慧赚了点小钱,这次大家都不吝把好酒好菜拿出来。

江不予也准备了不少东西,做复杂的太费时间,所以她主要做的是馒头、饺子、白绮(土豆)饼等等,另外还从大厨那里要来了很多剔剩的骨头,炖了一大锅鲜美的骨头汤,估计能让所有人都尝到。

作为这次主角的苏蔺也没闲着,他给以前资助过他的村民各送了一副祝福的对联,比如“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等等,虽然村民们基本都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对吉寓的喜爱。再说这是村里唯一的秀才写的,说不定能沾沾他的福气。

一上午,苏蔺都忙得不亦乐乎,当江不予带着几个孩子来看他时,他周围还围着四五个来讨要对联的村民。直到筵席即将开始,一堆人才乐颠颠地离开。

江不予笑道:“苏大才子,辛苦了!”

“嫂子别取笑我了。”苏蔺苦笑,甩了甩酸软的手臂,又道,“似乎比被老师罚抄文章还累。”

“哈哈。”

这时,圆圆托着一张从书桌上垂下来的红纸,奶声奶气地念道:“四、季、常、安。”

苏蔺惊奇:“他居然识字?”这孩子才多大啊?

一旁的团团把整张纸都拽下来,认了认读:“福?小院……”

圆圆鄙视:“是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团团不爽,握着拳头在圆圆面前晃了晃,意思是:小样,你等着。

江不予看得呵呵直笑。

苏蔺却有些不可思议,别说小孩了,就是村中的大人也认不全这些字。

“嫂子,你这么早就给他们启蒙了?”

江不予点头:“是啊,小家伙们接受能力强,记忆力也不错,一般教过的东西都不会忘记。而且他们也有兴趣学,我便每天教他们一点。”

“这可不止一点啊!”苏蔺依然震惊道,“像我,6岁才入学启蒙,学了一两年也未把字认全。而团团圆圆他们才不到3岁,就能口齿清晰地认读,实在太聪明了!”

圆圆听到夸赞,乐道:“圆圆,实在聪明了~”

江不予拍了他一下:“就你得瑟。”

苏蔺继续道:“我想,除了孩子聪明之外,嫂子的教授方式肯定也不同一般。”

他知道眼前这个女子颇有学识,当初她还曾向他借过几本书籍、讨教过一些学问。虽然才见过几次面,但他觉得她内藏锦绣、谈吐不凡,甚至猜测她原来可能出自书香门第。只是这事不好询问。

“没什么特别的。”江不予笑着摆摆手。

“那嫂子平时教他们读什么书?”

“《三字经》、《千字文》、《简文复椟》。”圆圆举手。

“《论语》、《行语律规》、《山野游记》。”团团补充。

“故事、图谱。”小小也开口说了句。

苏蔺一呆:“他们学了这么多?”除了《简文复椟》、《行语律规》是他所熟悉的,其他的听都没听过。

“只是泛泛地给他们读过几次,以认字为主,文中深意估计他们是不明白的。”

犹豫了一会,苏蔺腼腆地问:“嫂子,不知你介不介意在下借阅一下你家的书籍?”

江不予点头:“当然可以。不过孩子们刚刚所说的,大多是我亲手编绘的,可能与时下的书籍有些不一样。”

苏蔺大喜,行礼道:“那就多谢了。”

这时,外间有人在喊苏蔺,筵席已经开始了,两人这才结束对话,一前一后出了院子。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作者雪原幽灵其他书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