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更新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朝的皇帝姓萧名慎, 少年继位, 文治武功全都了得。年仅十五岁就平熄了“朱穆之乱”,后又将廉王的反叛消弭于无形,这才得以顺利掌握天下。他在位的这十几年间, 朝政稳固,百姓安居乐业, 可算得上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了。

当然,这些都仅仅只是民间传说而已。

明珠偷眼瞧去, 只见这位皇帝生得身材高挑, 英伟不凡,双目炯炯有神,唇边蓄着短髯, 儒雅中带着威严。抬手免了众人的礼数, 他走到太后身边坐下,道:“母后可是大好了?”他的声音低沉, 充满了男子的阳刚之气。

“娘娘今日已经不咳了, 太医晨起过来把脉,说已经全好了。”老宫女恭敬答道。

“劳烦皇上还惦记我这个无用的老太婆。”太后淡淡笑道。

长公主笑道:“太后是天子之母,太后安康就是社稷的福气,陛下如何能不惦念着呢?”她站起身,走过去挽住了皇帝的胳膊, 撒娇道:“皇上,可是想宝月了?”那神情,完全就像个小孩子。

明珠听闻长公主自小长在皇宫内院, 又是皇帝的堂妹,想必和皇帝十分亲近。

皇帝笑着点指她,道:“你呀,都嫁人,还是这么孩子气。”

长公主笑得灿烂。

太后叹了口气,道:“宝月能主动为驸马纳妾,也算是我皇家公主贤德的典范了。只是我总担心你受委屈。”

长公主道:“还是太后心疼宝月。宋氏的性子温顺平和,平日在我身边侍候也很尽心,我很是喜欢的。只是她近日来身子不爽,待她好些了,宝月定带她来给太后请安。”

太后点点头,道:“人老了,总爱人陪着说话解闷。还是你有孝心。”

皇帝道:“岭南新送来了些鲜荔枝,过后送来些给母后尝尝新鲜。”

太后笑道:“皇上还记得。”

“不曾忘记。”

长公主插言道:“其实我母妃生前也很爱吃荔枝,只是她从来都不说。”

皇帝的眼里涌起了一层淡淡的笑意:“那是王妃惜爱民力。”

明珠偷眼瞧着,却不经意的看到了皇帝眼里闪过的一丝柔和的亮光,似乎在回想着什么。她连忙低下了头去,脑海中忽然蹦出了一句话: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求之不得,心下忽然一紧。

这是皇室的事,她不可以随意猜度。

说了一会话,有太监走了进来,小声道:“陛下,宁王殿下进宫来了。”

太后闻言,微微蹙了蹙眉,口中却道:“皇上既然有公事要做,就先回去吧。”

皇帝站起身,道:“儿子改日再来看望母后。”

长公主也趁机告辞,带着明珠等人往宫门方向去了。走到半路,迎面刚好遇上了正朝御书房方向去的宁王。

只见宁王素袍玉带,外罩淡金色披风,领口镶着一圈玄色毛皮,更显得面若美玉,俊美倜傥,引得过往宫女见了直红了面皮。他双手插袖,一幅闲适模样。

跟在他身后跟着的两名内侍见了长公主忙见礼,长公主命人放下轿撵,站起身走近了道:“你来得也忒是时候了。你是没看见,刚才太后听闻你来,那脸色,啧啧。”

宁王含笑道:“想必太后老人家身体不差,我不常过去请安,倒也放心了。”

谈笑间,宁王的目光落到了长公主身后的一干人等身上。明珠明显感觉到他的目光在自己身上一滞,紧接着便转向了长公主,道:“公主身边又有新人了?”

