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翻天覆地(上)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羽山派的王师伯能脱颖而出,几乎是顺风顺水的坐上武林盟主的宝座,是否也在燕山七笑吏的算计之中?

瘸叔听二人如此问,不由笑了,“这事既是人为也是天定。前任武林盟主一死,九菁岛的副岛主作为知内情者,只会带领九菁岛退居二线,短期内不会再冒险争锋。再划去出了人命的那十一个门派,论资排辈就轮到了羽山派头上。羽山派的门风、名声却是实打实自己赚来的,武林盟主之位,算是实至名归。”

若少朴略一沉吟,道:“虽有钱胖子的关系在,但你们手中只有十七王爷暗中培养的私兵和暗卫,真要起事,胜负难说。羽山派又怎么会听您一面之词,就愿意搭上整个羽山派,出这一臂之力?”

既然是暗中培植的私兵和暗卫,人数上必定不多,否则练兵的用地、兵器、吃用一旦大得异常,必然是瞒不过去的。

新帝明面上放任混吃等死的十七王爷,暗地里又怎么可能没有一点防备。

光州邑,甚至是王府内,都必定有新帝的耳目,否则何必费心弄这一座外松内紧的“金陵春”来,他们这些外人,也不可能安然待在金陵春,且言行无忌。

付长生听到这里,道:“难道关于十七王爷德才不显、体弱多病的传言是假的?敢凭我们几人,和人数不多的私兵、护卫起事,是因为十七王爷并非无能庸才,朝内早已有人投靠?”

“德才不显确实是假的,不过是王爷为了自保,而藏拙罢了。”瘸叔面色古怪,有些难以启齿,“体弱多病原本也是假装的。不过装着装着……就成真的了。”

是药三分毒,十七王爷装了几十年的病,加之饕餮之名不是好作假的,常年花天酒地,加之年岁渐大,真是没病也装成了真有病。

也所以因祸得福,年年进京朝贺,新帝才渐渐放下戒心,晓得这个膝下只有一位独女的病娇皇弟,对自己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

瘸叔跳过这个话题,回答若少朴的疑问,“你以为单凭钱文盛的面子,羽山派接到匿名邀约,就肯乖乖上京和我一见?谁都不是傻的。除了羽山派,我另外邀约了出人命的十一个门派的掌事者,用的却是尚安坊连环命案的名头。那十一个门派的掌事者心里有鬼,而羽山派不知内情,又接掌了武林盟会,自然应邀赴约。”

人到齐了,瘸叔便将所有秘密告知,也不管羽山派等人被震得犹如雷劈,只搬出付长生嫡长皇孙的身份,匡扶正统弘扬正义的机会摆在眼前,参不参与,给句话罢。

那十一个门派这才知晓命案背后,真正牵扯的利害关系。

十八年前乃助纣为虐,十八年后的今天,成则为从龙之功,败也不会让自家处境更差。

本以为门派复兴要等到一两代子弟之后,如今机会在眼前,又听瘸叔道出详细布置,那十一个门派的掌事者略一衡量,便答应出力。

“而羽山派会答应相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瘸叔老眼微眯,看向二人师父,“这却是你们师父的功劳了。这三年多,他除了在王府协助十七王爷,还请动了两个不可小觑的武林门派。”

若少朴心念微转,恍然道:“我猜其中一个是寒碧洞天?素素身上的半块玉佩外人不得而知,师父既然能得知此事,必然是寒碧洞天里有人通风报信。而那些送给素素的匿名信,不是查不出踪迹,而是寒碧洞天内,有人帮师父做了手脚。”

诚如瘸叔所言,十一个门派势弱后,武林盟会元气大伤。

要说实力不可小觑,又不在武林盟会中的,除却寒碧洞天,就属太极门了。

付长生颔首,亦有所悟,“师父既然是武师父的养子,燕山七笑吏又是武师父一手教出来的,那么当初我和师弟肆杀虎贲寨时,大胡子几度怀疑我和师弟的招式和太极门有相类的地方,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个请动的门派,应该是太极门罢。所以你们那位武师父,八成是师承太极门?”

瘸叔和师父交换了个十分郁闷的眼神。

徒弟这么能见微知著也不是什么好事,什么话都让徒弟说完了,当师父的还混个屁!

