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更新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宴会仍在继续进行着, 众人谈笑甚欢, 几个贵妇人说笑着就聊到了子女的终身大事上。其中一个瞄着人群中几个柔美的藕荷色身影,意味深长的笑道:“还是公主殿下有眼光,挑的这一茬子女官个个都嫩得都跟水葱似的。”

一个年老些的老太君用十分挑剔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 咂了咂嘴,道:“女子三从四德最为要紧, 出来做甚么劳什子女官,抛头露脸, 卖手卖脚的, 成什么样子?”

有人立刻附和道:“我看也不像话。这样的女孩子就算年纪轻轻的放出来了怕也没人敢要,一个个在外练得猴精猴精的,嫁了人怕也是调皮捣蛋的主儿。”

有人不同意, 道:“这都是长公主身边调-教出来的, 一般人家的闺秀哪里比得上?平日出入公主府的都是皇亲国戚,更见多了世面, 将来对夫家也有助益不是?”

“哟, 原来你是想做皇亲国戚呀!”立刻有人打趣道。

“那也要样貌好的女子才能笼住夫君的心思。”另一位容貌姣好的夫人用帕子沾了沾唇边的水渍,含蓄插言道。

有人似乎对此言不屑,不过也都顺着她的目光望向了人群中两个极为出众的女官。

另一边,浑然不觉自己成为了议论对象之一的明珠被钟灵的一番话点醒,她也终于明白了付莹珠找上自己的真正意图。

“宁王至今未娶, 多少人家盯着他身边的空着的那几个妃位呢。”钟灵道。

明珠点点头,心道:付莹珠不知何时动了嫁给宁王的心思,甚至原本她在书院里亲近邱晓蝶也并非纯粹图谋一个靠山, 更或者她在动了心思之后也曾暗自试探过与她共事宁王之事。不过邱晓蝶应该是不愿的,也许她对宁王确实有些情谊,否则付莹珠怕也不会想来考女官,再费尽心机的寻了长公主做靠山。说起来,她的目的和自己一样,无非是想博个好前程。只不过她的心思是嫁人,而自己的则是为了独守。如今她找了上来,怕也是认为自己和宁王关系匪浅,否则不会特意的来找自己结盟。

明珠抬头望去,却见一个细挑的藕色身影正和两名贵妇相谈甚欢,目光从容温和,不时的露出一个甜笑,举止无从指摘。这样的付莹珠看上去确实无可挑剔,就是做个王侯夫人也并无不可。在她的不远处,是被众星捧月一般的宁王,紫袍玉带,面如皓月,气宇轩昂。再想那风华无双的邱晓蝶,以及近在咫尺的付莹珠,即便她们都不得宁王的青眼亦无所谓。

这世上有很多事情本就无需两情相悦。

她叹息了一声,嘴里微微有些泛苦。想着自己屡次被宁王轻薄,怕也只是皇亲国戚们的一时喜好。以她的身份,结果顶多就是纳为侧妃之一,这算是合了祖母的心意了吗?再一想到若是真的如此发展下去,自己可能要和邱晓蝶、付莹珠共处一室,不觉一阵恶寒。

不说别的,光是付莹珠岂是好想与的?先不讲她曾害过明欣,就说她跟杜梦茹的关系就是前车之鉴。

喜欢女子也罢,这并非是天大的错处。书院里也曾暗暗的传过谁和谁要好,谁和谁是磨镜之交的话,其实只要不是太过,也没人去指责,反正也弄不出什么丑事来,最后也都要各自嫁人的。可是,以付莹珠的人品,对杜梦茹怕也是利用大于感情。明欣曾写信来告诉过她,杜梦茹自打付莹珠进公主府后就再没去上过课,一问才知道是病了。有同窗去杜府探望过她,杜家都拦着不让见。后来听说和杜梦茹定亲的礼国公府上门把亲给退了,这才知道她病得极重,说如今连来人都不认得了,话也说不利索,怕就是病好了也已经去了半条命。再一问是什么病,也没人说得清楚。不过明珠猜测,这八成是心病。

仔细想来,明珠不觉心底发寒。像付莹珠这样一个万事不念,一心只为利己之人,不论和谁在一起都不会让对方好过的人。再加上她极其善于伪装,若再不提防,那害处就更大了。自己从没主动招惹过她,就已经屡次吃她的暗亏;若是在此事上挡了她的路,恐怕……

她早该猜到的,付莹珠最爱做的就是踩着别人的头往上爬,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选一块垫脚石。

明珠对于自己身为“垫脚石”的命运暗暗苦笑了一声,只怕她这块石头太滑脚,一不留神就会摔下去。

她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付莹珠,一个想法渐渐成形。

……

不远处的贵妇人们正自说笑着,就见一个锦衣公子和一个绯衣公子走进了大厅。

因二人俱是形貌出众的年轻公子,一出现便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哟,那不是楚小世子和小侯爷吗?”有妇人点指说道。