“高女官做事利落爽快,很合我胃口。”长公主笑言。她顿了顿,又道:“刚才太后娘娘见了,还夸她模样好呢。”

宁王笑道:“公主的眼光一向不错。”他的目光如暖水一般从明珠身上掠过,明珠只觉面颊发烫,垂下头去,侧耳听着长公主和宁王的谈话。

她能感觉到,宁王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

一时分别,走到宫门入口处,待上马车去扶门框的时候,明珠手一滑,这才发觉手心不知何时已经腻腻的聚了一层汗。

从这之后,长公主出入宫闱常带着明珠,一来二去,其他人也渐渐有了些闲言碎语。

“也不知道那这个高女官什么来头,这才几日的功夫,就入了公主的眼了。”

“说是有学问,可能考进来的谁没有两下子?我看也就那样吧,日子久了,有没有真功夫就能看出来了。”

明珠轻咳了一声,两个女官吓了一跳,一看是她,都有些尴尬。

“严女官,徐女官,好巧呀。”明珠笑着问好。

“高女官,你也在呀。”

背后议论人,还被本人听见了,总有些晦气。

“她们都是嫉妒您呢。”楚红梅捧着一摞书走了过来,斜睨了一眼两个女官匆匆远去的身影,撇了撇嘴,道:“自己没本事,就会在背后嚼舌根子,算什么呀,呸。”

薛紫芝左右看了看,忙道:“楚女官,你悄声些,小心被人家听见,说咱们轻狂。”

楚红梅不以为意的道:“公主连看都不看她们一眼,怕什么。”

明珠不咸不淡的道:“你们是怎么考进的文学院,其中难处用不着我说。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本分。别忘了,外面有多少人可等着补空呢。”

说着,迈步进了内馆。薛紫芝和楚红梅对视了一眼,忙一溜烟的跟了进去。

斗转星移,转眼就过了这一年的冬至,天气彻底冷了下来。

明珠看了看手里已经整理好的文稿,合上书页,终于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狠下心来忙了几个月,果然见成效,她们提早完成了书稿,比其他人早了将近一个月。她叫过因为熬夜而显得有些疲惫的薛紫芝和楚红梅,和颜悦色的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你们上次说想家,我已经和管事姑姑说好了,做好这些之后就让你们回去住几日。”

薛紫芝和楚红梅听了,顿时惊喜交加,直问是不是真的。要知道,女官们一旦入了文学院,除了每年的中秋和除夕,想回家都十分不易。说想回家,不过是说说而已,并未报多大的希望。如今听明珠忽然说准许她们回家,没有不欣喜非常的。她们拼死拼活考入文学院,无非是想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些。可是自己每年却只能回去自由一两日,享受一下众星捧月的感觉,时间哪里够?回家,已经成为她们最奢侈的梦想。

二人道谢不已,欢天喜地的回去收拾行李去了,其他人羡慕自不必提。

自此之后,二人做事更加尽心竭力。

单说二人回家之后,明珠无事一身轻,整日窝在书馆角落的一个配间里看书。书馆的炭火烧得很旺,在这里看书,十分舒适。其他女官们都忙着给书稿收尾,忙得昏天暗地,也无人理会她在做什么。

青雪和碧叶就坐在火盆边做着针线,明珠偶尔说笑一会,一日很快就过去了。

明珠看着碧叶俏丽的粉脸,不由得想起了素英,有些黯然。当时自己进府的时候,因为规定只能带一个侍女,素英主动说青雪稳重明理,跟着进来会更稳妥些,自己却背着人,偷偷哭了一场,第二天眼睛肿得跟桃子似的去送自己。

她当时在马车上也哭了,却不能让她们看见。

自己走的这条路,机会和凶险并存。

所以,她一定要争取做到最好。

且说驸马这日心情不好,妾侍宋氏病病歪歪的躺在榻上,连话都说不出来。原本水灵灵的一个美人,如今瘦得都脱了像了,眼看着已是下世的光景了。太医暗示他早作准备,冲一冲也许会有救,反正都是些不负责任的话。长公主忙于政事,对这些小事全不放在心上,任由他折腾。他心中郁结,却无处和人说,不知不觉便走到了梅园。