师父也懒得再卖关子,直言肯定道:“正是寒碧洞天和太极门。太极门不必说,我义父乃是太极门老掌门嫡孙,此番起事,老掌门自然一口应下。至于寒碧洞天,却是我义父暗中为废太子培养的另一股暗势力。起先只是用来收留那些蒙冤罪官的女眷,后来……”

后来废太子倒台,武师父一死,师父一个大男人也无法时时盯着寒碧洞天,寒碧洞天的掌门师祖就越教越歪,教出了满门奇葩。

奇葩也有奇葩的好处,至少能自保。

若少朴和付长生无语望了望天,“不是说太极门和寒碧洞天,都有个不得违反的死规矩,不参与江湖事么。”

这两个奇葩门派可是立了毒誓,坏规矩的都得死,朝野皆知此事。

这回挺身而出,难道不怕违反毒誓,满门遭雷劈么。

瘸叔和师父一脸惊讶,“哪里违反规矩了?造反又不是江湖事,是朝廷大事。”

造反什么的说得这么云淡风轻合理吗?

再说他们手持真·遗诏,又有付长生和十七王爷这两个皇室血脉在,一旦起事,顶多叫宫变好吗。

若少朴和付长生又望了望天。

“说错了,我们这不叫造反,师出有名的匡扶正统乃天下大义。”瘸叔改口,说回正题,“等十七王爷带着广阳郡主和假的长生进京入宫,长生就先行混入入宫的宫女内侍中,只管跟着王爷见机行事。而阿朴,则跟着我们去京城郊外,和羽山派为首的武林门派汇合。”

师父接道:“我会比你们先行入京,和送入京城、宫内的私兵、暗卫接头,布置好内城事宜后,就会和寒碧洞天、太极门派来的人手汇合,正式起事时会和你们里应外合,一方在外城,一方城外,务必要阻断皇宫和外城、西山、郊外大营的联系。”

要想顺利宫变,内要有人及时通风报信,见机行事,显然这个重任,落在了十七王爷、广阳郡主和付长生身上。

既然十七王爷不是真的不学无术,想来除了从光州邑带进宫的人外,在皇宫内,也埋伏了自己人接应。

而里应外合,外要有守内城的御林军、守外城的五城兵马司和郊外西山大营的驻军支持。

当年新帝能以矫诏登基,少不了御林军的帮衬,而御林军中唯一清白的那位副官,先是被先帝弄去了刑部判死囚,后被前武林盟主暗中掳走,囚禁十几年之久,成为引发尚安坊连环命案的导火索。

而十七王爷暗中准备了这么多年,私兵和暗卫尚且只能偷偷的培养,人数且不多,要想成功策反御林军、五城兵马司的掌权武官,却是痴人说梦——若是露出丝毫马脚,被新帝察觉,就是反噬己身的大祸。

而西山还囚禁着废太子,对于西山大营的驻军,新帝更是把持得犹如泼不进水的铁通,岂容他人安插人手。

在新帝龙椅已经坐了一年多、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此番宫变,只能速战速决拖延不得,以无心算有心,让新帝措手不及。

一旦新帝反应过来,将消息递送出宫,集结御林军、五城兵马司、西山大营的兵力,就是再来一打寒碧洞天和太极门,也反抗无能。

要打得新帝措手不及,且要师出有名的宫变迅速从暗转明,最好的时机,就是朝贺之前,除夕当晚的百官宴。

届时十七王爷、广阳郡主、付长生不仅能光明正大的立于百官之前,还有宗人府的宗族长在。

宗人府掌管皇族人事,宗族长当着百官的面,即便想偏袒新帝,也不能无视十七王爷,更不能无视付长生这个废太子的嫡长孙。

事情一旦摊开来说,就轮不到新帝再一手遮天。

只要百官宴一乱,不管新帝认不认,要趁乱动什么手脚,怎么都好说。

而瘸叔和师父的任务,就是和若少朴一起,带领羽山派、寒碧洞天、太极门等武林门派,一等京城宵禁后,接到宫变信号,就大闹内城、外城、京郊,打乱城内外的兵防,拖住御林军、五城兵马司、西山大营的驻军。

单论寒碧洞天和太极门这两朵奇葩门派,杀伤力不敢说一夫当关,但要弄得城内外兵防大乱,想来战斗力十分可观。

若少朴却有点不放心,“我们在外面也拖延不了多久。毕竟内城的御林军不过半数,内城中的皇宫内还有大半御林军,且新帝身边还有禁军贴身守卫,师兄和王爷几人入宫,毕竟人少势弱,即便占理,但狗急跳墙,谁知道新帝会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

真·遗诏是底牌,但也是双刃剑。

一旦被新帝抓住时机,扯皮的时间越长,付长生等人胜算就越低,而官员没了还能再换,龙椅却只有一个,如果新帝被逼急了,不在乎百官和宗人府,直接大开杀戒也不是不可能。

付长生见瘸叔和师父闻言神色不变,不由和若少朴对视一眼,奇道:“难道皇宫内另有暗手?”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