“何处?”年老的老太君戴上了水晶花镜望了过去,就见楚悠和刘忻施施然而来,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唉,这下陈家走了,也不知道谁家的姑娘能配上那一位呢。”她幽幽叹道。

众人的心思都因为这一句话立刻全都活泛了起来。

原来,自打陈阁老告老还乡之后,陈家人也跟着走了大半。剩下的都是远亲,或与主家不和,或另有营生靠山。陈阁老的几个儿子如今只有二儿子还远在福建的任上,便将一双儿女并几个侄子侄女接了过去,说要一并教养。其实不过是怕陈家原先的那些仇人不甘心,还乡的路上再起了赶尽杀绝的歹念。因为陈家离了京城,再加上肃郡王妃一病不起,肃郡王也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办好,被皇帝罚了三年的俸禄,一直闭门不出。因此三公子楚悠和陈嫣儿的婚事算是彻底冷了下来,再无人提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门婚事是成不了。陈家算是没了指望,几个姑娘除了已经嫁人的,剩下的也只有外嫁一条途径了。

当初嫉妒陈夫人好命的人不少,如今陈家一败涂地,看笑话的不是没有,至少是幸灾乐祸。因陈家当初太过得意了,现在倒也没几个顾得上兔死狐悲的了。

“家父安好,您请放心。”楚悠轻轻咳嗽了一声,与几个前来问候之人寒暄。他的肤色本就极白,如今更是几乎透了明,带着些不太健康的红晕。他前些日子便得了一场病,至今未全好,但是行动已经无碍了。前一阵朝廷风波大起,肃郡王府也受了牵连,被皇帝喝斥了一通,如今整日闭门不出,名为思过,其实整日和几个道士研究升仙之法。原本不过是掩人耳目,如今业已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世子楚梵为避风头,出京办差去了。肃郡王妃一直病着,如今听说陈家倒了,更是又添了几种症候。世子妃已有了身孕,正在养胎。侧妃又忙着主持中馈,连床前侍疾都顾不上,只由着家里的几个姨娘忙活着。二公子楚律成日不知跑到哪去鬼混,也不着家。几个小公子病的病,弱的弱,年纪又小,指望不上。肃郡王府没了主心骨,如今只剩下三公子楚悠一人在外应酬着,免得旁人猜忌肃郡王府对皇帝不满。

刘忻拍了拍他的肩膀,朝另一边努了努嘴,道:“你看那边。”

楚悠循声望了过去,微微一怔。就见大厅的西南角落,离妇人们聚集之处不远的地方几乎无人,只有两名女子正在说话。其中一个藕色衣衫的女子正好转过脸来,二人目光在空中相撞,均是一愣。

楚悠只觉得心里一阵翻腾,他不知曾多少次预见过这样的场景,却没有一次觉得这样虚幻,仿佛还在梦中一般。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却有什么东西梗在了喉边,一个字都不得吐露。眼见着那人脸上一闪而过的情绪,却在最后化为了淡淡的笑容,冲他微微点了点头,便移过来脸去,不再看他。

仿佛是陌生人一般。

楚悠对这个认知刺得心下一痛,不自觉的又咳嗽了起来。刘忻安慰似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的病还没好,咱们见过了宁王和长公主就走吧。”

楚悠默不作声,一会,转身朝长公主的方向去了。刘忻则转脸看了一眼被人环绕的宁王,略微蹙了蹙眉。他追上了楚悠,一同见过了长公主。

长公主笑道:“你们能来就好。”又看了看楚悠,怜爱的道:“可怜见的,如今你们府里病的病,弱的弱,怕是冲撞了什么也未可知。不过依我瞧着,这道士也罢,和尚也罢,都不是长久的。我这里得了些好药材,等过后给你们王府送去。”

楚悠拱手施礼,道:“多谢公主垂爱。我替父亲谢过公主殿下了。”

长公主点了点头,另有人扯了话题,众人七嘴八舌的奉承了起来。

刘忻拉着楚悠出了人群,见他有些心不在焉,不放心,遂道:“等陈家的风波过了,朝中势力稳定下来就好了。”

楚悠道:“这些我都明白,王府又不是没有沉寂过,当年‘朱穆之乱’也曾连累了我家,直到我六岁上还是门可罗雀。如今十多年了,王府刚过了几日好日子就又不安分了,我本来就不看好陈家,可惜父亲不听。现在也好,正好趁着陷得不深直接抽身而去,总好过将来后悔莫及,抄家流放不过是一朝之事。”

刘忻笑道:“我就知道你能想得开。”他心里担心的却是另一桩事,刚要开口再说,却见楚悠忽然停下了脚步,神情望向前方,有些凝重。

刘忻抬头一看,只见宁王不知何时走出了人群,在明珠身边停下了脚步。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