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连下了数场雪,催得公主府中梅花早早就开了。这一日,天气晴朗至极,一丝云彩都没有。阳光映在雪地上,晶亮亮的泛着光。

驸马正兀自心烦,只听得雪地里“咯吱咯吱”做响,一个披着大红羽纱鹤氅的女子渐渐走了过来。待走近了细看,只见她眉如远山,眼若秋水,竟是一位冰肌玉骨的绝色美人。

梅园中红梅簇簇,亮烈如火。只见美人伸出了一只比雪还晶莹的小手,握住树梢一支红梅,仰头细看。不经意间,露出了一小截雪白的颈项。

驸马禁不住屏住了呼吸,纵使他见惯了美人,却也禁不住为这样的丽色而叹息。此时,连风似乎都静止了,生怕吹乱这幅动人的美景。

明珠吃过午饭无事,想着梅花应该开了,一时兴起,撇下正在吃饭的青雪和碧叶,独自前往观瞧。乍然见到满树红梅,顿觉眼前一亮,想着折一枝回去插瓶。

她一眼就相中了一支,正待要折,却忽然伸过来一手,轻易便将梅花折了下来,递给了明珠。明珠吓了一大跳,她没想到这里竟还有别人,而且看手,似乎还是个男人。她忙忙的要躲,慌乱中却被绊了一下,身子一歪,朝那人跌了去。

“小心。”那人柔声说着,就势搂住了她的腰。

“抱歉。”明珠脸一红,连忙将那人推开,抬头一看,脸都吓白了。

——长着这样俊的一张脸的男人,不是驸马又是谁!

“后来如何了?”长公主问道。

雪清服制的女官道:“高女官没接驸马手里的花,转身就跑了。倒是驸马,在原地站了好半天。”她今天恰好有事路过那里,正好撞见了那一幕,兴奋异常,当时就决定过来告密。没办法,谁然高女官不长眼,被分到了自己对头的手下,让那人大大的露了几次脸,现在得意的不得了。也别怪她借刀杀人,若她是替自己干活的,那此事就另当别论了。

这是多好的一个把柄呀。

长公主闻言沉思了一会。要说自己却实是冷落了驸马许久,终究是有些内疚的。当年听说他看中了一个女子,虽为官家女儿,还是强行为他娶回了府,想着若能长长久久的伺候着,也算是补偿了。她虽跋扈,却也知道分寸,可当时的举动却实有些过分了,惹了些怨言,虽然后来都被压了下去。

——她怎么可以给皇上添麻烦呢?

只是这个宋氏也是个没福的,自己对她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吃穿用度也是捡着最好的送去,府里的下人一向是看自己眼色行事,没人敢对她无理,再加上驸马对她可以说算是专宠,怎么就会一病不起了呢?

“侧夫人那边不大好,驸马爷一时烦闷也是有的。”

长公主道:“若没人伺候驸马,我自然会再寻好的来。”

“这是当然。能进公主府,伺候公主和驸马,多少人求之不得呢。”那女官谄媚一笑,接着道:“不知公主属意哪一位?”

“金枝、金蝉不错,模样好,性子好,都是驸马喜欢的模样。我本打算迟些日子再送过去的。也罢,嬷嬷们想必也调—教得差不多了,等会我就叫人领了送去。宋氏还在,暂时要给宋家留些面子,只能先做通房。今后若有造化,再抬成妾侍不迟。”

“那高女官……”

“高女官的父亲是翰林院士,她又是嫡女,和宋氏又是不同,我今后有大用处。至于贵妾,今后我会再为驸马物色的。记住了,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许传出去,若外面有一星半点的风声,就拿你是问!”

长公主的神色忽然变得狠戾起来,那女官一缩脖子,喏喏应承之后忙退了出去。

长公主想了想,叫来侍女,吩咐道:“明日请宁王殿下来府中一趟,就说我有事要找他,请他务必前来。”

侍女听了,忙去了。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